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阙愣了下:黄娟?谁?卫小东:……气得伸手在她脑门敲了下, 你忘了,她吃有毒的打糖差点挂了,非赖到你头上。
苏阙皱眉回忆片刻:哦。
想起来了, 葛梅的消息还是黄娟提供的。
那之后她觉得黄娟没什么用处了,慢慢就把这人忘了。
如今听卫小东提起,她又想起最后一次见黄娟时,黄娟嚷着要砸钱进《天伦》剧组的事了。
她演什么角色?苏阙问。
卫小东回答:肖翠兰。
原本是个没有台词的小角色, 为了她硬是多加了几句台词。
这不是她当初弃了的角色么。
苏阙震惊, 没想到居然有人带资进组, 就为了这一个小角色。
她忍不住问:现在大陆娱乐圈怎么回事, 感觉都没几个认真拍戏的了。
谁说不是呢。
卫小东道, 别说娱乐圈了, 其他地方也一样。
商维强那电影厂天天嚷着改革,结果改来改去,快把自己改倒了。
以前国家给指标, 电影都有固定的套路,跟着拍就完事了。
现在自负盈亏, 连他这个厂长都出来捞外快。
还有这事?苏阙惊了。
卫小东翻个白眼:可不是, 你还不知道呢,和你们宋氏合作的工作室就是他攒的, 里面有他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呢。
他不是电影厂厂长吗?谁说不是呢。
这家工作室叫国维艾电影工作室, 听这名儿就知道是他跟另外两人合搞的, 其中一个就是黄娟她爸。
反正吧,商维强这个电影厂离歇业不远了,公家不拨款了, 厂子自负盈亏, 就成立了这么一个工作室, 说是用盈利的部分填补电影厂的亏空。
苏阙问:能填吗?卫小东撇嘴:当然填不了。
大家其实都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偷偷往工作室转移电影厂财产呢,只是这事不好对外说。
你们宋氏那么大家公司,合作前怎么也不查一查。
可能……在查了吧。
苏阙也不是很确定。
高层都收受贿赂了,宋莲不可能还蒙在鼓里,以宋莲的为人,一定不会手软。
说不定等她拍完戏回去,宋氏已经大变样了。
看她这副思索的表情,卫小东道:你不是宋氏的老板娘么,你怎么也不关心关心自家生意。
苏阙:什么宋氏老板娘?谁说的?卫小东:汪方友说的。
自打从香港回来,咱们熟人间都传遍了!苏阙:……好事不出门,谣言传千里,她心里把汪方友大骂一顿,面上还是得跟卫小东解释:老板娘没戏了,我可能要当宋氏的少东家了。
啥!卫小东一口盐汽水喷出来。
苏阙老实交待:宋莲可能是我失散多年的哥哥。
你还有哥哥?卫小东瞪圆眼睛,这特么什么有情-人终成兄妹的狗血剧。
苏阙看时间还早,只得把自己的猜测说了说,听得卫小东差点没蹿到天上去。
哦对了,他拍拍脑袋,又想起一事,国维艾还找了苏氏,想要走向世界,把华夏文化推到米国去。
谈妥了?卫小东摇头:还没谱呢,他们倒是想,连苏氏的门往哪开都不知道,正无头苍蝇似地找人搭桥呢。
那倒是。
对这一点,苏阙很确定。
苏明远虽然想拓展华夏市场,但怎么也不会找这种新创小公司,商维强想走出国门,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两人随口又聊了点别的,卫小东跳起来:下午没事,走,哥哥带你去豫园吃点心去。
远吗?苏阙刚到,其实不太想动。
卫小东骄傲地拿出车钥匙:我开车!你买车了?见她眼睛晶晶亮,卫小东脸又一红,哪呀,跟我师父借的桑塔纳。
这不你来了么,我得带你好好转转不是。
他现在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到哪都结识了不少朋友。
当即打了几个电话,叫上差不多年纪的小明星,大家热热闹闹地去逛豫园,还看了场大戏。
坐在装修精良的茶楼里,吃着小点心,喝着茶,听台上软语唱着水乡小调,苏阙颇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华夏,又似乎没有,周围簇拥着熟悉的、陌生的朋友,而她最美好的十八岁却永远地留在了回忆里。
第二天,总导演蒋文星召集大家在酒店里读剧本,她见到了许久没见的黄娟。
黄娟现在大变样了,穿着清凉又时髦的小吊带,化着浓艳的妆,说话时,刻意磨着嗓子,拖出一口啦啦的港台腔。
她是被一个中年男人带进来的。
一番介绍,苏阙才知道,为她投资的这个男人并不是黄娟她爸,而是她的干爹。
卫小东知道这事后反而释然了,想想也对,黄娟他爸靠倒卖白菜萝卜发迹,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就跟娱乐圈这些文化人沾上关系了呢?想来是托了几层关系,塞着钱把黄娟弄进来的呗。
黄娟在中年男人介绍的时候始终矜持地微笑着,当中年男人说到她是哈佛归来的高材生时,她谦虚地直摆手:哪里啦哪里啦,干爹实在太抬举我啦。
我也就是读了几年书,有一点出国经验而已啦!不明真相的剧组人员都向她投去激赏的目光,这年头去哈佛读书还能回来为国效力的可不多,何况人还这么谦虚。
如今国门刚打开没多久,改革的春风刚从南边吹到北边,国人初识西贝货,只觉得以前没见过,看啥都比自己的好。
对于黄娟这种带资进组的,大家非但不排斥,还隐隐有些羡慕。
毕竟穷怕了,对金钱的渴望超越了一切。
更何况这剧还是大制作,每一天都在烧钱。
再加上大伙儿听说带资进组这事在国外十分流行,便也觉得自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对黄娟的到来给予了百分之二百的热情。
中年男人继续介绍黄娟:Amanda(黄娟的英文名)演技其实很不错的,如果试镜的话演计凝云都不在话下,你们别看她好像很年轻的样子,她在国外有幸和英国著名导演Ada Merlin女士做过同学,得到过名师指点哦。
她就是太低调了,不好意思来试镜,刚好我听说剧组还有一个肖翠兰的角色空着,就让她来了。
至于肖翠兰这个角色为什么空着,大陆本地的剧组人员早就传遍了,据说宋氏有个十分大胆的新人,刚拿一个奖就飘了,不把老牌演员沈青放在眼里,硬抢了计凝云这个角色。
而沈青又不能调换去演肖翠兰,这个角色可不就空着了么。
最终沈青被安排去演一个戏份较多的舞-女,算是女四号。
沈青本人没说什么,但其他人接受不了。
这叫什么事,带资进组的都才演花瓶小角色,一个新人却敢明目张胆地抢女一戏份。
虽说宋氏也算外资,但你苏阙不是演《天伦》出道的么,谁不知道《天伦》是大陆剧,连电影院都进不去,只能在录像厅偷摸着放。
看着大家愤愤不平的脸,黄娟聪明地没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她很谦虚地把话题带了过去。
那次苏阙拿刀差点把她吓出心理阴影,从那以后她就成长了。
她再也不会口无遮拦地当面奚落人了,要说也是背后说,煽煽风,点点火,人家打上门来,也不会是她的责任。
该介绍的都介绍完了,她摇了摇干爹胳膊,撒娇地使了个眼色,干爹立刻笑呵呵地把两位导演请出去了。
黄娟拿出事先准备的礼物,一一发给大家,然后便找位置坐了下来。
不少人吃着她的进口白巧克力,围着她聊天,不住地问她国外的生活。
卫小东挤到苏阙身边,小声地说:你瞧她那小人得志的样儿,她哪是什么哈佛毕业,她就被她爸送去英国参加了一个夏令营,三个星期花了好几十万,得亏她家有钱。
那她怎么敢编这么离谱?苏阙问。
卫小东撇嘴:嗨,你还不知道呢,我也是听大院里王大妈说的,你知道那些老阿姨特能打听小道消息,家里耗子下什么颜色的崽都能比你先知道。
快说,你到底听说什么了?卫小东声音压得更低:她毕业证是在杂志广告买的函授课程,还被骗了,毕业证书上印的是Hawarrd,两个r!我特么笑死了!他终于憋不住,捧着肚子笑出猪叫。
黄娟朝这边看了一眼,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在说她,脸上很不高兴。
她现在重新包装,最怕遇到卫小东这些知根知底的人。
好几个和她聊天的女生最会察颜观色,立刻朝卫小东和苏阙嚷起来:你们小声点行不行,满屋子都是你们的声音。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卫小东现在也世故了,不走心地随口敷衍,没有诚意,但绝对让对方无话可说。
那几个姑娘气得重重哼了一声,鼻子都快歪了。
苏阙由衷地对他竖起大拇指。
正说着,沈青到了。
她脸色不太好,皱着眉,进门也不打招呼,低着头走到窗边坐下,就扭着看着远处。
她怎么了?几个跟黄娟聊天的女孩儿问。
黄娟善解人意地道:可能是角色被抢了心情不好吧,以后大家说话都注意些啦,别惹她不高兴啦。
是呀,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女孩们唯唯喏喏地应声,心想国外回来的就是不一样,境界都比她们高一层。
再看苏阙,她抢了沈青的角色,还能笑得这么开心,可见心有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