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归》作者:林木儿 > 第213章 疫病(一更)

第213章 疫病(一更)

2025-04-03 17:24:13

第二百一十三章疫病三人小心的退回山腹之中,这个地方,确实不能轻易露面。

驸马爷,您看,如今该怎么办。

暗七找沈怀孝拿主意,他也不确定对方有没有察觉到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个这个镇子的蹊跷。

这里的人少说在这里也生活了几十年了,让他们突然消失是做不到的。

这个地方就是他们的领地,任何一个外来的人,都休想再这样的地方藏身。

这事说起来,真的并不好办。

沈怀孝哪里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这已经不是杀人能解决的问题了。

至少,在外人眼里,这里就是一个繁衍了几十年的村镇。

要不要回京先请示一下。

暗七有些焦急。

当然了,他也是为沈怀孝好,这事,一个处理不好是要担责任的。

有下面发话,他们办起来才没有后顾之忧。

可如今上面的人,除了明启帝,就是苏清河。

这转来兜去,还得落在苏清河的身上。

沈怀孝哪里能再给苏清河增加负担。

时间来来不及了。

沈怀孝转头看向沈大,你马上回府,去公主的药房。

将贴着红签子的药箱拿过来,要快。

沈大没有犹豫,看了暗七一眼。

暗七点点头,知道他这是担心沈怀孝,就道,你放心,有我跟兄弟们守着,不会让驸马爷有事的。

沈怀孝真出了事,他们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沈大这才放心,转身就离开了。

暗七看着沈怀孝,斟酌道,驸马爷,你是想用迷药吗。

这东西只怕不成。

这里的人可都是藏龙卧虎,手段跟咱们暗卫营的也差不了多少。

一般的药对他们没用,而且,也容易打草惊蛇。

沈怀孝点点头,放心,不是迷药。

是公主新配的药。

什么药。

暗七有些不安的道。

这东西能对付这里的人,就能对付他们这些暗卫。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出现不可对抗的异数。

沈怀孝谨慎的道,这药还没有试过,具体会是什么效果,如今也说不好。

但愿好用吧。

暗七马上就闭嘴了。

护国公主的药,别人或许不知道,他们这些暗卫却是知道一二的。

他们的上司那里,就有许多由护国公主友情提供的秘药。

那滋味真是谁用谁知道。

沈大从密道走,来往一趟也就两个时辰。

等沈怀孝和暗七休息好了,沈大也回来了。

除了药箱,这小子还带着几只烤鸡,一大包酱牛肉和若干烧饼。

吃饱喝足,沈怀孝才打开药箱。

没拿错吧,主子。

沈大问道。

就是它了。

沈怀孝的神色有些复杂。

但愿苏清河的药一如既往的靠谱。

咱们该怎么做。

暗七凑过来,却始终不敢碰这个药箱子。

找个上风口。

沈怀孝站起身来,就往出走。

不是偷偷把药撒到井水里吗。

暗七问道。

就像你说的,太容易打草惊蛇了。

沈怀孝边走边道,而且,咱们对这个镇子,一点也不熟悉,你还能一一的给井水撒药啊。

万一有漏网之鱼可怎么办。

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百姓,警惕性高着呢。

可风也不能把药粉吹到人家鼻子里去啊。

暗七皱眉道。

沈大却眼睛一亮,想起辽东卫所小院里的那几堆火,主子,您是想要……沈怀孝点点投诉,这里是山林,偶尔引发山火,是很正常的事情。

潮湿的树木,一旦烧起来,浓烟滚滚。

只要是人,只要他需要呼吸,就免不了中招。

谁也别想例外。

可是下风口不止这么一个村镇,若是别的地方也……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暗七惊道。

这东西死不了人。

沈怀孝摇摇头,中了这个药,就如同疫病一般,发热,上吐下泻。

但是要不了人命。

不服解药,一个月自愈。

而且远处的村镇,粉尘的吸入量不多,可能只是轻微的症状,正好给咱们打掩护。

省的说起来只有这一个城镇有疫病,再引人怀疑。

可是,这火一起来,紧接着人就病了。

一样很蹊跷。

暗七还想着是不是有更妥当的办法。

就听沈怀孝轻笑一声,放心,这玩意有三天的潜伏期。

根据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发病时间有早有晚。

正因为这点差异,才更像是先后被传染了疫病。

暗七心里惊诧,看来果然是他多虑了。

这药还真是神器。

他一时有些不好意思,是在下想多了,还请驸马见谅。

沈怀孝不在意的道,你处事周全,这很好。

三人小心的转移到上风口的位置,将枯枝烂叶堆了几堆。

沈怀孝摸出解毒丹,递给沈大和暗七,先服下。

以防不小心中招。

火慢慢的烧了起来直到真的将四周引燃,沈怀孝才将药撒了下去。

三人马上撤离了开来。

暗七这时候才发现,沈怀孝选的地方十分的刁钻。

那是一处灌木丛,周围都是乱石滩。

这样足可以让火烧起来,但又不至于引发更大的山火。

就连山下的人看见浓烟,也不过一怔。

这周围的地形大家都熟悉,知道那个地方惹不出大乱子,也就没人关注了。

李嬷嬷站在院子里,眺望远处的山梁,造孽的,怎么就烧起来了。

红叶快速的将院子里晾着的衣服收了起来,以防落上灰尘。

她低声回应道,看着应该无事。

李嬷嬷看了红叶一眼,也没有说话。

其实她对红叶,多少是有些心结的。

自从自家小姐死后,她带着慧姐儿,被人安排进这里,就见到了等在这里的红叶。

红叶不是应该陪着小姐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这里是小姐交代过得,是慧姐儿的亲生父亲的地盘。

红叶是怎么找来的。

她虽然年纪大了,可人还没有糊涂。

这个镇子,处处都透着怪异。

这里的人从来不跟别处的人结亲。

新嫁进来的几个年轻媳妇,没一个说的清自己的娘家的。

不是说自小被拐出来的,就是说被爹妈卖出来的。

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说不清楚来历。

整个镇子的人,也没有人追根究底。

好似觉得这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情。

镇子看起来很热闹,总是来来往往的一片繁华。

但她老婆子眼不瞎,心更不瞎。

客商来来往往的就这么几个,连卖菜的商贩不在乎多一文钱还是少两个铜板。

卖包子的天天只卖一笼屉,挣得三五个铜板换不了一斤粗粮,怎么可能一个店铺养活了一家人。

李嬷嬷这大半年,那真是提心吊胆。

在她眼里,这里的人与其说是人,倒不如说是鬼,见不得人的恶鬼。

李嬷嬷不止一次的想,自己的小姐高玲珑死了,可高家还在,是不是逃出去托庇在高家的门下。

说不得能为慧姐儿找到一个真正安生的地方。

红叶心里苦笑,她不知道该怎么跟李嬷嬷解释自己的情况。

她也是不得已。

慧姐儿跌跌撞撞的从屋里跑出来,嬷嬷,外面怎么了。

这浓烟飘进来,确实有些呛人。

姐儿不怕。

李嬷嬷将慧姐儿搂进怀里,咱们进屋去,外面呛人的很。

慧姐儿乖巧的点点头,嬷嬷,我娘什么时候回来。

李嬷嬷的眼泪差点下来。

小姐一定不知道,她们如今落进了虎狼窝里了。

她觉得自己对不住小姐,要真要慧姐儿在这里长大,可就毁了。

她把慧姐搂在怀里,快了!姐儿乖乖的,夫人就回来了。

红叶端了晚饭过来,李嬷嬷抿着嘴喂慧姐儿吃了。

半夜,李嬷嬷觉得怀里滚烫,原来是孩子发起了热。

这镇上是有一个药铺,但是李嬷嬷却并不信任他。

她抖抖索索的将孩子的衣服穿好,然后用小被子裹了,往外面去。

外间,红叶躺在床上,面色有些潮红。

李嬷嬷心里一惊,难道红叶也发烧了。

可这也太巧了!她想起晚饭时巧姐吃了半碗蛋羹,剩下的都是红叶吃了。

难道有人要害姐儿!李嬷嬷心里一惊。

她们住在这里,吃穿用度,一应都是在镇上采买。

而这镇上的情况,又分外的诡异。

不能让孩子死在这里!李嬷嬷心里道。

外面并不是一片寂静。

相反,总有些脚步声。

以往晚上也并不安宁,只是今晚尤其特殊罢了。

这传来的脚步声有些杂乱而且匆忙。

李嬷嬷不敢轻易的逃跑,她抱着慧姐儿一路往药铺去。

哪怕不信他们也要做出一副样子出来。

没想到药铺此时灯火通明,人满为患。

虽然静悄悄的都等着看诊,但明显,人们有些焦躁。

发病的多是一些孩子和老人,面颊通红,神色萎靡。

这么多人同时发病,居然是一种症状!这怎能不叫人心惊。

药铺的掌柜是一个四十多岁儒雅的中年人,他面色有些发沉的盯着给病人看病的大夫。

在大夫又一次摇头的时候,他的眉头狠狠的皱了一下。

李嬷嬷静静的看着,不敢出声。

这里的病人没有一个主动询问自己病情的。

这让她的心不由的一点一点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