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24 章

2025-03-22 06:39:17

在熙县呆了小半月, 随后又转向下一个县,此时平京城已经落雪。

当再回到平京城已经冬月半,天寒地冻。

傅文征进了屋就不想出门, 戴先生可算是逮着机会了,铺天盖地的功课几乎要将他淹没,前段时间走东访西遇到的所有事全都作为考题。

他是理解了颜述那句话什么意思。

两个月几乎没动笔, 现在整天从早写到晚, 写得手酸。

他装起可怜,埋怨:先生, 你这样饥一顿饱一顿,学生早晚出事。

戴先生拿着书敲他脑袋:胡言乱语, 这篇文章不行, 论述偏了。

傅文征拿回文章, 是戴先生以熙县县衙遇到的一个案子出题。

案子是妻杀夫替父报仇,当时郑三秀考他, 这个案子要怎么判。

依照晋律故意杀人死罪, 妻杀夫罪加一等, 但是妻是替父报仇, 孝字当头,依法腰斩难免太过冷酷无情。

若是宽恕, 便是无视律法, 夫家不服,也滋长邪风。

他当时为难,不知如何判才能既合法又合理又合情。

郑三秀告诉他:夫杀岳父已是违背和妻子结发之盟, 夫妻关系解除, 夫已不是夫, 只是凶手, 无需罪加一等。

同时妻杀真凶是惩恶,为父报仇是行孝,惩恶行孝,免死罪。

他不得不说郑三秀的确是个断案好手,如此判既合法又合理又合情。

看着手中文章上干干净净,连个圈点都没有,这是全篇否定,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他将文章又读几遍,想了许久没明白:还请先生指点。

自己好好琢磨吧。

戴先生起身伸了下腰道,午膳时辰到了。

说着朝外去,他正要跟过去,戴先生打住他,你写完了再吃,写不完别吃了。

先生……戴先生直接出门,他一把抓住准备跟着出门的颜述,小声央求:颜兄指点一二,小弟还没头绪呢。

门帘外传来戴先生严厉声音:述儿,你若指点他,你也别吃了。

学生不敢。

颜述无奈摇头,拍着他肩头,让他好好动动脑子。

他琢磨小半个时辰,论述的方向想了不少,又觉得不对,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

这时八斗掀帘子进来,他激动地问:是不是有饭吃了?小的也想早点吃上饭呢!走到跟前道:颜公子让小的告诉三爷,法治民行,德治民心。

傅文征略一思索,顿时大悟,难怪刚刚的文章没有圈点,真是答偏了,立即提笔,乐道:还是颜兄疼我。

八斗点水研墨:三爷是忘了消暑假怎么过的。

傅文征想来就是一个哆嗦,不过现在也不比消暑假好哪儿去。

戴先生看完他重写的文章后,直接瞪了颜述一眼,颜述埋头整理书稿,装ꀭꌗꁅ作不见。

戴先生对他的文章尚算满意,随后给他讲律法之行与教化之行。

两个月放养,一个月收笼,真是大起大落。

好在腊月下旬起,戴先生终于给他放假,他麻溜地回了傅宅。

邱儒阳瞧见他感叹道:戴先生真够严的,几个月不见你人,听说还出城转了一个多月。

傅文甲应和:若不严,谁管得住他?也是啊,从小就跟个猴似的。

他白了两人一眼:小弟都闷头写了一个月的文章,手腕子都写细了,好歹心疼心疼小弟一下。

装可怜诉苦。

知足吧你!邱儒阳丢下手中的书,拨着面前的炭火,我们三个羡慕着呢!你快把戴先生讲学的东西也给我们说说。

李蹊给他倒杯茶,三人做足了要听他说的准备。

面对面前三人,他也没有藏私。

第二日他和李蹊去见洪绍元几人,自他们来京,他就跟着戴先生,与他们面都没见着。

两年不见,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说着,几人更是与他分享从兰县到京城这半年一路上的见闻和遇到的事。

被偷被骗过,见义勇为过,还和当地人打过官司,风餐露宿过,食不果腹过,当街摆摊代笔过,一路上把前面二十年多没遇到人和事都遇上了。

虽然一路艰辛,但着实值得。

梁安道,经过青萍山听说了你当年与官府剿灭三义寨的义举,当地人都称颂你,造福了一方百姓和往来商旅,若不是青萍山山匪被剿,我们在那儿可能也要遇麻烦。

是官府和邓州军的功劳,不过因为我们是读书人,当地人觉得书生不怕山匪了不起就吹嘘,你还当真呢?朝廷嘉奖难道还有假?洪绍元道。

当初朝廷的人到傅家赏赐匾额,整个兰县都轰动了,若没功劳,朝廷可不会如此嘉奖。

傅文征也不再自谦,转回话题,继续问他们途中还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傅文征也将这两年遇到的趣事和他们说。

最后话题还是要回归到二月的会试上,说快是真快,不知不觉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下场了。

一提到会试,我这心就怦怦直跳,紧张不得了。

黄程是真紧张,这会儿就有些抖。

梁安拍他肩头说:越紧张越出事,裴晏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两次乡试皆未中。

咱们都还年轻,考不中,下次再考,二十出头的进士才几个,咱们这一趟出门收获不小。

话这么说,千里迢迢进京,谁想落第归乡。

傅文征也拍拍他劝说:还有一个月,咱们的学问也长进不了多少,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

这就是一场仗,不能乱了阵脚,稳才能胜。

还有是练好身体。

李蹊提醒,二月虽然开春,天气还跟咱们寿宁府寒冬腊月似的,在考场中呆那么多天,身子一定要抗住。

几人一边吃喝一边聊,一直聊到入夜,傅文征和李蹊也不回去,直接在他们那儿挤了一晚,聊个痛快。

腊月最后几天又冷了几分,除夕下起大雪,一直下到夜里,地上积了厚厚一层雪。

傅文征兴致来了,叫上李蹊打雪仗,随后傅文甲和邱儒阳也加入,最后院子里的下人们也被拉进来,分成了两队,相互之间闹起来。

院中原本平整干净的雪地,被他们一顿雪仗打下来,真像战场,一片狼藉。

一群人更是头上、身上、脖子里、袖子里、鞋子里全都是雪,个个冻得满面通红,身上都出了汗。

抖掉身上的雪回到屋子里,几个人到炉边烤一烤。

三郎,你太狠了,我这脖子里被你灌的都是雪。

邱儒阳伸手从脖子里掏出雪,在炉子边当即化成水。

不服气?明天咱们再打一场?傅文征提着水壶给他们每人倒一杯热水。

你行,我也不带怕的。

傅文征笑着应下,将热水递给傅文甲,询问:大哥身体如何?这是他一直最担心的问题。

傅文甲喝口热水笑道:没事,这几年我身体早就养好了。

我就怕会试你扛不住,天寒地冻,贡院里跟冰窖似的。

没事。

傅文甲拍了下他安慰,我这几年按你说的每日早起打几套拳,身体比平常举子还好呢!你看平京这么冷的天,我不也没事吗?这倒是真的,数九的天也没见有不舒服,他也放心了。

新年伊始,街巷里热闹起来,街上车来人往,百姓见面就拜年,个个乐呵呵。

他们在京没有亲族,傅文征有师长在京,要去给他们拜年,首先是要给自己的老师戴先生拜年。

刚进门戴先生就让他写了几首贺新年的诗给他点评,走的时候让他带回去几篇文章和几道题目。

次日去无名有实的老师太傅拜年,他如今也只能靠着这个名头前去拜年。

到傅府后,待遇和去戴府一模一样,进门作诗,走的时候带回几篇文章,几道题目,还有一本书。

傅文征心下感叹:还真不愧是几十年的老友,行事都一样。

再一日,邱儒阳问他:不去拜年了?不去了。

捡起桌上的文章唉声叹气。

哪有拜年拜成他这样的,还是将这些文章和书读完,把题目好好答完吧!先生和太傅还让他元宵之前将功课完成拿过去呢!他不出门,傅文甲他们却要出门去拜会京中同窗好友,也有寿宁府的同窗来傅宅给他们拜年,连蒋明忠和秦仪都跑来了。

为了招待他们,他把功课的时间推到早晚。

就当他算着拜年的人也都差不多,自己可以安心看书的时候,吴思义和傅植两个少年跑来给他拜年。

两位大公子可真看得起在下。

傅文征在书房里翻看太傅给他的书,他们进来,他也没有放下手中书。

我本不想来的,我说傅兄在看书准备下个月会试,思义非拉着我来,傅兄要怪就怪他。

吴思义不满地捶傅植一拳头,笑着走上前道:你要怪,也别怪我,我爹让我来的。

大将军?傅文征好奇,这才放下手中书本,大将军有什么吩咐?没说,就让我来瞧瞧。

瞧什么?我不知道。

吴思义一脸猛然。

傅文征:……傅植一拳头捶回去:你什么都不知,你就这么傻乎乎拉我来?吴思义似乎才反应过来一般,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老爹是什么意思。

我爹吩咐,我就来了,我没想到问。

傅文征叹了口气,这小子在军中待一年多怎么还待傻了,不知道问,也不会猜。

他心中摇头叹息。

既然大将军让你来,有样东西你替我转交大将军,免得你回去大将军一问你三不知。

起身从身后的书架上取过一个长方木盒。

吴思义回到侯府,将东西交给父亲,大将军打开一瞧愣住了。

面前的北地舆图处处标注清楚,河流山脉城池详细,还有些地标是他不曾知道的。

吴思义瞧这舆图也大吃一惊,他以为是一幅普通舆图,却不想是一幅军用舆图。

他从哪里得来?大将军心生疑惑。

傅兄说这是他根据爹那套北地地理书画的。

大将军连连摇头,那套书他看过,可没有这么详细,这舆图中很多地理都是额外加上的,而且标注都是对的,丝毫不差。

那套书中的内容是关于游记和地理勘察,就算他依书绘制,一个外行人绘制出也只是普普通通的舆图,而不是军事所用的舆图,这标注方法一看就不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