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看了尸体的眼睑和口唇,没有机械性窒息的征象,口唇和颈部也没有受力的痕迹,说:目前还不好判断,需要进一步尸检。
冰冷的解剖刀在尸体上划过,露出黄色的皮下脂肪。
我们按照解剖程序,逐项检验眼前这个年轻死者的尸体,结论是一无所获。
怎么会没找到死因?林涛说。
谁说我们找不到死因?大宝开始上课,一般情况下,机体死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机械性损伤死亡,比如血管和脏器破裂,大量失血死亡,或者颅脑损伤,生命中枢受损。
这里还包括了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损伤死亡,比如雷击啊、皮肤大面积腐蚀等。
第二就是机械性窒息死亡,有异物堵塞呼吸道、呼吸道被压闭,比如捂死、勒死、溺死。
第三是中毒死亡。
第四是疾病猝死。
大宝一连说了这么多,咽了口唾沫,接着说:目前我们排除的是损伤和窒息死亡,从尸体征象来看,也不像是中毒死亡。
看似没有发现死因,其实我们还没有排除疾病死亡呢。
疾病?一旁的侦查员笑了,听你们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郭德纲的那个段子了,咳咳,这个碎尸案是自杀。
哈哈哈哈。
我对这个侦查员的轻率很反感:别人不知道,你是警察也不知道吗?碎尸案为什么不能是自杀?自杀、他杀、意外死亡是死者的死亡方式,而碎尸是死后对尸体的手段,这两者没有什么关系好吧?侦查员有些语塞。
我乘胜追击:比如自杀投河的尸体,被螺旋桨打断,是自杀吗?是碎尸吗?再比如一个人在姘头家上吊自杀,姘头为了掩盖奸情,碎尸藏匿,是自杀吗?是碎尸吗?侦查员挠了挠脑袋。
你说这个案子,会不会是有什么病猝死了,别人怕担责任所以抛尸?大宝举一反三。
我没说话,把尸体的内脏全套取了下来,一一切开来观察。
吴法医说:猝死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猝死多见于中老年人。
陶紫还这么年轻,应该不会啊。
你们说,会不会是心脏抑制,或者是胸腺淋巴体质?我摇了摇头,说:心脏抑制,一般是心区受到外力,不巧导致心脏抑制停博而死亡,死者的心区附近皮肤应该有对应的损伤。
而胸腺淋巴体质导致的猝死,死者胸腺应该增大,而且发育会有问题。
从死者的发育来看,可以排除。
那会是什么问题?大宝问。
我剪开死者的心脏,说:心室很厚,而且死者的心脏也应该较正常人大。
一般人的心脏是自己的拳头大小,而她的应该有一点五个拳头大了。
你怀疑是心脏疾病引起的猝死?林涛问。
我点点头。
身边的侦查员说:明白了,我现在就去调查陶紫的亲属,看她有没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史。
好的。
我响亮地答应,想缓解刚才窘迫的气氛,另外,派车把死者脏器抓紧送到省厅,我会电话通知方俊法医,他是病理这方面的专家。
我让他观察一下心脏的状态,然后尽快检查死者的内脏器官镜下结构,确证是否存在病变。
通过器官切片的方式,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称之为病理学。
病理学在法医学中的运用,被称为法医组织病理学。
这是法医判断死者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的一种主要手段。
这种检验需要把器官用福尔马林固定,然后脱水、包埋、切片、染色,最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所以耗时比较长。
我们呢,我伸了个懒腰,还是回去补个午觉好了。
4因为晚睡早起,所以午饭后,我们就回到宾馆,很快进入了梦乡,一觉睡到晚饭前,我才被睡眼惺忪的林涛叫醒:都五点了,赶紧起来,不知道调查得怎么样了。
我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恰巧此时手机响了起来,是法医组织病理室的方俊打来的电话:秦科长,你今天让他们送来的内脏器官我看了。
从器官的结构上说,可以诊断死者的心脏存在肺动脉瓣狭窄的问题。
肺动脉瓣狭窄?我说,那是先天性心脏疾病啊。
可以肯定吗?可以肯定。
方俊说,下一步我再进一步切片确认,不过这需要两天的时间。
看来被我猜对了。
我打了个哈欠,对林涛说:死者还真的有能够引发猝死的先天性心脏疾病。
我们去专案组汇报情况吧。
林涛说:你去汇报吧,我再去现场看看环境。
进了专案组的大门,发现专案组的人少了一半。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专案组听说死者可能死于疾病,所以撤了一半的警力。
死者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肺动脉瓣狭窄,可以导致猝死。
我说,结合尸检情况看,死者应该就死于这种疾病。
我们听说了。
强局长说,那么这起案件应该不是一起命案了?我不这样认为。
我说,谁说疾病导致死亡的案件就一定不是命案?别忘了那个迷巷白影的视频,结合死者的死亡时间,我认为死者应该是受到那个疑似鬼魂之类的东西惊吓,诱发了原有的疾病而死亡的。
如果这只是一起单纯的恶作剧,那么是过失致人死亡;但如果白影知道她有心脏疾病,经不起惊吓,那这就可能是一起用隐匿手段杀人的命案!强局长沉吟了一会儿,说:用这种方式杀人,太不保险了吧?未必。
我说,从白影的视频图像处理后的照片看,假发遮住了面部,即便他吓不死死者,死者也不会认出他。
我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安全而且高明的杀人手段。
生活不是推理小说,我觉得情况不会那么复杂。
主办侦查员说,经我们调查,当天晚上,死者的两名同学在陶紫离开后不久,便也离开了。
是啊。
另一名侦查员说,据他们的同学反映,后来离开的这两名男同学,其中一名一直在追陶紫,而被陶紫一直拒绝。
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人可能存在吓唬她的动机,这种低等幼稚的吓人手段,一般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我一时没有什么理由去反驳他们,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任凭强局长下达命令,对两名男学生进行审查。
回到宾馆,恰巧林涛也从现场回来。
怎么闷闷不乐?林涛问道。
没有。
我没什么精神,说,专案组初步认定这可能是一起中学生之间的恶作剧引发的死亡事件,专案组对当天晚上和陶紫先后离开的两名男学生进行审查了。
怎么可能是男学生?林涛叫道,你没反驳他们吗?我摇摇头,迷茫地看着林涛。
林涛拉开包,拿出一张现场图,铺在宾馆的写字台上,说:我有两个依据否认这是一起中学生作案。
说来听听。
我顿时来了精神,刚才他们分析凶手的作案手段,说是幼稚低等,符合中学生的手段。
我还想说幼稚到了极点就是不幼稚了呢。
林涛点点头,说:第一,你忘记了我们之前看到的痕迹了吗?那是一个人扛着另一个人靠墙休息的痕迹。
既然这样,这案子肯定不会是两个人作案啊!我拍了下脑袋,说:对啊。
我怎么就给忘了?第二,林涛接着说,我下午睡觉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所以晚上又去看了看现场环境。
你看啊。
林涛用铅笔在现场图上画线:这是凶手扛着死者逃离现场的路线。
在这里休息,这附近就没有住户了,那么他只有在这个出口离开迷巷。
我点头认同。
离开迷巷的这个出口,紧挨着大路。
林涛说,即便是晚上十二点,大路上也可能有来往行人和车辆。
那么,这样一个穿着诡异、扛着个人的人,不会被人发现吗?我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说,凶手既然离开迷巷,那么他肯定不会住在迷巷,另外,就是他有信心不被路人发现,是因为这个出口很安全。
为什么紧挨大路的出口会安全呢?林涛挑了挑眉毛,他的这个表情曾迷倒过不少女孩。
知道了。
我说,这个出口没有住户,那么唯一安全的方式,就是有车停在这里。
是啊。
林涛笑着说,一个不到十六岁的中学生一个人扛着陶紫,绕出复杂的迷巷,专挑没有监控的路走,然后开车逃离?这符合常理吗?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能力吗?不符合。
我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喂,强局长吗?我需要两名侦查员同事一起,去找税务局的陶局长聊聊天。
这个陶紫还是挺悲剧的。
在我们去陶局长家之前,侦查员已经来到了我们宾馆。
在我们尸检结束之前,他们已经赶赴陶局长家,对陶紫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侦查员说:陶紫其实是一个弃婴。
十六年前,陶紫被亲生父母抛弃在了陶局长家附近。
陶局长的妻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他们果断收养了这个胖乎乎的小丫头。
可是在收养后不久,陶局长发现陶紫总有憋气的现象,于是把她送去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这可能是她亲生父母抛弃她的原因吧。
我现在关心的是,有多少人知道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我急着问。
侦查员喝了口水,说:知道的人不少,陶局长当年的邻居、同事,还有医院的几个医生都知道。
关键是这么多人中,谁最有可能利用陶紫的疾病害陶紫。
对对对。
我使劲儿点头。
我们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陶局长很抗拒。
侦查员说,但是他反复强调一句话,我这么做,都是为了给陶紫治病。
治病?我一头雾水,他都做了什么了?侦查员摇了摇头:我看他脸色不对,也不好再问下去。
既然是回避我们的问题,我说,那他做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税务局长,林涛说,他说的事,会不会是贪污腐败?我们也这样推测。
侦查员说,一来不是什么好事,二来是为了给孩子治病。
那么肯定是和钱有关的不好的事,也只有联想到腐败问题了。
我大胆猜测一下,我望着天花板,说,如果是什么人,给陶局长送了钱,但是事情没有解决,由此生恨,于是害死了陶紫,合理不合理?嗯,很合理。
大宝说。
还有一个条件,林涛说,这个人和陶局长很熟悉,知道他孩子有病。
对呀。
我说,正是因为很熟悉,所以送钱还没帮到忙,才会恨得要杀人。
另外,对当事人的孩子下手,而且还用这么阴毒的手段,肯定是个性情阴鸷的人。
我们还有其他排查条件,林涛补充道,这个人有车,身高一米七五,偏瘦,对迷巷的周边环境非常了解,尤其是迷巷装了监控录像后,对监控位置很清楚。
还有,他买过假发!我说。
侦查员嘿嘿一笑:这么多条件,我们还破不了案,那就真是废物了。
可能是下午睡多了,晚上一夜未眠。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法医专业老师教会我们在尸检的时候如何运用自己的十根手指。
哪几根手指持刀,哪几根手指持止血钳,哪几根手指可以探查心腔,哪几根手指缝线打结。
老师说:我们法医做尸检的时候,最常用的不是任何一根手指,而是第十一根手指——手术刀。
老师把手术刀比喻成我们的第十一根手指,目前我们却被一个十一根手指的案件搞得晕头转向。
多出一根手指会不会是凶手留下的一个什么线索呢?他在给我们出一道多么凶残的题目!我一定会抓住他,抓住他。
我满脑子都是那具被剖腹、碎尸的尸体,满脑子都是那根弯曲的发黑的手指。
不知不觉已经天亮,我推醒林涛:真能睡,到底还是年轻啊。
可能知晓陶紫有心脏病史的人一共有一百四十二人。
侦查员扬了扬手中的名单,我们昨晚奋战一夜,对这一百多人进行了逐一排查,筛选出四人完全具备作案条件。
哦,当然,买假发这个情节,我们不能确认。
四人中有两个人案发时不在本地,剩下的两个人的基本情况如下。
侦查员清了清嗓子,说:郑晓峰,四十岁,陶局长的同学,人民医院医生。
当年陶局长就是通过他,找到心血管科的医生确证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
郑晓峰身高一米七五,六十二公斤,家住在迷巷旁边的一个新建小区。
唯一不符的是,这个人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
我微微摇了摇头。
侦查员继续说:何鸿,四十六岁,陶局长以前的老邻居,曾和陶局长关系甚密。
身高一米七八,五十八公斤,性格内向,在经营一家饭店。
这个很关键。
我打断了侦查员的话,可能和陶局长的权力发生关系的人,就是最可疑的人!这人条件都很符合,而且身高三厘米的误差,在侦查实验的误差范围内。
有一点不符合。
侦查员说,何鸿家住城西,和迷巷相距很远,生活区域主要在西边,据了解,他不应该对迷巷的状况很熟悉。
对现场环境熟悉,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强局长说。
大宝推门进来,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照片,说:这人是何鸿吗?大宝最近在研究视频侦查学说理论,于是他就被我要求去视频室,观看迷巷各个监控视频的内容。
除去二十一户住户,反复出现在监控里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凶手。
这种提前熟悉现场环境的做法,被警方称之为踩点。
我坚信,对现场环境熟悉,除了居住在附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踩点。
照片上的人,就是何鸿。
这人只在监控里出现了一次,大宝说,但是他手里拿个盒子,局里一个秃顶同事一眼就认出那是个名牌假发的包装盒。
可以抓人了吗?我微笑着看着有些吃惊的强局长。
何鸿和陶局长是一起长大的兄弟,做了三十多年的邻居。
在何鸿的酒店必须靠着偷税漏税维持生意的状况下,陶局长登上了市税务局长的位置。
何鸿暗自窃喜,利用这个关系,加之老规矩的厚礼,何鸿的酒店迎来了转机。
何鸿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居然取了他偷税漏税的证据,并以此为要挟,不断变相问他要钱。
老陶不是这样的人,他在税务局二十年,一直很踏实。
为什么坐上了局长的宝座,却要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下手?何鸿不能理解。
唯一的答案,就是欺负我老实。
何鸿这样想。
他说他是为了给孩子治病,没办法,才会收我的钱。
何鸿想,放屁!十几年来,他就攒不到二十万手术费?其实陶局长没有骗他,陶紫每年的维持性治疗费用,就花光了陶局长的积蓄。
因为他的妻子没有工作,靠着他那微薄的工资,还真是很难攒够手术费用。
明刀明枪去杀人,何鸿不敢,一些阴招,还是可以试试的。
不吓死她,也得把她给吓出个新毛病。
何鸿打算这样去报复老陶。
他跟踪陶紫,到KTV楼下等她,然后很热情地说要开车送陶紫回家。
他载着陶紫开到了迷巷附近,说是去解个手,其实是拿着道具去化了妆。
他以一个女鬼的形象出现在车窗前的时候,陶紫没有被吓晕,而是本能地跑下了车。
好在陶紫没有经过有监控的区域,好在陶紫对迷巷不熟。
他成功地把她逼到了墙角。
当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的时候,何鸿还是充满了恐惧。
他怕事情败露,吓晕她就离开的原计划没有实施,而是扛着陶紫的尸体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迷巷。
他想焚尸、想分尸、想化尸,想了很多,又发现都不可行,于是他把陶紫的尸体装在行李箱里扔进了丽桥河。
勘查员在何鸿家的浴室里发现了陶紫的血迹,何鸿没有任何抵赖的余地。
纪委介入,对陶局长的受贿行为进行了调查。
这两个昔日的老邻居,一起住进了看守所。
用这种不确定性的杀人方式杀人还真是少见,大宝说,回去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为了给女儿治病而腐败,林涛自言自语,却因为腐败而害了女儿的性命。
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多么辛苦、待遇多么绵薄,都不能成为不廉洁奉公的理由。
我看着林涛和大宝,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