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试探豫亲王府,王妃正在跟豫亲王嘀咕八卦,……我就说,怎的一个小产养了这么长时间,闹了半天是出去办事了。
她啧啧称奇,那凉州可是出了名的彪悍之地,你说这清河看着也不是那等凶悍之人,还真就把那些兵痞子给调理顺溜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
豫亲王翻了个身,面朝里睡下了。
心说,去凉州那可不算啥了不得的本事。
人家整天都在满朝文武面前晃悠呢。
身穿龙袍,人家就是太子。
把大臣们训的滴溜溜乱转,坐在东宫指点江山。
那股子气势,愣是没人看穿。
当然了,也没人会相信苏清河敢去替太子,更没人相信真太子敢以身犯险。
这兄妹俩就是凭着这身谁也想不到的勇气,隐瞒到了现在。
可是,就算到了现在,大家的认知里也还都是错的。
这话他没法解释,但心却吊得高高的。
这世上从来不缺乏聪明人。
他能看破,自然就有别人能看破。
这事,漏了风声可是要出乱子的。
……耶律虎听着随从的禀报,眉头就皱了起来了。
凉州军中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却直到现在才知道消息。
是不是有点太晚了。
要知道凉州可是两国的边境,大周军中有异动,北辽却没有收到消息,这就不能不说奇怪了。
究竟是大周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还是北辽的军中出现了他不能掌控的变故,不管是哪种,都不是他乐意看到的。
护国公主去了凉州,那跟自己谈判的人又是谁。
难不成是大周的太子假扮的。
对于这点猜想,他有些嗤之以鼻。
先不说那位太子殿下会不会做出男扮女装的事,只说他自己,断没有分不清男女的可能。
他敢用自己头上的脑袋担保,那天见到的护国公主,绝对是个女人。
那么,护国公主去凉州的可能就不存在。
别说什么自己见到的是替身,那满身的气度,根本就是一个替身能有的。
他越发的坚信苏清河肯定就在京城。
那么在凉州的人是谁。
耶律虎踱了几步,脑子里闪过一个极为荒唐的念头。
去凉州的根本就不是苏清河,真正的苏清河根本就在东宫。
这个女人扮演自己的哥哥不是一次两次了。
耶律虎狠狠的砸了桌子一拳,又被这个女人骗到了。
他在京城的这些日子,见了大周的太子何止三两次。
更可恶的是白天她以太子出现,晚上她以护国公主出现。
来来去去,将自己当成傻子一样耍着玩。
真是好本事!以为有求于她,就得听从她的吩咐,那可太小瞧他了。
咱们走着瞧。
丞相府。
诸葛谋低声跟黄斌汇报,……耶律虎曾向属下透露过,他在京城见过护国公主。
如今,属下也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了。
是护国公主去凉州的事是假的,还是耶律虎本身说了假话。
属下也分不清了。
可是,耶律虎骗咱们做什么呢,没有道理嘛。
谎称他跟护国公主有合作,来抬高身价。
不必要啊。
黄斌点点头,耶律虎犯不上在这事上说谎。
那就说明护国公主还在京城,凉州的必然不是护国公主。
诸葛谋眉头一皱,不是她,那能是谁。
能是谁呢。
谁有能力在凉州内部动刀子,还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苏清河已经排除了,沈怀孝留下来抄了自己的老窝,白坤整天在大街上晃悠。
能得太子全心信赖的人也就这些了。
虽然白远也算是亲信,但是身份到底压不住。
黄斌沉吟半晌,才不确定的道,宫里的只怕不是太子。
诸葛谋吓得差点把自己手里的茶盏扔了。
不会吧!这事也太危险了!千金之子戒垂堂,更何况是一国的储君。
一旦出现意外,那可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可是,除了这个,再没有别的解释了。
好胆识!诸葛谋不由的赞了一声。
黄斌呵呵一笑,光有胆识可不够,还得有能耐才成。
这位公主坐镇东宫,可是有板有眼,不仅没出过纰漏,还很是出彩呢。
真是没想到啊!女人也可以精明成这样。
诸葛谋放下茶盏,稳了稳心神,主子,如今该怎么办。
天助我也!黄斌的脸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这个节骨眼上,没有真太子,咱们又拆穿了假太子。
接下来的戏可就好唱了。
诸葛谋不由的双手握成拳,您这是想……没错!不在东宫的太子,哪里能叫做太子。
黄斌眼睛一眯,不惜一切代价,杀了他!我不希望看见粟远冽活着回京城。
暗影里的黑衣人应了一声就出了门,诸葛谋没有再说话,心却跳的厉害。
这一次,能成吗。
乾元殿。
明启帝揉着额角,看来是入套了。
苏清河点点头,是啊!入套了。
只要哥哥那边及时抽身,问题就不大。
福顺从外面进来,陛下,殿下的消息。
明启帝赶紧接过来,看过之后,才舒了一口气,冽儿跟着商队乔装先往南走了,白远带着人走了是官道。
苏清河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明启帝吩咐暗处的龙鳞,挑一拨人过去,确保冽儿的安全。
龙鳞应了一声,黄斌所能动用的人已经不多了,这些人是不是也要一次性解决干净才好。
明启帝点点头,你看着办。
他叮嘱道,一定要让黄斌的人认为,冽儿伤重,九成难救活。
放心,替身是我亲自选的,出不了差错。
龙鳞说完,这才退了出去。
明启帝看着苏清河,从明天开始,你就得露点破绽出来。
怕是有人要来试探试探你了。
父皇放心,我心里有数。
苏清河攥紧了拳头。
明启帝有些发愁的道,这事恐怕得提前跟你娘说一声,要不然等消息传过来,可不得要她半条命啊。
您是怕娘她神色上露出行迹。
苏清河问道。
明启帝点点头,不给她透底,怕她被吓着。
透了底,又怕她露相。
苏清河有些无语,娘还不至于与那般不济事。
肯定是白皇后在他面前不掩饰情绪习惯了,所以,就真把她娘当成了经不住事的小姑娘了。
两人都几十岁的人了,一个整天傻白甜的万事不操心,另一个就事事处处为她安排的妥妥当当。
真是比年轻人还腻乎。
明启帝摆摆手,你去忙吧。
我得回去陪你娘,跟她好好说说。
苏清河有些失笑,站起来一路回来东宫。
张启瑞跟着苏清河进了书房,李嬷嬷从外面进来,太子妃让人送了老鸭汤来,殿下要不要用。
苏清河摆摆手,腻味的,不用了。
有酸笋汤的话,给我来一碗。
既然要吃饭,就不是一碗汤能打发的,不一时,就端上了几样菜色。
苏清河用酸笋汤泡了饭,就着小菜吃的香甜。
今儿出什么事了。
苏清河问道。
这是问万氏为什么好端端的送了汤水过来。
宫务的事。
张启瑞苦笑着回了一句。
苏清河就有些明白了。
她摇摇头,也不多说一句话。
万氏不是不好,只是眼界和格局到底有些小了。
她若是谨慎,倒不失为一个贤内助。
若是再不知道轻重,她的苦日子只怕还在后头呢。
最近事多,我也顾不上后面,你让人盯着些。
别惹出大乱子。
苏清河吩咐张启瑞,一会你去给太子妃传话,最近暂时别见那些女眷了。
宫里得消停一段时间。
张启瑞看了一眼苏清河,欲言又止,到底点头应下了。
吃罢饭,苏清河难得的早睡了。
国库里有从黄斌那抄来的银子,办起事来也就容易了。
大国和小家是一个道理,有钱好办事。
不用斤斤计较,不用拆了东墙补西墙,事情就顺利不少。
都能拿到银子办事,官员之间也少了相互拆台,她手里的事就少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起床,那真是神清气爽。
连绵的细雨,也不能破坏她的好心情。
本来等着有人前来试探,但是整整一整天过去了,也没见让她找出那个要试探的人。
她心里有些不解,难道猜错了。
看着外面的雨幕,苏清河估算着粟远冽的行程。
张启瑞进来禀报,太子妃请殿下去用膳。
苏清河心里有些不耐烦,但又一点也不能表露出来。
起身跟着去了内院。
苏清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些敏感,总觉得今天的万氏有些不对。
时不时瞟过来的目光,带着探究。
这让苏清河的心不由的提起来了,妻子认出丈夫,本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不奇怪。
可奇怪的是,她早不怀疑,晚不怀疑,怎么偏偏这个当口,怀疑了呢。
她今天这不是请吃饭,是来试探的。
时机巧也就罢了,她试探出来,又打算干什么呢。
苏清河不动声色的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