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哦了一下,心说总归不严肃。
这时林魁抱着他那只大花猫从楼上探了个头。
Shirley杨跟他招了个手。
他笑道:奶奶在药庐练声呢。
咱们一块儿去。
我这才知道林老太太不在屋内,差点白跑了一趟。
林家草堂看似前铺后宅一览无余,可真要身在其中了,那逛起来老费神了。
整个宅院被花草山石左屏右障隔开,弄得人眼花缭乱。
光跟在林大夫后头走,眼睛都慢慢开始犯花。
胖子老嘀咕说花花草草是娘儿们整的玩意儿。
我对他说千万不能小看林家草堂的格局。
这里头颇有讲究,要不是有熟人带路,一般人肯定是要被困死在里头的。
胖子说你又想蒙我,一听就是从村口老黄那学来的说书段子,天底下还真有话本里头的八卦阵不成?就算真有,那老孔死了也有段日子了,谁还会用?我琢磨了半天,不记得孔子跟三国搅和过,就问他哪个老孔。
胖子语出惊人:没文化了吧,老孔,卧龙孔明呀!林魁走在前头,被胖子逗乐了,他怀中的猫刺溜一下,又蹿了出去。
我见此猫身形健硕,扑腾之间有龙虎之相,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林魁特意停下脚步问:胡爷识猫?我说:看猫看坎。
这老一辈的都知道。
猫口中有坎,分三、五、七、九四等。
九坎猫一年四季都捉耗子,是最勤快的。
秦四眼对相猫之术一窍不通,听我说起很是好奇,想抓林魁那只虎皮来验证一下。
可惜那只大花猫实在机敏,根本不将大律师放在眼中,长尾一甩,居然踩着四眼的鼻梁一下子跃上了瓦檐儿。
林魁说:猫以纯色为贵,身形要如狐狸,面容要像老虎,毛软齿利,胡须硬挺,上腭多棱。
这才是绝顶的好猫。
至于我这只……照你这么一说,这虎皮是有点胖,身形不似狐狸细长。
估计是平时吃得太好了,我安慰他说,饿几顿就是了。
才一说完,那虎皮居然像能听懂人话一般,弓起腰身朝我扑了下来。
我低头一避,脸颊处却被那条又长又粗的猫尾扫得生疼,心中大骇,普通的家猫哪来这等气力。
再看它那两颗铜铃大眼瞪得好似灯泡一般,立刻问道:这是什么品种?如此剽悍。
这是山狸子串出来的虎种。
才半个月大,奶水都没断呢。
林老太太穿着一身青衣,不知从何处拐了出来。
我们刚才只顾着讨论虎皮猫,也没留神周围。
我一听这虎皮来历非凡,瞥了林魁一眼,这小子明知道其中蹊跷还要逗我的老底,真不厚道。
老太太抖抖了水袖:你们几个娃儿,去将东西收一收,阿松在后门候着呢。
我一听就懵了,这是哪儿到哪儿?刚来没一会儿,怎么就要赶我们走,不是说有大金牙的消息嘛?林魁将花猫抱到怀中:刚才忘记告诉你们了,那位金兄,人在阳山。
想找他,得先进坟头村。
我到南京有一阵子了,阳山碑材自然不陌生。
那是明成祖时期半途而废的国家项目,为了纪念明太祖朱元璋所建。
劳命伤财不说,关键是后来连朱棣自己都跑北京去了,只剩下这么一座尚未完工的天下第一碑。
这座为了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而开凿的碑料,分为碑身、碑座、碑额三部分,重达上万吨,总高七十余米。
当初了为了建造此碑,累死、病死的工匠不计其数。
据说在采石场外围坑埋的工匠足有一个农庄大小,所以阳山南麓的采石场又有坟头村之称,不过早在八百年前就废弃了。
初闻大金牙躲进了那个鬼地方,胖子恨得牙都痒痒。
我说南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他躲进阳山,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保命的招。
怎么说都是自己人,我当初要是没把铺子托给他,人家也不至于受这种罪。
咱们废话不多说,找人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