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银子苏清河挠挠头,至于水利,这个也好办。
采取自愿的原则。
咱们一直倡导百姓开荒,甚至是减免赋税,只为了多开垦一些荒地,但是成效也并不显著。
说到底,还不是百姓拿不出那三五两银子来。
一亩荒地也得二三两银子,就是山地,也得一两银子。
咱们呢,按照做工的多少,折算成田地给他们。
不是两全其美吗。
几人在心里琢磨了一下,相互对视一眼,都觉得也还行。
虽然指定标准,跟地方县衙配合麻烦了一些,但确实也是一个把事情办下去的办法。
工部立马表态,臣会抓紧拟定章程的。
苏清河点点头,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样子。
然后,她看向礼部的这位大人。
宗庙修缮……这是大事!必须办!苏清河示意张启瑞给这位老大人倒茶,心里却在急着想办法。
宗庙代表着皇家的脸面,还真不是用几亩荒地换几个民夫劳力就能办的事。
在苏清河眼里,这东西真是面子工程,但又是不得不做的面子工程。
别说国库没钱,就是有钱,这不能这么消耗啊!如今是什么都没有,还必须把事做下去。
不仅要做下去,还要体面的做下去。
她将手放在案几上,一下一下的敲着。
宗庙的事,说大了是国事,说小了它本身就是皇家的事。
保佑粟家的江山万万年。
那就干脆就让皇室出力好了!反正粟家的宗室挺庞大的。
再三斟酌,觉得可行,就道,你把需要修缮的,需要添置的,都列在一个单子上,给孤拿来。
孤将这事,分摊给宗室,你看行吗。
到时候,礼部只要派官员验收就行,不合格的让他们重来。
这……这……礼部这位大人有些迟疑,太庙非今年就修缮不可吗。
那倒也不是。
他原本就是想在太子没办法的时候,卖太子一个面子。
可如今倒好,这不是把整个宗室都得罪了吗。
这不是逼着大家往外掏银子呢吗。
苏清河抬手,止住他要说出来的话,成了,诸位!事情解决了,就去办吧!几位大人站起身来,恭敬的退下。
他们还真是领教了这位的手段了。
等人出去了,苏清河就往椅背上一靠,真是累死了!真是一群老狐狸!苏清河咒骂。
非得把事情凑做一堆来添堵,要说是巧合,那才真是有鬼了。
张启瑞刚才可真是怕殿下被这几位逼得下不来台。
还好,殿下技高一筹。
他小声的提醒,主子,该用膳了!去乾元殿,陪父皇用膳。
苏清河道。
乾元殿。
明启帝正听着福顺的禀报,眼里的笑意越来越浓。
原来也没想着她能解决,不过是想让她推脱掉罢了。
如此也好。
福顺呵呵的笑道,就是这办法嘛,有点无赖!明启帝笑道,她坑了自己,坑了兄弟姐妹还不算,把整个宗室都坑了。
但这事,大家还真怪罪不到她身上。
这几个老狐狸想发难,被反制了吧。
福顺点点头,跟着附和。
苏清河进来的时候,明启帝的心情很好,怎么想起过来了。
一个人吃饭没趣,过来陪父皇一起。
苏清河坐到明启帝跟前,还想跟您说说,银子的事。
不都已经解决了吗。
明启帝问道。
苏清河摇摇头,这种被人逼着要债的感觉,实在是不好。
还得自己有银子才成啊!你有办法就说。
明启帝示意福顺去传膳,自己懒懒的靠在软垫上,跟苏清河说话。
先把今年要用的银子筹措出来再说。
如今还有半年呢,可怎么熬。
夏税还没有收上来,秋税更远。
指望不上啊!苏清河诉苦。
明启帝心里笑,这些大臣可不就是看着夏税还得一个月之后才能入库,如今闹腾,不过是提前给打个招呼。
省的到时候排不上他们。
如今被她这么一解决,其实就相当于省下不少银子。
这就是收获了。
不过她还真想听听,她还有什么高见。
要不,我给您的私库先捞一笔。
要是国库的不够,从私库拨过去也可以。
或者像是修宗庙这样的事,都由您的私库出银子。
苏清河道。
你这是坑完了自己,坑兄弟姐妹。
坑完了兄弟姐妹,你连宗室一起坑。
如今,就来坑你老子我了。
你可真是能耐。
明启帝嘴里骂着,语气却不见不喜。
到了他这个位子。
哪里还有什么公私之分。
苏清河呵呵一笑,一脸的赖皮相,大河有水小河满。
大河没水小河干。
一样的道理,大家会明白的。
等以后有了银子,想个名目赏下去不就完了。
就是普通人家,手里转不开的时候,还相互拆借呢。
成!你总是有理的!明启帝点了点她,说说你怎么给朕的私库搂银子。
这个,得等跟豫王叔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苏清河卖了一个关子,尽快拿出章程,请父皇过目。
明启帝畅快的笑起来。
他有些明白闺女的意思了,她这是要不停的制造点动静,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啊!父女俩吃了一顿温馨的午饭。
明启帝打发苏清河,去屏风后的榻上歇晌吧。
要不然,时日一长,你还真扛不住。
苏清河打了个哈欠,点点头,就睡半个时辰。
然后让张启瑞安排人去传旨,宣豫亲王去东宫。
她估摸,半个时辰,豫亲王应该能进宫。
榻上铺着凉席,旁边就放置着冰山,凉爽的很!躺下后闭上眼睛就睡着了。
明启帝有些心疼的叹了一口气,难为这孩子了。
福顺点点头,不过,够半个时辰以后,还是叫醒了苏清河。
苏清河记得自己要见豫亲王,大热天的,没道理叫豫亲王枯等。
赶紧起身,梳洗了一番,就回了东宫。
苏清河刚坐下,就听外面禀报,豫亲王奉诏前来了。
叔王快坐!苏清河请豫亲王坐下,又示意张启瑞给递了帕子过来,擦擦汗!大热天的叫叔王跑一次。
嗨,太子还不知道本王吗。
闲着也是闲着。
豫亲王抹了一把脸,马车上都带着冰呢,没受什么热。
他也正好奇,太子突然叫自己是为了什么。
那就好!苏清河将自己面前的酸奶,递过去一碗,解解暑。
白瓷的碗,盛着跟豆腐脑似得酸奶,上面浇着玫瑰卤子,透着丝丝的凉意跟甜意。
豫亲王端过一碗,也没客气,我记得太子不怎么吃这些东西啊!如今改性子了。
张启瑞吓得差点将手里的拂尘给扔了。
苏清河面不改色的道,母后打发人送来的,奶腥味轻的很。
要是旁人做的,我还真是吃不下去。
豫亲王尝了一口,嗯!还真是!苏清河知道豫亲王只是随口一说,倒也没什么紧张的。
她的口味跟哥哥的很相似。
她也受不了奶制品的腥味。
两人吃完,心里没有了燥热之气,也就回归正题。
苏清河问道,王叔,如今国库没银子了,父皇正为这个发愁呢。
是要缩减内务府的开支吗。
豫亲王问道。
苏清河赶紧摇摇头,那倒不是。
钱是赚来的!省能省出几个子来。
这话原也有理。
豫亲王没有驳斥太子,只是道,内务府却是不能经商的。
他得先把底线给抛出来。
毕竟内务府经商,那就是诚心坑人!谁敢赚皇上的银子,不要命了。
谁跟内务府做生意,谁得赔死。
他还真不能干这伤天害理的事。
我的好王叔啊!我还能没这点子成算。
苏清河也不恼,说道,我打个比方给皇叔,就比如母后用的胭脂,以往都是内务府采买的。
用的也都是五花八门,什么字号的都有。
其实认真说起来,能有多大的差别呢。
不如将这些成色都可以的商家聚集而来,咱们拍卖‘皇家特供’这个字号。
价高者得!每两三年,或者三五年一换。
让他们也有竞争才好啊!豫亲王眉头一皱,皇家特供!这个东西……就是个招牌!苏清河解释道,你想啊!能成为皇家特供的,百姓们还不得趋之若鹜啊!不仅价格能往上提一提,而且必然受到追捧。
生意肯定好做啊!对于他们来说,花一笔钱买下这个招牌的三五年经营权,是划算的。
而咱们呢……其实什么也没干!空手套白狼来着。
豫亲王直接道。
叔王现在可是越发的直接了啊!苏清河不好意思的笑笑,咱们也不能说什么也没付出,至少皇家的牌子就值那个价!照你这么说,能拍卖的皇家特供可就多了,首饰珠宝,衣裳布料,绣品,胭脂水粉,香脂胰子,香料,摆件,无所不包啊!豫亲王想了想道。
苏清河呵呵的笑了笑,这样不是能快速的聚揽资金么。
豫亲王竖了根大拇指……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