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39 章

2025-03-22 06:39:17

到西南地界已经伏夏, 晌午府城闷热,傅文征摇着扇子翻看当地官员送过来的文书,记载当地的乡绅豪族。

既然要从当地选出豪族来担任这个西南都护侯, 掌管西南,各位豪族都要了解。

翻看完后,他和身边的罗主事相识一眼, 放下扇子脸上挂着笑, 对崔侍郎和对面的几位当地官员道:这龙氏可谓积善人家,这么些年又是修路搭桥, 又是赈济百姓,还铲除贼匪, 备受百姓称赞。

用扇子点了点旁边的卷轴, 脸上笑意更浓, 万民书就是最好的证明,下官觉得这龙家有胜任的资格。

对面云平府韩知府坐直, 挺出圆滚滚的肚子, 笑呵呵地附和:傅大人所言正是, 龙氏在当地二百余年, 行善积德,深得百姓尊重, 威望极高, 若是由龙氏来治理本地也更能安民心,让百姓信服。

细皮嫩肉大耳垂咧着嘴笑,跟弥勒佛似的。

傅文征望向上座的崔侍郎, 崔侍郎面上似笑非笑, 微微点头, 韩知府笑容更深, 正准备开口再夸赞几句,崔侍郎道:龙氏的确为百姓谋福祉,但葛氏也做了不少大事。

他翻着手中册子道,开山垦荒,多次剿匪,还有这一条抵御外邦,这可是大功劳。

正是,就抵御外邦这条,是龙氏远远比不得的。

说话的是安和府蔡知府,他恰恰相反是个精瘦之人,个头细高,笑起来脸上都是褶子,还有卓氏,蔡大人又介绍,卓氏一族这么多年保境安民上也不输葛氏。

崔侍郎依旧微微点头,将三氏的资料又翻来复去看了看,不偏不倚道:都是为国为民的世家,是百姓之福,若陛下得知这些,必然龙颜大悦。

两位知府和陪坐的其他官员都笑着应和,说几句称颂皇帝、歌颂朝廷的套话,氛围祥和融洽。

傅文征在众人一片笑谈中插了一句:听说云平府煤矿的开采如今在龙氏手中,安和府的铁矿开采在葛氏手中?一句话如炸雷,两位知府和下面的官员面上的笑容当即僵了。

两位知府相互看了眼,愣了几瞬,韩知府又眯着被肉挤成缝隙的小眼呵呵笑道:傅大人此言有误。

傅文征立即拱手一礼:请韩知府指正。

韩知府胖手在椅子扶手上摩挲两个来回:无论煤矿还是铁矿,开采自是在官府手中,在朝廷手中,龙氏和葛氏不过是官府授意代为开采罢了,开采后也是交于官府。

若私自开采,这不是……不是大罪吗?是不是?作为一方父母官,本官可不敢这么干,这是九族性命之事。

正是!蔡知府脸黑下来,态度不似韩知府那么笑嘻嘻,目光凌厉,语气也冰冷带着攻击,傅大人这话从哪里听来的,你这是要给本官和韩知府扣罪名吗?罪名也不是这么扣的!场面僵硬,崔侍郎瞥了眼傅文征,想说两句为他圆过去,却见傅文征已经起身离座,对两位知府作揖赔罪。

二位大人恕罪,下官岂敢有此意,是下官一时口误。

傅文征露出几分紧张和慌乱,下官之意正是说官府授权龙氏与葛氏开采,两家对官府对朝廷都是尽心尽忠,当世楷模。

下官言语有误,ꀭꌗꁅ让二位大人误会了,下官的错,下官的错,下官给二位大人赔罪。

说着又是深深三作揖,像足了做错事无措施从的晚辈后生。

蔡知府脸色稍缓,只是冷冷瞥他一眼,韩知府却是笑呵呵摆手,眼睛笑成一条缝:傅大人何必如此认真,傅大人年少,初入官场,说话办事难免会有小小失误,本官还和你计较不成?别的不说,就是从年岁上,我也是长辈,包容提点还是要有的。

傅文征再次拱手施礼:下官多谢韩大人,多谢蔡大人,以后定言辞小心。

崔侍郎此时也开口训斥他几句,然后对罗、蔡二人道,年轻官员还是少了磨砺,说话做事冒冒失失,二位大人别放在心上。

又对傅文征告诫,本官也提点你一句,以后少说话多做事。

傅文征羞愧无地自容,又被几位大人当众言语斥责,白净的脸蛋通红,让谁瞧着都要怜惜几分。

他再次赔礼道歉,这事情才算过去,他退回位子上,便不再发一言。

崔侍郎拿着册子道:这册子上还有不少豪族世家,本官一时半刻也了解不完呐。

然后便沉默不言,茶水一口接着一口。

韩知府当即起身:下官已经在府衙摆下酒宴,几位大人也累了,不如先到厅中用些饭菜,下官给几位大人详说,如何?这……有劳诸位大人了。

崔侍郎笑着道。

几位官员起身陪着崔侍郎朝堂外去,蔡知府朝傅文征瞪了一眼,傅文征歉意一笑。

酒宴中,韩知府一边敬酒一边和崔侍郎介绍云平府的豪族,言语间不时提到龙氏,认为龙氏在西南一带的影响,可勘此任。

蔡知府在介绍安和府豪族的时候,主要提葛氏和卓氏,其他小的乡绅氏族点到即止。

其他陪坐的官员就只管敬酒陪笑附和,没有发表任何不同意见。

一顿酒宴京中派来的三位主要官员被喝得晕晕乎乎,最后被扶回去休息。

当地的官员这才松了口气。

韩知府和蔡知府走到府衙一处花厅,朝几人歇息的后院瞥了眼,韩知府双手背后乐呵呵笑道:蔡老弟还因为那傅侍读的两句话气着呢?年轻人一时口误也是有的,怎么还计较上了。

是不是口误你我心里都清楚。

蔡知府冷声道。

蔡知府摆手:我老韩糊涂,不及蔡老弟有高见,我瞧着那傅大人像是无心,二十来岁年纪,能懂个啥。

韩大人,这会儿咱们就别装糊涂了,姓傅的既然提了煤矿和铁矿,迟早是要查的,还是想想怎么应付,别出了什么问题。

哪里装糊涂,在下真不明白,何况这要查就查,我老韩经得住查。

蔡知府见他还这么油滑,不屑一笑,不再搭理他。

傅文征等到当地官员安排的人都退下去,这才放下伪装。

今日虽然没醉,但是酒喝得也不少,喝了碗醒酒汤,脑子也清醒些。

八斗又端了杯茶水上前,低声道:看来这两位大人都与本地豪族勾结,这趟差事不好办,不知道西南这边的驻军干不干净。

傅文征盘腿坐在榻上,接过茶盏饮了两口,西南驻军首领段将军是鲁国公的人,勾结外邦不太可能,但是勾结当地豪族不好说。

若真如此,这趟还真艰难。

他放下茶盏,吩咐道:这些天你出去打听下,顺便注意下李蹊那边的消息。

来西南之前给李蹊去信,一直没有回音,不知道有没有收到。

当地官员十之八-九都是靠不住的,很多事情瞒而不报,奏折中真假难辨,想要知道真实消息,还得从李蹊那里打听。

傍晚时傅文征和罗主事过去看望崔侍郎,他还扶着额,眉头微皱,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册子,正在一页页翻着。

抬眼看了下他们,叹了声,背靠椅子上问:你们怎么看?他点了下册子。

罗主事道:册子上所载不足为信,还是等派出去打探的人回来禀报。

傅文征道:下官怀疑派出去的人也打探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消息,这西南已经全在当地豪族的手中,我们能够听到的、看到的,也都是他们想让我们听到、看到的。

崔侍郎点头:今日当地官员的态度虽然不同,目的却相同,但是样子还是要做足。

他带着几分指点的口吻说,想杀狼就得先学会做一匹狼,还要做头狼。

不指望他们真能查到什么,却也不能不让他们去查。

二人点头应下。

崔侍郎道:从平京过来一路劳累,是该好好歇一阵。

说着崔侍郎还咳嗽了两声牵强笑道,西南气候果真湿热,还真有些水土不服,本官估计得养上一些时日。

傅文征和罗主事相视一眼,会意道:下官就不打扰大人休养,待大人身子好些下官再来请示。

崔侍郎嗯了声,让他们先退下。

崔侍郎水土不服休养,罗主事和傅文征就像无头的苍蝇,罗主事觉得天气热将自己关在屋里凉快,哪也不去,看上去对事情操心焦急,实际上什么都没做。

傅文征恰恰相反,向本地的官员打听当地的一些名山名园,请府衙中的官员带着他游山玩水。

大人果真好兴致。

木筏在山中小河上漂浮,一位官员看向正欣赏两岸风光的傅文征。

傅文征感叹:本官这心里也着急啊!他望着陪同的官员愁眉苦脸道,崔大人病着,本官年轻未经事也没有人指点,不知道做什么,急得上火,这才想着出来散散心。

知事大人,你是本地人,可有什么良方能够让侍郎大人这病快些好起来。

朝廷的差事不能这么一直耽搁着。

知事大人也满脸愁容:水土不服说是病又不是病,一旦倒下真难好。

韩大人已经请了最好的大夫,只能慢慢调理。

傅文征又是一声叹息,感慨崔大人病得不是时候,什么事情也都没办法请示,也做不成。

傅大人就趁这段时间好好放松放松。

傅文征忧愁半晌叹声:那就这样吧!然后就询问知事大人云平府有什么好吃的,请他推荐。

知事大人立即给他推荐,并且给安排上。

来的京官最不怕的就是他们吃喝玩乐,西南虽不太平,山水风光却美,美食也更有当地特色,一看这位年轻的侍读大人就是偏爱吃喝玩乐的。

年轻人本就经不起诱惑,年少得志的官员,最是容易沾沾自喜,然后贪图享乐,沉迷不能自拔,侍读大人这也不例外。

韩知府听闻傅文征这些天因为崔大人养病,自己吃喝玩乐,还主动给他介绍了许多好地方,让下面的官员小心伺候。

最初他最担心的不是府衙内的那两位,反而是这位傅侍读,他是陛下身边的人,一举一动可能都是陛下的意思。

这些天观察下来,就是个贪玩的年轻人,才华是有,游山玩水美食佳肴的诗词文章写了许多,篇篇佳作,但官场的路不是靠辞章华美的几篇文章淌出来的,处事能力还是不行,心思都写在脸上,不足为忧。

小半个月,傅文征也跑得累了,崔侍郎的身体还时好时坏,八斗也打听到消息,李蹊因为去年剿灭贼匪之事如今被下面的官员监视,不方便离开任职的州城,派奚方过来。

傅文征因为前些天的表现太过纨绔,底下的官员现在也好糊弄,借着游玩的机会见到了奚方,得知西南各豪族和官员的真正面目。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