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9 章

2025-03-22 06:39:17

不搜不知道, 一搜发现十之二三皆有舞弊嫌疑,而这些都是最低级的夹带,至于有没有提前知晓考题或者卖关节之类的就不得而知。

国子监的一次秋考尚且如此, 若是科举可想而知还有多少阴暗手段。

祭酒大人看到监正递上来的舞弊名单,沉默片刻,道:抄一份, 发案时一并贴出来。

这……这次是记过, 若是再有犯者,一等处罚, 国子监除名。

监正犹豫了下,接ꀭꌗꁅ过名单。

这次的考核比往年都严格, 整个考室内, 几位监考来回巡视, 那些瞒天过海夹带成功的,想有小动作也没有机会。

当交完卷, 就有不少人感叹这次不仅严格了, 就连考卷的内容也偏, 有不少监生连有些题意都没有读明白。

一位同窗问傅文征:第一题出自哪里, 我都没有读过。

是啊,我也从未读过, 这题也太偏了。

另一位同窗也凑过来说。

不仅他们二人, 路上好几位监生都在相互询问第一题出处,表示未有见过。

这也难怪他们未有读过,连国子监博士都不一定知晓。

他笑了下道:第一题出自先帝评《尚书·皋陶谟》中‘行有九德’的文章。

先帝文章?几位监生大惊, 面面相觑, 继而对他竖起拇指齐声道, 贤弟博览天下文章!傅文征不好意思说这还是自己那位师兄的功劳。

那堆书稿中, 便有一篇文章谈及行有九德这个内容,戴先生和颜述整理出古往今来许多帝王文人对此理解,既有他们的文章,也有他们的言论,最后面也写下自己的见解。

颜述为了检查他是否领悟,还让他以此为题写篇论文。

若非这题目是几位大人商议后而定,他都怀疑是戴先生和颜述出题。

文征,你这题定然答得最好。

傅文征摇头:我没选这一题。

啊!几位监生更吃惊,能够知道出处,而且是先帝的文章,写出来必然不会差,为何?因为让先生和颜兄知道他选这一题,就好似舞弊被逮个正着。

若是写得好倒也罢了,若是写不好,后果可想而知,是没有好日子过了。

还不如选择其他自己熟悉的。

他笑笑借口领悟不透搪塞过去。

回去的路上遇到秦仪,他也提到第一题,从题意中能推出是关于行有九德,但是具体语出何处并不知晓,理解还不透彻,也没有选此题。

连秦仪都没有选此题,其他的监生可想而知,若谁选了这一题,应该在几位大人那里第一印象就拔高了等第。

他还真想看看有没有监生选此题。

第二日惯例是休沐,傅文征去看宅子。

从消暑假前就让魁叔留意宅子,因为最近一直忙没得空,如今考核结束也正好放松下。

下个月傅文甲要进京,他租的这个小院子连一间空房都腾不出来,到时候分开两处也不方便。

与其换个大一点的院子租,不如直接买一处宅子。

他是铁定要留在平京,明年科举落榜,他要留在平京求学;若是科举及第,能直接留京任职最好,若不能,哪怕求遍所有相识,走尽关系也要留在这里。

一旦下放,想再回来就太难。

郑三秀下放兰县,做下那么大的功绩最后也只是调任熙县,这三年政绩斐然,能不能调进京尚不知。

他没有三年六年九年的时间在地方上耗着。

既然最后是要留下来,提前买处宅子也无不可,以后傅必进夫妇进京也有个安稳落脚之处。

若傅文甲留京任职,也能将妻儿接进京。

他将这些在信中与傅必进提,傅必进二话没说便同意了。

平京城寸土寸金,大的宅院他买不起,只能买个一家人来京能住得下的大小,位置不要太偏,其他也没什么要求。

魁叔这段时间看了不少,有几处他觉得还不错,要实地去看一看。

一天跑了三处,好在相互距离不远,牙子也是卖力,一路上嘴巴都没有停,把几处宅子夸上天,说得天花乱坠,他也犹豫不能确定。

从宅子里出来,正遇到江六子带着几个靖卫使从门前经过,瞧见他立即上来和他打招呼。

看到他身边牙子,问:傅公子要买宅子?是,正看着。

江六子对牙人道:这位可是当年擒获北雍贼人的傅举人,你别昧着良心赚黑钱。

牙子瞧见他们靖卫使都已经够怕的,经这么一说,知道这位买主和靖卫司是有交情的,哪里还敢胡吹吹,弄不好自己小命就没了,立即话锋一转:宅子哪里有十全十美的……将三处宅子的不足之处也都给一一明说。

江六子呵斥:你还真敢瞒,宅子里有人死于非命,你还敢卖给傅公子,傅公子明年是要考进士的,这么晦气的地方怎么住?牙子急忙解释:官爷,虽然这宅子有不足,但是此处占地大,位置好,价钱也便宜,而且主人家请过大师做过法事。

黑心!江六子怒骂,转头对傅文征道,这牙子都不靠谱,我托人给你找几处你挑挑。

不敢劳烦江队正。

有什么劳烦的,你当初帮了我们靖卫司那么大的忙,大人一直不知道怎么谢你,难得现在能够有用得上我们的地方。

牙人一听这话,忙这么久的活要泡汤了,立即掏出老底:小人手里还有处宅子,位置也好,地方大,价钱公道,因为卖主着急用钱急着卖,就在隔壁坊,傅公子不若随小人去瞧瞧。

话一出口又遭了江六子一顿骂,牙子也不管那些,这桩生意是不能就这么毁了。

傅文征瞧牙子这般,知晓这回是没有藏私了,那是要过去看看。

江六子担心他被牙子给骗了,带着几位靖卫使跟着他一同过去。

牙子这回老实,宅子是什么样就说什么样,不敢再吹嘘。

傅文征一圈看下来,此处的确比其他三处好一个档次,价钱也没差什么。

有这么好的宅子为何不推荐,憋着坑卖主钱呢?江六子开口就揭对方底。

牙子嘿嘿一脸讨好笑道:官爷恕罪,小的就靠这个糊口饭吃。

这回算你识趣。

傅公子觉得此处如何?傅文征对此处是没什么挑的,房子翻新不久,宅子布局雅致,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搬进来也不需要过多修缮,最主要是大而且便宜,这两点最重要。

就此处吧!他也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挑挑拣拣。

牙子一听乐了,可算是没有让买主跑了,立即去和卖主说。

回去路上傅文征对江六子道谢:今日江队正帮在下这个大忙,待宅子布置妥当,在下请江队正喝酒。

傅公子这乔迁的喜酒我定是要来喝,说不准咱们大人也要来。

那还是不必了!他还想请几位同窗一起高兴高兴呢,白褚来简直坏气氛。

白大人公务繁忙,还是莫惊动他,江队正和几位兄弟来便是了。

江六子想了想爽快道:行!待房子的房契地契都过好户,他便让魁叔找几个工匠,按照他的要求将宅子简单修缮一下。

国子监的考核结果也出来,看到自己的名字位置,傅文征有点震惊,他的名字列于第二,仅次榜首杨厚。

连杨厚都调侃说:三郎进步飞速,我真要庆幸这是最后一次考核,否则下次这榜首就守不住了。

他笑道:杨兄过谦,杨兄的才学哪是是小弟能企及的。

不是自谦,你真是我见过进步最快的监生。

不论等第名次,单论这文章,月月都能瞧得见进步。

以三郎你现在的趋势,不出半年绝对能够在我前头。

说完又调侃,没有下次考核了。

他留意了下傅植,已经在一等中排。

也许是因为他一直出于中间段,没有太多人关注到,傅植的进步可比他大多了,从三等到二等,又到一等。

每一次的月评也都能看出来稳步前进,傅植是稳扎稳打,不似他很多时候投机取巧。

傅植能如此,父亲和大哥定是欣慰。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这次选择第一题的,整个国子监就两个人,一个是杨厚,一个便是傅植,这还真出乎他意料,细想似乎又合情合理。

若他们都不知,国子监就真没人知道了。

舞弊监生的名单贴在长案旁边,很多人凑过去看,很多监生惭愧后悔,也有暗地里抱怨祭酒大人。

在中秋后,宅子已经修缮完工,全都打扫出来,他也准备搬过去。

小院住了几年,又有秦仪这样的好邻居,他还真有些不舍。

搬家时李蹊回来,秦仪也过来帮忙。

他的东西不多,没什么大件,最多的就是书,满满几个书架。

这么些人也够了,他也没有请旁人帮忙,却不知傅植和吴思义两小子怎么知道的,带着人过来帮忙。

院子本来就小,人多了反而转不开身,一半人闲着。

书房内他没让下人动手,自己和李蹊收拾,书装箱时也都分门别类,特别有很多是孤本装箱时更是要小心,下人动手他也不放心。

傅植和吴思义两个人站了一会儿,觉得傻站着太无聊,也上前帮忙。

收拾书房中的字画,笔墨纸砚和其他小东西,将他们分别装箱。

见到书架最高层一个盒子背后还藏着一个小盒子,吴思义踮脚去拿,有点吃力,拨了几下,不小心将盒子拨ꀭꌗꁅ翻,从上面摔下来,他眼疾手快接住,盒盖还是被摔开,里面飘落一张纸,他弯腰捡起来,看到上面的字当即惊住。

傅植见他面惊失色,凑过去看了眼,当即也脸色大变。

傅兄!吴思义喊了声。

怎么了?傅文征将书放进箱子,回头看他,正见到傅植挡在吴思义前面。

傅兄,你的书可真多。

傅植道。

傅文征看了眼大大小小七八箱书,也感慨,来京的时候就带了一点,这几年竟然买的、抄的、别人送的,就这么多了。

定是不能与贵府相比。

傅文征笑道,继续收拾。

傅植转身示意吴思义先不要揭破,迅速将那张纸条塞进袖里,把空盒子放进箱子中,装作若无其事继续收拾。

吴思义却不能如他那般淡定,脑海中全是那张纸上的字,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

当所有的箱子装上马车,傅文征见吴思义脸色不对,挤兑他不会是干这点活就累了。

我……我前几天训练太疲惫了,现在有点不舒服,我先回了。

傅植也跟着道:我送你回去吧!二人向他告辞匆匆离开。

傅文征觉得二人古怪,一时又不知有什么不对之处,不去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