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7 章

2025-03-22 06:39:17

傅文征在说陪傅文甲去府学这话时, 傅必进夫妇还没有同意,在傅文征和李蹊不断地劝说下才同意。

李蹊也在府学,相互有个照应, 傅必进又让一个老仆和一个小厮跟去照顾,并让人提前去府城在府学旁边租了个小院子,若府学吃住不习惯就住外面。

启程之日, 邱儒阳和洪绍元也来送行。

邱儒阳像个老妈子似的对傅文甲叮嘱这个叮嘱那个, 一万个不放心,苗氏都没有他这般啰嗦。

洪绍元看不下去, 取笑道:怎么跟个小媳妇似的,傅大哥是去府学读书又不是去打架。

胡说什么!你才小媳妇呢!众人被这句玩笑话逗乐, 也冲淡几许离愁。

上车启程时, 傅必进将傅文征叫到一边, 询问他王公子是怎么回事。

他对王家军伍出身还是有些忌讳,怕傅文征受其影响, 又动参军的念头。

是儿子邀他同行, 王公子和他的随从都是习武之人, 路上也能够平顺些, 而且有大哥在,儿子不敢动歪心思, 爹放心。

傅必进看向马车中的长子, 小儿子顽劣有余,对这位大哥还是非常敬重,长子的话有时候比他的还好用。

一行人出发, 傅文征借口春日景色好, 便也骑马, 与王鸿泽一路上天南地北畅谈。

王鸿泽有雄心抱负, 似乎有什么顾虑,他便在闲聊中传授他一些兵阵军法,和他说用兵之道。

王鸿泽惊叹他对兵武之事熟知,对他更多几分敬佩。

马车抵达府城后,王鸿泽坚持将他们送到府学才分手。

傅贤弟,今日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会,他日若金榜题名,可一定写信告知。

一定。

王兄若是军中得意,也要来信说与我听,让我高兴高兴。

两人定了个约定,王鸿泽才与几人告别。

转身正准备进去,大门处迎面走来几个少年人,衣冠楚楚。

走在前面红衣少年一脸坏笑。

李蹊?一个月不见,攀上王将军家的高枝了?你还挺会这一套的,不过,这回你攀错枝了。

你胡说什么!红衣少年冷笑:也难怪你不知道,我告诉你吧,那王大公子从小就不受王将军喜欢,被送到你们兰县武学,也就最近两年才回来,依旧不受王将军待见。

否则也不会全家都随他去邓州,独留他一人在寿宁府。

蒋明忠,你休胡言乱语。

李蹊冷脸怒道。

能让李蹊冷脸生气,傅文征断定,蒋明忠平素也不是什么善类。

难怪上次李蹊醉酒后骂他是个混蛋。

我怎么胡言乱语,你可以问他们。

蒋明忠指着身边同窗。

傅文征细细蒋明忠,十七八岁,衣着华贵,玉带束腰,金簪束发,看他们几人的眼神带着几分嫌恶,让人很不舒服。

傅文征上前问:你就是蒋明忠?院试榜上名次排在我三弟后面的那个?听说去岁的考核你落了末位?啧啧啧,若是我落了末位我都没脸出来见人,这会儿肯定找个没人的地方埋头苦读,绝不会穿得跟个新郎官似的在背后嚼舌根,跟个长舌妇似的,还是蒋兄脸皮厚啊。

傅文甲立即出言呵斥:三郎,不许无礼。

便朝蒋明忠拱手歉意道,舍弟无状,还请见谅。

蒋明忠脸羞通红,怒斥:你何人?傅文征还没搭话,蒋明忠身边的少年便拉了拉他,低声说了句什么。

蒋明忠嗤笑:你就是那个利用不正当手段拜戴老先生为师的傅文征?傅文征愣了下,回头问李蹊:府学的同窗都是这么议论我的?李蹊忙解释:不是,他胡言乱语,你别生气。

你一生气,又得捅出点事情来,李蹊悬心。

我生什么气,能说出这种蠢话的,多半也是蠢人,犯不上。

府学门前,你敢口出污言秽语?蒋明忠怒道。

要不,你去学院长那儿告我一状吧?傅文甲又呵斥傅文征一声,府学还没进,在门口就和同窗闹不愉快,这性子什么时候能够改一改?他看了眼蒋明忠,没再致歉,让李蹊带着他们进去,令傅文征不许惹事。

蒋明忠指着傅文征,怒道:你以为我不会?你最好会,让全府学都知晓。

傅文征头也不回。

蒋明忠身边的少年劝住他,今日之事有错在先的是他们,哪来理去告状。

周围还有其他同窗投来好奇目光,他更觉脸上无光,和几名同窗灰溜溜离开。

傅文征和傅文甲办理好手续已经到午膳时辰,李蹊带他们去府学食堂,给他们介绍哪几样菜味道好,哪几种不合他们兰县人口味。

李蹊推荐的几样味道都不错。

此时食堂正是人最多的时候,多数学子还是在府学内食宿。

他们旁边就坐着几名书生,看着均是二十出头年纪。

傅兄?邻桌书生惊呼,离座走过来,激动道,真是傅兄啊?早听说傅兄身子恢复,刚刚听说你来府学了,我以为是说笑,还真是你。

傅文甲仔细打量对方,迟疑了下才想起来。

高贤弟。

傅文甲拱手作揖。

高书生被认出来,更加兴奋,直接扑上来抱住傅文甲,然后给身后的几位同窗介绍:这位就是我和你们说的那位与我同榜的院案首傅兄。

然后又给傅文甲一一介绍几位同窗。

看得出这位高书生没有少在同窗面前夸傅文甲。

高书生与李蹊认识,与傅文征面生,看着五官与傅文甲几分相似,也猜出来。

这位就是令弟,去岁院试得学政大人夸赞的文征贤弟吧?傅文征客气问好。

高书生几人于他们拼了桌子,开始喋喋不休说起来,他很健谈,性子也爽快,和傅文甲聊着,也能照顾到旁边几位同窗和傅文征、李蹊,让所有人的视线都在他身上。

谈话中傅文征得知高书生名高珏,官家子弟,父亲如今在外地任通判,长兄去岁考中进士留在平京,祖父前些年致仕赋闲在家。

他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贵公子,却一点没有贵公子的架子,说话举止洒脱亲和。

傅兄,你来就赶上了下个月考核,你几年没过来,若是有不熟悉的可以问我,我也住在府学内。

多谢高贤弟。

高贤弟家便在府城,怎得也住府学?上次乡试落榜,祖父就把我赶出来了,说我在家玩物丧志,只有休沐的时候让我回去。

大大方方说自己被罚落榜不光彩的事情,丝毫没有避讳。

后面几日高珏的确帮了不少忙,他人缘好人脉广,又是本地人,无论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很照顾他们。

傅文征也准备参加完春日的考核再去庆州,又觉得府学太拘着,便住进外面租的小院子去,早起练武也方便。

月底休沐,高珏邀约他们一起去参加一个诗会,与会的不仅有府学学子,还有举子和文人雅士。

傅文甲不假思索便答应了。

在家中呆几年,这一趟出来觉得自己见识太短,学业上也落后很多,需要多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增长见识学问。

傅文征对诗会不感兴趣,为了傅文甲安危,只能跟着去。

到了诗会傅文征才知道,这些人不仅是才子,而且都是与高珏一般身份的官家子弟,也就他们兄弟二人出身低。

好在他们一个是院试案首,一个是戴老先生关门弟子,又得高珏处处照顾,没人低瞧他们一分。

才子们吟诗作对讨论文章时局,傅文征在旁边听着顺便研究桌上酒菜。

府城的糕点味道果然比县城的好,酒也香醇,去庆州的时候得给先生带上几坛子。

吃饱喝足,更觉诗会没意思,干脆离席到旁边转转。

诗会选在一位儒商的私家园子里,园子布局很有江南风格,移步换景,九曲回绕。

不知不觉转到了一个竹园中,进门的两侧沿着院墙栽种两排竹子。

他脚步刚跨进园子,就听到一侧竹子后面传来谈话。

傅家兄弟这次都来了,月初的考核张兄这榜首恐怕要不保了。

ꀭꌗꁅ说话者嬉笑调侃。

傅文甲一病几年,必然荒废,这次回来我瞧着精神状态不怎么样,能不能参加考核还不好说呢。

傅文征这半年跟着戴老先生,倒是不知道其深浅,但毕竟年少。

傅家兄弟怎么能和张兄比。

另一个声音略微嘶哑。

说的也对。

你们说,当年傅案首中酒毒到底是不是有人动手脚加害?前者压低声音。

不好说,张兄你觉得呢?沉默了几瞬,一个沉稳的声音回道:当年知府大人亲审的案子,自然错不了。

另外两人没有再说话,恰时三人走到竹园门前,见到傅文征皆面露尴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的听到了多少。

傅文征看着中间的书生,与傅文甲相仿年纪,一身简朴长衫,目光平静没有多少情绪。

傅文征朝三人作揖,皮笑肉不笑道:征竟不知三位学兄如此关心家兄,征替家兄谢过三位。

三人相觑,矮个子上前一步尴尬笑道:真巧,傅贤弟也在此处。

是挺巧的,家兄也在园子里,要不我请他过来?不敢不敢。

哦,那我传达三位学兄的关心。

傅文征笑着,然后就看着三人什么话也不说,看得三人有些无措,最后还是矮个子一位开口打破僵硬场面。

傅贤弟逛着,咱们还有事,先走了。

好!傅文征看着三人走远,收起假笑,朝着另一个方向去。

诗会结束回到小院,傅文征从李蹊口中得知去年考核取得首名的叫张献。

此人不仅去岁考核,平常每月的考评也都是第一。

你想压他?李蹊笑着调侃,估计很难。

那肯定难,一次首名或许巧合考题正是其擅长,次次都是首名,就是真才实学。

李蹊又道:他与韩远山一样,都是小三元,才学是有目共睹的,若非母亲病故回乡守孝,应该已经取中举人了。

傅文甲递给他一卷书:别想那些,尽力便好,人上有人,快去看书吧。

傅文征应声,拿着书卷回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