李五听了眼皮一跳:内……常侍。
父皇从长安逃出来时,一共带了三名内常侍在身边, 除了一名在路上被叛军杀死了, 其余两人都贪生怕死逃了,一个唤为顾礼德, 一个唤为刘东勤,李继勉抓到的会是哪一个?李继勉道:你知道?李五道:我只知道内常侍是侍奉皇上的近身宦官,别的就不清楚了。
行了, 那你回去吧。
李五一路心事重重地回到住所。
十天未见,李十一见到家姐回来,丢下达木赫开心地扑过去, 抱着她就是一通撒娇, 被冷落在一旁的达木赫也没有不高兴的样子,站在一边看着这姐弟俩,脸上是一贯麻木的表情。
李五瞧了瞧达木赫,又瞧了瞧十一,道:十一,你跟我进屋, 我有话跟你说。
李五并不确定李继勉抓到的是顾礼德或是刘东勤中的哪一个, 但无论是哪一个, 对她和李文治的事都知道得很清楚,她不知道他会向李继勉透露多少消息。
无论如何, 她绝不能让李继勉怀疑到他俩姐弟头上,万一李继勉让那太监来辨认他俩,那就什么都瞒不住了。
仔仔细细交待了十一一番话, 没过多久,李继勉就回来了。
李继勉进门后的表情有些不对,盯着李五和李十一两人看了几眼,才开口道:吃过了吗?李五道:厨房有送晚膳来,吃过了。
小公子的膳食都留着呢,小公子现在吃吗?吃的话,我就用炉子热一下。
小五,你过来。
李五走到他身边:怎么了,小公子?李继勉眼睛似有精光闪出:小五,你有没有瞒着我什么?李五面露疑惑:小公子突然说这话是何意?你唤为小五,你的弟弟唤为十一,巧了,我听那牢里的太监说,那两名皇后所出的公主与皇子排行也正是五和十一,年岁也与你和十一一模一样。
李五道:原来你们所说的先皇遗孤就是五殿下和十一殿下吗?这两位殿下自幼便受先皇疼爱,在京城中很有名,我也是知道的,可惜没见过,不知长什么模样。
李五顿了顿,恍然大悟道:小公子是怀疑我跟十一是那两位殿下吗?若是那样就好了,在蜀地逃亡我们也不会受那么多的苦了。
我从小便听那李五公主的事迹长大,很是羡慕,因为排行一样,我没少被母亲拿来跟那深宫里的五公主比较,可处处不如她。
小公子将‘李’姓赐给我时,我心中一惊,这样我可不就成了李五了吗?可就算小公子赐了我‘李五’之名,我也与那高高在上的李五公主没法比。
另外五公主与十一皇子是一母所出,我与十一却是异母,我有一个同胞弟弟小八和同胞妹妹小九,可惜都在逃亡路上死了,还有别的兄弟姐妹,死的死,散的散,只有我跟十一活了下来,相依为命。
李五说着,眼中没有泪花,只是情绪稍稍低沉了些,仿佛这样的悲伤因为时隔太久而已经麻木,不像是拼命假装出伤感的模样。
李继勉一边听她说话,一边观察她的表情,并没有发觉出什么破绽,遂道:十一呢?在隔间里读书呢。
把他叫来,我这几日没见着他,怪想他的。
李五将十一叫来,李继勉对她道,我现在觉出点饿意了,你去将饭菜热一热,好了叫我。
是。
李五退下。
打发走李五,李继勉沉着脸又盘问起了李文治。
无论李五讲得有多么像真的,可从她那张伶俐精明的嘴脸里说出来,就是令人无法相信。
反而是十一看上去没什么心机的模样,呆呆傻傻,很好骗的样子。
李继勉将问李五的话又对十一说了一遍,十一玩着指头漫不经心道:我不喜欢十一殿下,听说十一殿下喜欢拿弹弓打小兔子,好残忍,小兔子不会痛吗?我也不喜欢五殿下,因为姐姐不喜欢她,以前三娘骂她的时候,总拿她跟五殿下比,说她没有五殿下聪明懂事,不会讨父亲欢心。
李继勉道:三娘是谁?三娘就是姐姐的娘亲呀。
那你的娘亲是谁?我的娘亲就是我的娘亲啊!你姐姐叫你的娘亲叫什么?十一道:叫大娘。
你是蒙侯正室所出?十一点头:嗯,娘亲常说,我长大后是要继承侯爵之位的,可惜在路上娘亲与父亲都……没有了……十一的表情落寞下去,完全是被李继勉勾起了伤心的回忆一般,嗫嚅道,还有大哥、二哥、三姐、四姐、六哥、七姐、八哥,九姐,十姐,十二妹妹,十三妹妹,十四弟弟,十……好了,好了,不要再说了。
李继勉打断他,再说下去,他听着都有些不忍心了。
小灶间里的李五热着菜,一点都不担心屋内的情况。
她知道李继勉肯定不会全信她,必会单独再套一次十一的话。
十一虽然看上去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然而撒起谎来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表情真挚自然,绝不会让人看出一丝破绽。
他俩自小就是在住着一大群人精的皇宫里长大的,糊弄人的功夫自然不会差。
而且与李五撒谎靠演不同,十一向来对李五唯命是从,是将她交待给他的话都当成真理事实,牢牢记在脑子里,对他来说,他根本不是在撒谎,而事实就是这样。
因为连他自己都深信不疑,说出来的话更加让人信服。
等将饭菜热好端到屋内,李继勉的表情已经缓合下来,正在逗弄十一玩耍。
李五知道自己在李继勉面前这一关是过去了,只要不让那太监亲自辨认自己都没事,眼下紧急的倒是如何通知徐敬仪,让他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好早做准备。
晚上李五将十一哄了睡着了,又来伺候李继勉笔墨,李继勉正临摹着她给他挑的颜公笔法。
小五,你觉得我最近写字可有长进了?李五看着李继勉写的字,比起之前的鬼画符好了不少,勉强能看出一点笔锋字骨,点点头:小公子的字越发写得好了。
李继勉将毛笔伸到砚台里饱蘸了墨汁,又稍稍刮掉一点,提笔落字,却突然开口道:你不肯从我,可是不甘心以奴身侍奉?这话题跳得太快,李五眼皮一跳:嗯?毛笔在宣纸上落下一个浑圆厚实的点,却没有接着写下去。
李继勉将毛笔搁上笔架,随即顺手一带,环住李五的腰就将她揽进了怀里。
她站着与他坐着差不多高,他头微低,脸便蹭上了她的脖颈,李五顿时红了脸,推他胸口道:你做什么?小五……李继勉声音沙哑,带着一丝慵懒道,从了我不好吗?成为我的女人,从今以后只服侍我一人。
李五不知道今夜怎的又让他起了淫心,脑子里闪出的就是奎鲁他们的话,这个年纪的男人啊,就是狗,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事。
李五撇开头,双臂抵在两人紧挨的胸膛间,努力保持这一点可怜的距离道:小公子,不要……不要……什么?李继勉说着嘴唇在她脖子间蹭了蹭,直接咬上了她的衣襟,想要将她胸口衣裳扯开。
李五脸色一白,立即曲腿去踢,李继勉虽是坐着,单腿一勾就将她曲膝的劲道化去,顺势用自己的双腿将她的双腿死死夹住,这样一来两人下半身紧紧贴在一起。
李五羞愤难当,仰腰下去,正见着旁边兵器架上放着李继勉的大刀,拿起刀来二话不说向李继勉挥去。
李继勉仰头躲过,松开双腿,一踢地面,连人带椅滑后几步,眼中一亮道:啧,才去军营里练了几天啊,这就敢向着我挥刀了?总在这人面前装乖巧装顺从,反而让他愈发的得寸进尺起来,李五心中窝火:小公子今夜火气大,我舞刀给小公子灭灭火气。
呵呵,当了几天兵,这底气也硬了,来,我倒要看看你这几天能长劲多少。
当即从兵器架上拿了三尺软鞭,李五一挥刀,他一鞭子就抽到她胳膊上:发力点不对,是大臂用力带动刀刃前推,不是手腕。
李五再一挥刀,他一鞭子抽到她大腿上,姿势不对,双腿张大点,站都站不稳,刀没砍着敌人你先得摔个跟头。
李五举刀下劈,他倒拿鞭尾,用鞭柄直接抵住了她的刀刃道,动作这么慢,母马都下完崽子了,你还没杀得了敌人。
李五拿了李继勉的刀,才发觉这刀比军营里士兵用的刀还重上几两,挥几下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被李继勉这几下鞭子更是羞辱得不行,气得大叫道:你闭嘴。
咣李继勉用鞭柄一挑,便将她手中大刀缴了,扔到地上,随即将她拖进怀里,低下头捉着她的唇就是一记深吻。
这下李继勉是闭嘴了,她也不得不跟着闭嘴。
半响,李继勉放开她,看她又羞又怒的模样,碾了碾她被他吻得鲜红的唇,眼眸暗沉道:这般发脾气的模样,我喜欢。
李五伸手便又去够兵器架上的长`枪,被他拖回来,好笑道:好了好了,不欺负你了。
李五退得三步外,防备地看他。
李继勉全程都坐在椅子上,屁`股未曾离开过椅子半寸,此时一踢地面将椅子移回原位,重新拿起那墨汁还饱满的毛笔,在此前落下的一点下继续抄写起来,边写边道:还站着干什么?过来研墨。
李五狐疑地看他,片刻后见他真的只是在练书法,不像会再欺负她的模样,走过去拿起了墨杵。
第二天李制便命令李乐群护送玄友廉回洛阳,而那个声称是内常侍的太监也被打扮成了随从跟在李乐群的队伍中。
李五本想找机会将消息告诉徐敬仪,可没想到李制的动作这么快。
第二天她一觉睡醒,就听说玄友廉正在晋王府外整理行车,准备出发了。
李五一听着急了,顾不得其他,赶紧跑到晋王府外,正见着李继霸和李乐群、玄友廉三人站在府门外互相道别,而徐敬仪牵着马立在玄友廉身侧。
眼下若是不把消息透露出去,怕是再没机会了。
她趁着三人交谈的时机,装成收拾行车的仆从,缓步走到徐敬仪身边,正要假装摔倒跌进他的怀里,好将消息贴耳说出。
哪知身子刚崴倒,玄友廉的动作比徐敬仪更快,直接猿臂一伸就将她稳稳扶住,带进怀里,两相视线一交会。
玄友廉:……李五:……李继霸道:小五,怎么是你?你看看你,冒冒失失地差点摔个跟头,冲撞了友廉,快道歉。
李五讪讪站起来:小五失礼,请廉公子恕罪。
玄友廉自李五从门口探出头来便注意到她了,假装没看见,就见她鬼鬼祟祟地接近,最后还在他身侧假装摔倒,不是引着他去扶是干什么。
无妨,你是来送我的吗?李五只得答:是的,听说廉公子今日离开正平县,之前受了廉公子颇多恩惠,于是来与公子道别。
见玄友廉还抓着她的手,赶紧抽回来退到一边,看着近在咫尺的徐敬仪,却没办法将消息透露出去。
玄友廉唇角微扬:不必道别,我们还有再见之日。
李五不知该说什么,只得低头不语。
不一会玄友廉与李乐群的车队就出发了,李五看着车队越行越远,只能干站着着急,只能期盼徐敬仪到时能随机应变,应对过去。
李乐群随玄友廉去了洛阳,这一来一回,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
洛阳的消息还没传回河东,长安的先传来了。
三月初三,成元水在含元殿登基,国号大齐,建元寅始,这便是寅始元年了。
因为成元水杀皇帝血洗太极宫登基称帝都是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完成,根本没有给各地军阀太多的反应时间,加上各地军阀得到消息的时间不一,又多在观望犹豫,所以他的登基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反对。
而玄凉未与李制达成盟约,也不敢轻易举起反成之旗,所以也是假意顺从,按兵不动。
因此成元水的登基大典进行得格外顺利,倒是他自己在登基大典上闹了个大笑话。
他穿戴帝王衮冕踏着汉白玉阶陛入主含元殿时,竟当着文武百官之面摔了个大跟头,直接滚落了二十层台阶,要不是旁边的宦官眼疾手快,一脚踢在了他的屁`股上,把他的滚势阻了一阻,他能直接摔到阶底去,被人扶起来后,衮也破了冕也歪了,额头上更是摔得头破血流,气跺脚撩袍子,恨不得当场命人将含元殿前的汉白玉石阶给刨了。
可眼下只能咽下这口怒气,顶着一身狼狈,重新爬了一回阶陛进入含元殿。
等得仪式结束后派人调查发现,为迎接登基大典,早几天就已经清扫得干干净净,不许任何人踏入的汉白玉石阶上,不知被谁撒了大把大把的粗盐粒,与汉白玉颜色相仿,稍远一点就看不到。
帝王登基,穿的又是新履,于是这才摔了这么个大跟头。
成元水找不到是何人所为,气得将含元殿内外的宫女太监以侍卫全杀了,又自己琢磨着能用撒盐粒这种手段故意让他在登基大典上出丑,又借此来嘲讽他就是个私盐贩子,也只有读书人能想到这样尖酸刻薄又小家子气的法子,而那萧发云又是个总自诩为读书人的尖酸之人,气上加气,当即派兵又抓了一批书生文士 ,斩在午门菜市口。
不管成元水在登基大典上闹了多大的笑话,成元水终究称王称帝,建立了大齐国。
成元水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自己的亲侄子成文石去往河东,一是加封李制为绛州节度兼左武卫大将军,二是让他赶紧病好了带兵伐萧。
那成文石带着二十几名随从到了河东,不仅没带来什么赏赐,反而仗着是成元水的亲侄子,各种摆谱显威风,见到李制后态度高傲,将圣旨宣读了以后道:晋王啊,不是我说你,我皇帝舅舅如今正是用兵之计,你等身为臣子应该冲锋陷阵,怎么反倒叫我皇帝舅舅派人来三催四催?话说,你病好了没呢?病好了赶紧的发兵啊,军饷也给了,粮草也给了,你赖着不伐萧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你,这就是我皇帝舅舅心肠好,宅那,那什么词来着,哦对,宅心仁厚,还给你加官进爵,这要是换了别人,肯定认定你这是想抗旨不从,能直接派兵把你们河东给荡平咯!所以说,晋王啊,你得感念皇上舅舅恩德,多多报效朝庭,为国分忧。
李制咳了咳,虚弱道:某身体欠安,听成大人这一番话,实在是心中惭愧啊。
觉得惭愧你就对了。
李制:……成文石自幼就是个地痞无赖,原本也不姓成,随父亲唤为陆文石。
他的母亲是成元水唯一的姐姐成凤娥,早年丧夫守寡,娘家不要,一个人带着孩子过着穷苦的日子。
后来成元水起了势,就将他母子俩接到身边安置,如今成元水称帝,成凤娥这个遭人嫌弃的农村寡妇成了长公主。
那陆文石也不念着早亡的亲爹了,看着舅舅成了皇帝,便将自己的姓改随了母亲,唤为成文石。
长公主成凤娥想替自己这不成气的儿子谋划个前程,便天天去成元水面前念叨,让他派个差事给成文石,成元水经不住长姐念叨,本想给他个武散官当当,哪知这成文石还是个有骨气的,散官不要,要当就当大的,能替舅舅分忧解难的,正好听说他要派人去河东安抚沙陀部族,便想要这个差事。
成元水能不知自己侄儿是个什么底细,哪担得了这个大任。
成凤娥又是一通念叨:必竟是自家人,骨里融着血,无论发生任何事,只有自家人不会背叛自家人。
李制那就是个老猾头,万一派过去的人被李制收买了怎么办?所以一定得派个信任的人去,文石他是年纪小些,不懂事些,可心中赤诚,对成家天下忠心耿耿!你让他跟着监督着,弄一些谋士跟着他,还能出什么乱子不成?你将你亲侄儿培养出来,以后朝庭上的事也能为你分忧解难,这不好吗?经过萧发云之事,成元水越来越不信任外人,更信任自己的亲族,觉得只有有血缘的亲族才不会背叛自己,所以被成凤娥念叨几次后,她就同意了。
于是成文石就领着这个肥差来了河东。
成元水是替他配了不少谋士,可这些谋士的话成文石这个鼠目寸光的人压根就听不下去,只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不应该给李制那么大的脸,一个边陲异族而已,给你面子封你个王,你还上了天了,就该打压打压,让你认清现实,知道舅舅已经登基称帝,赶紧跪舔讨好。
看到李制示弱的模样,成文石越发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接着道:哦,对了,晋王,河东处于黄河上游,向来物产丰富,如今我皇帝舅舅登基,你怎么这么没有眼力,也不知道送些贺礼入朝?李制一边咳嗽,一边翻白眼,心想这成元水派来的这是什么混蛋玩意,不想着送点军饷来让我出兵,还想着从我手里盘剥钱银?成大人见谅,某身体一直欠妥,本应带着贺礼亲自入京拜见,眼下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行了,也不用那么麻烦,你把贺礼准备好,等我回京的时候亲自带回去,我也好在我皇帝舅舅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李制:咳咳,如此……甚是麻烦成大人了。
不麻烦不麻烦。
李制虽然不喜这成文石,但还是将他招待在王府里,命李继霸好好招待着。
这成文石没别的喜好,就好声色赌酒,每日拉着李继霸带他到各种酒楼妓坊厮混,然后催问李制贺礼什么时候能准备好,他不想在这穷乡僻壤呆着,想赶紧回长安,让他的皇帝舅舅和长公主母亲看看自己有多能耐,把这么难搞定的李制给搞定了。
李制在等洛阳的消息,所以安抚着成文石,又送了些好酒美女给他。
成元水登基后的一个月,李乐群从洛阳传回消息,验明先皇遗孤的身份是真的,李制遂密令李乐群与玄凉密谋起结盟复唐之事。
而那成文石还蒙在鼓里,只把这晋王府当冤大头,各种吃喝玩乐。
王府众人虽然还是好酒好肉地伺候着他,可眼神冷得早已将这人视成个死人了,只等李制一声令下,便可杀这了混蛋玩意,给成贼送去。
这成文石已经大半脚跨进了阎王殿还不自知,还在这种时候在晋王府里又闹出了一件事来。
这成文石不仅是个色徒,在长安城里跟士族的纨绔公子厮混,弄出个狎玩娈童的癖好。
在晋王府住的这些时日,瞄上了李继勉身边一个唤为小五的随从小子。
那小子长得那叫个白白净净,眉睛亮堂,看得他心里直痒痒,只可惜那小五随从与李继勉几乎寸步不离,压根就没什么机会,后来无意发现那小五竟还有个弟弟,长得更小更可爱,这邪心就忍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玄友廉:舍不得我走,还故意摔进我的怀里,这个意思很明显了。
李五:总觉得某人好像又误会了什么。
=========================================发现APP有个问题,不会自动翻页,导致无法看到最新更新章,从目录页面直接点最新章阅读可破。
不是我没有更新啊啊啊,不更新的话,我一定会在文下放假条的。
晚一点还有一更,嗯,应该是很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