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六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此时已经是深夜两点半。
有很多传言说,深夜两点半是个诡异的时间,很多诡异的事情都会在这个时间点发生。
我倒是经常写书写到深夜两点半,此时一般都会灵感突发,倒是没见过什么诡异的事情。
但此时此刻,我有一种预感,这个深夜两点半,或许就是案件转折的关键点。
专案组依旧是那样烟雾缭绕。
我们走进专案组,林涛关切地问陈诗羽:呛人不?陈诗羽淡淡地摇了摇头。
主办侦查员见我们进门,急巴巴地说:经过几个小时的调查,没有发现苗正有什么仇人。
那个举报人因为是写匿名信举报的,所以也找不到。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仇杀的迹象不是很明显。
哦?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着破案的捷径,对于案件性质的问题倒是没有思考太多,所以一进专案组的大门,听到这么一句,一时间不知如何接过话茬儿。
好在侦查员还有话说: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听到了一些传言,说是最近有别的公司计划推出和国临科技公司的一款高端产品极其相似的产品。
然后有传言说这项技术机密是被苗正窃取贩卖出去的。
都是传言吗?我问。
侦查员点点头,说:没有证据,只是闲言碎语。
还有人说,这项高端技术,价值两百万人民币呢。
两百万?我瞪了瞪眼睛,脑子里飞快地计算了一下我得干多少年才能挣到这么多钱,然后突然有所顿悟。
我说:这样吧,我们先介绍一下尸体检验的情况,我再说说我对这个案子的看法。
我和胡科长分别代表两组参与尸检的法医介绍了尸体损伤的情况后,我说:我觉得本案的性质很明确,是劫财。
之所以只翻找衣柜和冰柜,是因为凶手可能认为死者家里藏有大捆的现金。
凶手的目标就是大捆的现金,这些现金床头柜之类的物件是放不下的。
至于翻找冰柜,我认为在我们这个区域,尤其是现在这种初春多雨的天气,很多不敢把现金存进银行的人,为了防止钞票发霉,都会把钱放在冰柜里。
这个观点我同意。
龙番市公安局副局长赵其国说,如果苗正真的卖机密换了两百万现金,或者有人认为他有两百万现金,这些现金是黑钱,存进银行太容易被查出来了。
那么,这些钱就只会被放在苗正家里,或者凶手认为他只会藏在家里。
那可不太好。
侦查员说,因财杀人比因仇杀人要难破得多。
不难破,你等我说完。
我说,第二,我觉得这个案子范围不大。
一来他确信死者家里有大捆现金,二来他应该认识王秀黎和俞莉丽。
哦?赵局长和其他侦查员都来了力气,坐直身体听我的分析。
我说:我们法医经常会说一个专业术语,叫作加固行为。
加固行为就是指凶手在杀完人以后,怕死者不死,而施加的一个确保死者会死的行为。
采取这种行为的人,通常和死者熟识。
在袭击死者之后,恐其不死,怕死者恢复意识后立即报案,自己就难逃法网。
在这个案子中的两具尸体上,我们都发现了加固行为。
说说看。
赵局长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我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水,打开幻灯片,一边播放死者的照片,一边说:死者王秀黎、俞莉丽的额头部位都有死后形成的、非常孤立的损伤。
从现场重建的角度看,凶手在依次杀死齐传芝、王秀黎、苗正、俞莉丽、苗苗后,对现场进行了翻找,对自身黏附的血迹进行了清洗,然后又返回俞莉丽、王秀黎的身边,进行了加固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凶手还特地把王秀黎翻了个身,一是为了看看她的面部表情或者探探她的鼻息,二来是为了对她的额头再来一锤子。
这个很有意思。
赵局长说,那就是说凶手认识这一家人?不。
我说,如果这时候我说凶手和这一家人认识,对侦查部门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因为认识他们的人太多,一样需要很多时间去排查。
还有更好的线索?赵局长问。
我说:有的!我刚才说的是,凶手在这五个死者中,只认识王秀黎和俞莉丽。
啊?为什么?赵局长接着问。
一般凶手实施加固行为时,会对每一个死者都下手。
我说,但是,凶手并没有对其他三名死者实施加固。
而是二楼挑一个加固,一楼挑一个加固。
为什么他会有选择性地实施加固行为?这样的行为只说明,他确信,只有王秀黎和俞莉丽认识他。
其他人即使没有死,也不会认出他。
有道理!主办侦查员说,有了这个线索,我们就好摸排多了!一个媳妇和婆婆都认识的人,交叉面太有限了。
我还没有说完,我说,根据尸体上损伤情况的分析,以及对现场血足迹步伐距离的判断,我们法医部门和林涛的痕迹检验部门的意见非常统一,凶手应该是一个身体健硕的男子,身高可能在一米八五左右。
在南方的省份里,这种身高的人也不多吧,应该很好摸排吧?不仅好摸排,而且好甄别。
林涛笑着说,现场血足迹反映出只有一个人作案,而且这双鞋子有很多比对特征。
只要你们找到凶手,翻出他所有的鞋子,我就可以进行比对鉴定!凶手不会把鞋子扔了吧?侦查员说。
林涛说:凶手既然有清洗的动作,加之一般鞋子都比较好清洗,我认为他没有必要扔鞋子了。
会议室里开始议论纷纷。
主办侦查员若有所思地说:俞莉丽有个好朋友就有这么高。
这人叫什么刘峰亚,一米八五。
我们在调查俞莉丽的几个朋友的时候,找到了他。
不过据说这人和俞莉丽有过一段感情经历,现在还藕断丝连,属于地下关系。
所以俞莉丽不可能把这个人介绍给自己的婆婆认识啊,这可不符合常理。
坐在角落里的一个侦查员突然涨红了脸,说:等……等……等等,叫……叫什么来着?刘峰亚。
主办侦查员说。
就是他了。
角落里的侦查员克制住自己的结巴,我是负责调查王秀黎生前社会关系的侦查组组长。
我们也调查出了这个叫刘峰亚的人。
王秀黎退休十几年没有找过单位什么麻烦,但是半年前,她回单位说给单位推荐一名驾驶员。
现任的局长不敢驳老领导的面子,就把这人聘了,这个人就叫刘峰亚。
啊?大宝叫出了声,什么?王秀黎帮自己儿媳妇的姘头找工作?帮忙给自己的儿子戴绿帽子啊?这是亲妈吗?现在不是讨论这是不是亲妈的问题。
陈诗羽插话说,这个人的条件这么符合,无论如何,要作为现在的重点嫌疑对象。
那现在可以抓人吗?侦查员有些蠢蠢欲动了。
赵局长倒是有些犹豫。
毕竟抓错人的话,麻烦很多。
我说:刚才我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完。
根据死亡时间的推断,凶手是在六点左右进门行凶的。
这个时间不是去一个热闹的居民区杀人的好时间,但是是一个容易敲开不熟悉的人家的门的时间。
我说的不熟悉是指和这个屋子里大部分人不是很熟悉。
这和刘峰亚具备的条件很相似,他只和俞莉丽熟悉,和王秀黎也只是数面之缘。
这个时间点,他可以轻松进入死者家里。
另外,凶手进门后,抓住保姆的衣领对保姆施加伤害,这个时候,保姆虽然没有回天之力,但是抓人之力还是有的。
所以我分析,如果凶手是右利手,那么他的左手可能会有一些抓痕。
这些抓痕在三天内就会消除,但现在不会消除。
我明白你的意思。
赵局长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你这是在给我信心,同时也给了侦查员甄别的办法。
我说的是可能有抓痕。
我说,如果保姆太,或者凶手皮太厚,也可能没有抓痕。
不管怎样,赵局长说,赌一把,去抓人吧。
才过去一个钟头,主办侦查员就拎着一双鞋兴高采烈地跑进了专案组。
狗日的,刘峰亚左手有许多抓痕,我看他怎么解释。
侦查员说,这是他还穿在脚上的鞋子,林科长你要不要看一眼?林涛拿过鞋子,拿起放大镜看了一眼,说:是他。
林涛早就把那个富有特征性的磨损痕迹熟记于心,和实物鞋子做比对,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苗正虽然在省内著名企业担任重要职务,但是他依旧不满足现状,千方百计想获取不义之财。
为了获取巨额报酬,他做了商业间谍。
苗正和另一家企业达成协议,以一百万元的价格出卖了企业的核心技术。
但是在把这一百万现金拿回家后不久,他就遭到了经侦支队的调查。
因为苗正做得滴水不漏,经侦部门经过调查并没有拿到什么有价值的证据,但这还是让苗家一家人乱了阵脚。
刘峰亚是俞莉丽的男闺密,从小一起长大,据说以前还和俞莉丽突破了朋友的防线,处过一段时间的男女朋友。
刘峰亚从小学习就不好,初中就辍学去做生意,可是生意一败再败,也只有靠帮人开开出租车来维持生计,有的时候甚至填不饱肚子。
原本雄心壮志的刘峰亚被现实打击得支离破碎,他每天都唉声叹气,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虎落平阳被犬欺。
刘峰亚喜欢俞莉丽的温柔体贴,俞莉丽也喜欢刘峰亚的高大威猛。
但是,俞莉丽头脑很清醒,她知道在这个经济型社会里,高大威猛一文不值。
虽然嫁给了条件不错的苗正,但俞莉丽和刘峰亚一直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俞莉丽经常接济刘峰亚,但这种接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她就想给刘峰亚找个工作。
作为一个宅女,俞莉丽除了那几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以外,几乎不再认识什么有钱有地位的人,当然她也不会傻到去找自己的老公。
俞莉丽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婆婆王秀黎。
王秀黎非常疼爱她,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女儿看待,而且非常信任她。
王秀黎认为一个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绝对不可能在外面有什么外遇、情人。
所以,在俞莉丽告诉王秀黎她有个远房表哥现在穷困潦倒,想帮他一把的时候,王秀黎义不容辞地担下了这个任务。
作为区民政局的老局长,王秀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个儿媳妇的远房表哥介绍到了民政局车队,让他当了一名驾驶员。
小事一桩,王秀黎并没有当成一回事,也从未和苗正提起。
时间就这样过了半年多。
传言不假,苗正确实当了商业间谍,确实出卖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也确实往家里拿回一百万。
近日来,苗正被调查后,俞莉丽慌了手脚,又不知道找谁帮忙,就去找了刘峰亚。
在一家咖啡厅的卡座里,刘峰亚静静地听完俞莉丽的倾诉,轻声地安慰她。
而此时,刘峰亚并没有想着怎么帮苗正,而是琢磨着:苗正肯定不会把这一百万现金存进银行,那这么多钱,肯定还在他的家里!一百万啊!我的成功梦!为了这一百万,什么老情人,什么恩人,都变得一文不值了。
只可惜,俞莉丽并没有提及一百万的藏匿地点。
不管能不能找到这一百万现金,刘峰亚还是决定铤而走险。
他带着铁锤走进了俞莉丽的家里,残忍地把一家五口都杀害了。
杀人杀红了眼,即便最后把流着泪的俞莉丽逼到了墙角,即便俞莉丽抱着儿子央求他放过她和孩子,刘峰亚依旧没有停止自己杀戮的步伐。
他的脑子里只有三个字:一百万。
刚杀完人,他就后悔自己杀人杀得太急,没有逼俞莉丽说出钱在哪里。
于是他翻找了衣柜,无果后,又愤恨地打了俞莉丽一锤。
走到一楼,他看见了冰柜,于是又翻找了冰柜,依旧没有找到那让他几晚上睡不着觉的一百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大宝叹道,还有,什么人都不能轻易相信啊!不过,这一百万到底去哪里了呢?林涛一脸痴相。
我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说: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情,你是不是该告诉我,文检科有没有在‘清道夫’三个字中,找出点儿什么端倪来?第二案 夜半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