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困惑安亲王沉默了良久,才道,你先回去吧。
我还有点事。
早点歇了吧,不用等我了。
万氏以为他还是要去诚亲王府,于是看着安亲王沉默了许久,才起身下了马车。
看着万氏进了门,安亲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吩咐白远,进宫一趟。
万氏回到房里,总觉得安亲王今儿怪怪的,可有说不上来。
白嬷嬷见王妃似乎有什么心事,边伺候她更衣边问,王妃今儿在宜园不顺利吗。
万氏笑笑,也没有什么,就是公主和诚亲王妃闹了点不愉快,诚亲王妃先走了。
白嬷嬷心里一跳,看王妃的神情,似乎没往心上去。
她不是王妃的陪嫁嬷嬷,本来就是伺候王爷的。
对王爷的了解很深。
只是这些年陪着王妃,倒也有了些情谊。
可看着王妃这样,只怕夫妻两人只能越走越远了。
她谨慎的提醒道,您没劝慰一下公主么。
万氏一愣,公主殿下行事自有分寸,哪里需要我对嘴多舌。
白嬷嬷在心里叹了口气,就退了下去,即便再说什么,王妃也听不进去。
她一直是个固执的人。
乾元殿。
诚亲王跪在下面,上面的明启帝面沉如水。
……朕知道,你们都大了!人大了,心也大了!人人都称你大千岁。
身为长兄,你到底有没有尽到责任!朕还没死了,你就那么待你妹子。
大丫头跟你媳妇之间的不愉快,早不是一次二次了。
你早干什么去了。
大丫头可是养在你母妃宫里,跟在你屁股后头长大的。
你就那么忍心啊!平日里,朕还想着大丫头和你媳妇认真算起来,还是表姐妹。
即便有什么不愉快,也不打紧。
不成想,她倒是好大的威风,竟然指摘起公主来了。
嫌弃大丫头没有生养子嗣,竟然替黄家的长辈打探大丫头的身体状况。
公主们的孩子,哪个是夫家养的。
他们有什么资格过问。
好大的脸面。
诚亲王还真不去知道这个蠢女人把黄家搬了出来,这不是找死么。
父皇息怒,都是儿臣的不是。
是儿臣没有教导好自家的媳妇。
福顺缩在角落里,看着诚亲王直叹气。
皇上处处拿大公主说话,不过是不想为四公主无故树敌罢了。
这会子再怎么认错,皇上不把这邪火发完,这事就不算完。
果然,就听明启帝冷笑一声,能知道是你自己的不是,还算有救。
你媳妇敢如此,焉知不是你自己平日里骄纵的太过的缘故。
你自己都不把你的妹子放在心上,还指望别人善待她们不成。
你可真是令朕失望。
诚亲王头上的汗一点一点的往下掉,他真是冤枉极了。
对这些兄弟姐妹,他没有十分的用心,也至少有六成的用心的。
从没想过刻意作践谁。
滚回去吧。
明启帝摆摆手,明儿会给你赐两个侧妃下去,老大不小的人了,也该有子嗣了。
这就是不希望他的儿子从黄家的女人肚子里蹦出来吧。
诚亲王领会了这层意思,恭敬的退了下去。
诚亲王府。
黄莺儿跪在地上,看着离去的坤宁宫的太监,还有些茫然,竟然被斥责了吗。
真是岂有此理!她站起身来,第一个反应就是进宫,去找姑母,一起去坤宁宫评评理。
之后,她就想回娘家,她要找祖父,要找祖父给她撑腰。
她满身的怨恨,让回来的诚亲王心里一震。
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媳妇,也常有人被婆婆训斥。
可哪一个敢因此而记恨。
这样的媳妇,放在普通人家,都是要休出门的。
什么时候将她惯得如此不知轻重了。
黄莺儿看着诚亲王进来,马上扑了过去,表哥,坤宁宫那个女人竟然敢斥责我。
表哥,咱们应该给老六一些教训。
诚亲王看着她,坤宁宫住的是国母,也是我的嫡母,是你名正言顺的婆婆。
你的为人媳妇的本分呢。
黄莺儿像是不认识诚亲王一般,耻笑道,表哥,你别逗了。
什么婆婆,我姑母才应当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住口!诚亲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小声道,这些话也是敢随意说出口的。
若是有一句半句传出去,一个觊觎后位,就能让母妃万劫不复。
求求你用用脑子吧。
万劫不复!黄莺儿耻笑一声,只要祖父在,谁敢为难姑母!黄莺儿也是气急了,有些口不择言。
要是在平时,这些话,万万说不出口的。
诚亲王慢慢的站直了身子,原来,她竟然是这样认为的。
黄家在她的心里,是无所不能的。
就连皇后之位,也只有想要与不想要的区别。
他突然有些庆幸,庆幸没有让她生下儿子。
要不然,还真是为难呢。
他依仗黄家没错,但这也仅仅是依仗。
你准备一下,明儿,可能会赐下侧妃,收拾两个宽敞的院子出来吧。
诚亲王看了黄莺儿一眼,起身离开了。
什么!黄莺儿楞在当场,头脑瞬间清醒了起来。
侧妃!两个院子。
黄莺儿的脸色瞬间就苍白了起来。
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
以往都被表哥出面挡了!而这次却没有。
她的手紧紧的攥在一起,那些以往不敢深想的问题,瞬间就充斥在脑子里。
黄家到底是成就了她!还是毁了她。
若是黄家没有这般强势,是不是她跟表哥就能相濡以沫,恩爱两不疑呢。
她摇摇头,知道这是痴心妄想了。
没有黄家的强势,表哥自然会娶别的家族的女子,她又算什么呢。
乾元殿。
明启帝看着眼前的儿子,无力的叹了一口气。
见他浑身都是低气压,心里又有些不忍。
怎么了,跟父皇说说。
明启帝看着安亲王,笑问道。
父皇,你觉得母妃待你是真心么。
安亲王抬起头,有些迷茫。
明启帝有些哭笑不得,看着精明干练的儿子,在这事上犯了糊涂,就越发的笑了起来。
朕刚认识你母妃的时候,你母妃还是个十三岁的毛丫头。
穿着半旧的衣衫,料子还不错,就是有些陈旧和老气。
而且裙子有些短,都露出脚面了。
那裙摆下面续了一截别的花色的布,有些不伦不类。
可她腰板挺得笔直,一点没有自卑之态。
朕就记住了她。
那时候,朕的心是真的!你母妃的心也是真的。
后来,她进了宫,却只是一个妃子。
朕跟别的女人一个一个的生孩子,那时候,她是受了委屈的。
不管有再多的理由,朕对不起她在前。
她的脾气是有些泼辣的,在那段日子里,她的脾气更是暴躁。
经常抓的朕后背都是血印子。
明启帝见安亲王一脸‘你在开玩笑,我母妃绝不是这样的人’的表情时,就笑了。
你不敢相信,但这确实真的!那时候,朕相信她是真心的!她的喜怒哀乐,都是真实的。
她一次次的发泄,就是因为感情是真的,所以才痛苦,才无助。
正因为她知道朕对她的感情也是真的,所以才敢如此的肆无忌惮。
感情就是包容。
她确信朕会包容她。
后来,有了你们,随即又失去了你们。
朕跟你母妃了相互蹉跎了二十年。
二十年,早已不是会风花月雪的年纪了。
我们都已经是当了祖父祖母的人了。
但是你母妃照样会揍朕!安亲王愕然的看着明启帝,满脸都是‘求您别逗我’。
明启帝心里有些酸涩,这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父母相处的情形,所以,在与王妃相处上,就出了问题。
、他耐心的解释道,父皇说的是真的。
你母妃如今动不动还用枕头包往朕身上摔呢。
你觉得惊诧,觉得她怎么敢。
是不是。
因为她从朕的身上感受到关爱和包容。
你明白了吗。
明启帝看着儿子,遗憾的道,朕也希望你的妻子是你倾心相待的女子。
可世事哪里能尽如人意呢。
朕只能挑选一个最适合当妻子的人选给你。
希望她能当家理事,让你无后顾之忧。
父皇是想说,我给与的还不够多,她并没有从我身上感觉到踏实与安心。
安亲王疑惑的问。
傻孩子,这世上最说不清楚的就是男女之间的这点事。
感情的事勉强不来。
但不管到什么时候,别忘了自己的责任就好。
多一份宽容,或许会好一些。
安亲王点点头,他见过苏清河与沈怀孝相处,跟他和王妃是不一样的。
就这样吧,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的运气。
什么运气,自然是娶到心仪的女子的运气。
他沉默良久才道,我会做个尽责任的丈夫。
永远都不会忘。
明启帝这才舒了一口气,他就怕这孩子将来真的遇到合心意的人,再惹出别的事端来。
男人有时候,也是极容易昏头的。
只要他时刻记得自己的责任,就不会出大的岔子。
让福顺亲自送安亲王出宫,他则带人去了西寒宫,这事还得跟孩子的娘说说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