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29 章

2025-03-22 06:39:17

天暮从宫里出来, 所有考生都松口气,皇宫巍峨庄严,一砖一瓦透着皇家不侵犯, 让不少考生心里惶恐,一直到离开皇宫心里还慌着。

傅文甲三人俱是心中紧张着,没法用平常心去对待殿试。

好在他们只是开始紧张, 后来平复许多。

直到回到宅子, 他们的心才安安稳稳放回肚子里。

几人也开始对殿试的题目进行讨论。

讨论到最后,邱儒阳朝椅子上慵懒一趟, 摇着头叹息:看天意吧!二甲我估计是没得想了。

我也是啊!李蹊叹气。

傅文甲微微蹙眉没说话。

傅文征脑海中想着陈金那日的话,心又提了起来, 担心自己的文章在阅卷官那里连前十都排不到, 那就连呈到陛下面前的机会都没有。

陛下定下这四题作为殿试题目, 已经算是暗中襄助,他若还不能进入前十, 怎么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和期望。

之前对于一甲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可自从那日陛下那番话, 让他对一甲有种执念, 现在更甚。

他叹了声,拧着眉头, 撑着脑袋靠在桌子上。

三郎, 你答得不是很好吗?怎么长吁短叹的。

邱儒阳问。

实情他没法和他们说,搪塞道:担心。

担心不能进一甲?他换另一只手撑着脑袋歪到另一边:你们都对我抱那么大的希望,我不想让你们失望, 可我……唉, 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傅文甲伸手拍拍他的背宽慰:别担心, 你会试能够拿第三, 殿试进一甲有很大希望。

他苦笑了声:希望如此!几日四人都心系殿试上,等着放榜。

殿试不似会试,殿试考生少,考题也少,七八名阅卷的大臣几日便将考卷阅完,取出前十位考生的卷子递到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御览后,笑着道:今科士子的文章可比上一榜的士子务实多了。

陛下英明,爱才如子,广纳天下贤士,天下英才自然齐聚一堂,为陛下所用……好了,别拍了。

皇帝笑着看了眼说话的大臣,问其他几位大臣,你们都认为这三位考卷可入一甲?几位大人应是,这是他们商量出的最后结果。

皇帝忽然冷笑:十位士子四位来自江源府,一甲全占了,你们觉得可行?阴冷的目光扫过几位大臣。

几位大臣脊背发凉。

金爱卿、苏爱卿,这都是你的同乡啊!皇帝将三位士子的考卷一一拿起又一一摔在御案上。

两位大臣吓得俯首解释:臣等不敢半分徇私,俱是根据文章优劣而定,陛下明察。

皇帝盯着金、苏两位大臣沉默,殿内静得骇人,片刻皇帝蓦地笑道:朕怎会疑爱卿徇私,起来吧!二位大臣和旁边臣子俱惶恐地道:请陛下定夺。

皇帝将十份士子文章横扫一遍,将第一和第四调换,第三和第七调换:填榜吧!是!当日,自从午后傅宅内几人都心神不宁,依大晋礼制,殿试后,先发捷报,次日是传胪大典和张贴金榜等事宜。

傅文征感到自己紧张得心都不是自己的,会试发榜他都没有这么紧张,两军阵前他都没有紧张。

傅宅除了他们四人,孙谦和洪绍元也在,他们二人现在轻松,不断安慰四人,特别是傅文征。

邱儒阳和李蹊二人感到自己铁定落入三甲,反而不那么紧张,傅文甲在二甲与三甲间晃悠,傅文征更是在一甲与二甲间。

外面街道忽然传来传报官和侍卫的声音,三甲多少名,某某府,谁谁谁。

不多会再次响起。

三甲多少名,哪个府的哪位。

每响一次,傅文征的心就紧张一分。

不一会儿便听到外面传报声:三甲五十八名寿宁府邱儒阳邱进士。

紧接着便是传报官带着人登门,手中拿着捷报。

邱儒阳傻愣一下,忙迎上去。

这已经比会试好了,他对此尚算满意,让人打赏传报官和跟来的侍卫。

他们刚走没一会儿,又一传报官喊着话进来:三甲二十五名寿宁府李蹊进士。

两拨传报官离开,傅宅门前已经聚集无数街坊邻里,热闹非常。

日暮时分,街道上响起传报声:二甲第四十九名寿宁府傅文甲进士。

傅文甲的一颗心也落定。

傅文征一杯茶接着一杯茶喝了好几杯,还是没能让自己平复,他现在终于体会到当年几位兄长的心境。

当初三哥等捷报时紧张得手心全是汗,一个劲咬袖子,他还取笑三哥,大言不惭地说:反正榜上有名的,有什么好紧张,是我我肯定不紧张。

现在他想抽自己两耳光,让自己冷静下来。

天色渐渐暗下来,外面街道上好久没有听到捷报官的声音,他不断安慰自己,越晚越是好消息。

其他人也都这么安慰他。

刚这么想外面街道上有传报官的声音:二甲第四名江源府……已经到第四了,说明他的文章是在前十的,不,是前六。

三郎,你真的是探花了。

洪绍元激动道,咱们寿宁府真的要出一个探花郎了。

宅子外的邻里也都相互嘀咕:这会儿还没有官差来给傅三爷报喜,真要出个探花郎了?哎呦!哎呦!不得了!咱们这条街要出个探花郎了!咱们都能沾沾文气了。

可不是!这还不来真急人啊!街坊们急,宅子里的人更急。

忽然有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奔过来,指着身后,哑着嗓子喊:报喜来了,来了!在……后面……来人大喘几口。

众人都朝街口看,恰时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报官不似其他传报官急匆匆,而是不紧不慢骑着马朝这边来,后面跟着不少百姓。

真的是一甲!李蹊拍着傅文征。

傅文征也听到了越来越近的锣鼓声,他感到自己的手心微微湿润。

此时锣鼓声在门前响起,门前的大街上已经围得水泄不通。

传报官踏进院门大喊:傅文征公子可在?在在在。

一串声音回应,人在的。

众人都迎上去,洪绍元朝传报官手里塞了一大包喜钱:大人,傅文征是不是探花啊?传报官呵呵笑着走进院子:傅文征公子接报。

傅文征走上前,对传报官施了一礼:在下傅文征,还请大人传捷报。

传报官将他上下打量,轻轻叹了声:真年轻!大人,你可别吊着咱们了,心痒难耐,赶紧的。

邱儒阳也给传报官塞了包喜钱。

传报官这才清了清嗓子,高声道:恭喜傅文征公子,拔得一甲头名!恭喜状元郎!状……状……不……不是探花?洪绍元惊得犯起了傻。

不是探ꀭꌗꁅ花,是状元!传报官将手中捷报打开,众人朝上望去,赫然写着:一甲第一名。

状元!洪绍元和李蹊扑上去抱着傅文征。

傅文征望着捷报上自己的名字和名次,高兴地抱着二人,出于预料,意外之喜,天大之喜!傅宅外的锣鼓鞭炮声全都响起来,无数人道贺恭喜,魁叔带着下人们给街坊们洒喜钱。

咱们这条街出了个状元!没见过这么年轻的状元!听闻状元郎就是当年擒获北雍贼人的英雄。

哎呀!文武双全呐!状元郎还没成亲吧?那也轮不到你们家。

……整条街的街坊四邻一边热闹庆贺,一边谈论着这位新科状元,吹吹打打不断。

一直热闹到深夜,人才渐渐散去,邱儒阳让小厮去拿酒要醉一场。

傅文甲立即拦下:明早还要进宫,不宜饮酒,要喝啊,琼林宴上你喝个够!次日清早传胪大典,众位新科进士,按照名次排着顺序进宫。

傅文征注意到杨厚在榜眼位置,探花是一位新的面孔,模样还不错。

大殿御阶之下,他看到一位大人捧着黄榜走向正中黄绸铺就的黄案之上,等了片刻,一切就绪,便见皇帝身影,傅文征心微微提了提,今日是瞒无可瞒了,随后众人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紧接着鸿胪寺官开始依照礼制宣读:太隆四年四月十六……宣读完毕,鸿胪寺官开始唱名:第一甲第一名傅文征……傅文征跟着鸿胪寺官道御道左跪,接着唱名第一甲第二名,在御道右稍后跪,接着是第一甲第三名,二甲、三甲。

唱名完毕,又是三跪九叩大礼。

傅状元。

傅文征听到皇帝点名,出列恭谨道了声:臣在。

朕……皇帝看他微垂着头,顿住,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了下,说道,朕读你殿试文章,远见卓识,文笔雄健,篇篇锦绣。

朕还记得你当初生擒北雍贼首,这份功劳朝廷一直未赏。

陛下厚爱,贼首为祸,将其擒获乃是为臣本分,不敢言功,更不敢言赏。

有功劳还是要赏的,这份赏赐朕先给你记着。

傅文征俯身拜谢: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说了几句勉励的话,起身回宫,众位新科进士随着礼部尚书依次离宫于宫门外大街上张榜观榜。

此时秦仪走到他身边一把将他拽过去,其他人都好奇要去拦,傅文征冲众人摆摆手随着秦仪到一旁去。

秦仪小声质问:我没看错,陛下就是那位陈公子是不是?这是来向他问罪呢,他点点头,先甩锅:声音都是,怎么错的了,我差点魂都吓没了,谁能想到是陛下。

你不知道?秦仪半信半疑。

废话,我怎么可能知道,若知道我上次还不提醒你?我还敢那么大胆子和他说笑?我……秦仪想着上次在陛下面前出言不避,心凉半截,也庆幸陛下宽仁,否则自己半条命没了。

你们俩嘀咕什么呢?一位国子监的同窗喊他们。

两个人冲众人笑了笑:没什么。

和众人一起观榜,顾承先落在二甲第十九,张献在二甲第八,韩远山与傅文甲前后几名,谢璟在二甲靠后,与他紧挨着的是太康府的时燧,其他寿宁府的进士全落在三甲。

新科进士最恣意风光的便是走马游街。

作为状元郎的傅文征,自然是在进士们最前头。

跨着高头大马,穿着状元郎新服,带着新帽,成为了全城百姓关注的焦点。

状元郎比探花郎还年轻英俊。

这状元郎可不了得,他可是……百姓又说起他曾经辉煌的往事,对他一番褒奖称赞。

人家爹娘是怎么教出这样儿子的?一位妇人看着身边傻乐的儿子,气得掐了把。

我要能有这样儿子,现在死了也值了。

这么年轻还没成亲吧?呦,榜眼也英俊,后面那几位也年轻,今年可比以前年轻人多。

是的诶,年轻人好啊!傅文征在马上听着周围人对他夸赞,听到最多的就是夸他年轻、英俊,无数百姓朝他丢来花果,其中有一支花直接扔到他怀里,他拿起来嗅了嗅,淡淡芳香。

扔花的姑娘羞赧地冲他一笑。

傅兄!人群中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他抬头朝楼上看,瞧见吴思义和傅植,在他们旁边的姑娘戴着帷帽。

傅兄!吴思义夺过姑娘手中的花朝他投过来,他伸手在空中接住。

隔着帷帽淡淡薄绢看着其下姑娘的容貌,冲她露出最真诚一笑,将那朵花插在帽子上,并将刚刚丢到他怀中的那朵花插在马头上,马儿不舒服甩了下头,那朵花被甩掉。

楼上姑娘笑了。

三郎,那位是吴姑娘吧?杨厚问。

应该吧!他含糊道。

将人家的花都插在头上了,能不知道是谁?傅文征笑而未答,想到那丫头那么钟爱杨厚的诗,无论如何要得到他的那本诗集,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