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0 章

2025-03-22 06:39:17

接下来几个月傅文征便在一堆书籍、文章和字帖中度过。

戴先生给他布置的功课是以往数倍之多, 还严格规定,完不成就不准吃饭。

好在每天早饭的一顿是让他吃的,午膳和晚膳就看功课完成情况。

为了不被挨饿, 每天早饭他都吃得饱饱的。

即便有这么多功课,每日还要陪戴先生爬山,陪他钓鱼。

为了完成功课, 为了每天不挨饿, 钓鱼的时候他抱着书在读背。

戴先生责怪他读书太吵,鱼儿都不上钩了, 让他不许出声。

那就架个小桌板写文章临摹字帖吧,戴先生又看不下去, 教训陪他钓鱼太敷衍, 不用心。

各种折腾他。

几个月, 晚饭吃几顿他掰着手指都能够数过来,有几次七步和八斗偷偷给他弄了点吃的, 被罚一天没吃饭。

府学隔几日还有一次休沐, 他没有;府学三伏天还有一个月的消暑假, 他一日歇息都没有。

转眼已到秋日, 天气转凉,这日-他没有早起去习武, 而是赖在床上不起。

早膳时戴先生问:三郎还没回来?八斗道:三爷今早没去林子, 三爷身体不舒服,这会儿在屋内躺着,让小的给先生告罪, 不能陪先生用膳、爬山。

病了?戴先生神色些许紧张。

三爷说头晕头疼, 今早起时一头栽倒榻前。

如今天气转凉, 莫不是着了风寒。

戴先生说着从桌边起身朝傅文征的屋子去, 昨日衣衫单薄,你们伺候也不用些心,特别是你,凡事由着他。

八斗一边告罪一边搀扶戴先生过去。

傅文征裹紧被子,只漏出一个脑袋,毫无精神,眼神涣散,见到戴先生进门就准备起身。

躺着吧!戴先生快两步走到跟前,正抓住傅文征冰凉的手掌,心惊了下,忙抚上他额头,额头滚烫。

还不去请大夫!八斗应声转身,傅文征急忙喊住,对戴先生道:学生身体好,多喝些热汤捂着被子发发汗就好了。

糊涂!让八斗快去。

真不用,一来一回距离不短,大夫来了,学生也好了。

吩咐八斗去给他端些热汤过来。

戴先生让他躺回去,把他的手放回被子里,亲自给他掖好被子,并让七步再抱一床被子过来给他盖上。

这时才恍然发现这个小弟子几个月瘦了许多,脸蛋上都没有什么肉。

八斗端着热汤进来,他又吩咐去端些吃食过来,亲眼看着傅文征吃完喝完躺下才安心,嘱咐他好好休息。

戴先生刚走出去,傅文征就将被子掀开。

热死了!先生再不出去,他都要露馅了。

戴先生信了,三爷可以好好休息一日。

七步激动小声道。

几个月了,也该让他轻松一日了,否则身体不出毛病,心里也要憋出毛病了。

这事情瞒过戴先生,却没有瞒过颜述。

早膳后,颜述过来看他,他一时大意露馅,当即抱着颜述的胳膊,可怜巴巴地央求颜述睁只眼闭只眼。

若让先生知道他装病,功课又得加。

颜述被他缠着不放,最后念他这几个月功课辛苦,进步大,帮了他一回,并告诫他:若有下次,绝不姑息。

一定一定。

傅文征爽快答应。

戴先生因他病着,这一日爬山、钓鱼都是颜述陪着,也没给他布置功课。

他舒舒服服在屋里躺半日,午后搬着小椅子坐在小院里,一边晒太阳一边喝茶吃点心。

终于一天吃上了三顿饱饭。

兴许是鉴于他病倒,戴先生也觉得这几个月对他太苛刻,在功课上没有减少,但完不成没有再饿着他。

傅文征也不敢懈怠,还是与前几个月一般,每日尽力去完成。

终于在年底,戴先生给他安排的功课,他每日能够准时完成。

年前回兰县,他先去了府城与傅文甲、李蹊会合,然后同行。

苗氏见到他眼泪就下来。

怎么瘦成这样子?没瘦,只是长高了。

还说没瘦,都皮包骨头了。

苗氏摸着他的脸蛋道,你以前鹅蛋脸,现在下巴都瘦尖了。

还有这手,生下来的时候肉嘟嘟的,现在根根骨节分明,都是骨头。

娘,哪个娃娃生下来不是肉嘟嘟的,你瞧瞧我比大哥和李蹊胖多了。

苗氏再看长子又是落了一场泪。

幼子他是心疼年纪小,一个人在庆州没人照应,长子那是因为身子一直没好。

暑日府学放假,为了不让他折腾都没让他回来,对长子一阵问长问短,最后关心了几句李蹊。

几人坐下来,傅必进才有机会询问他们课业上的事,在做学问上他给不到什么帮助,只是在处理一些事情上给予建议。

用完饭后,一家人围着暖炉坐着,苗氏和王氏说起了儿女婚事,今年已经有不少媒人上门要给傅文翰相看,傅文翰不大乐意这么早成亲,虽然让媒人留意,却并不上心。

二郎说,他是男儿不比姑娘,等几年无妨,还是等大郎成亲后再定下来。

王氏笑着说,这半年来,有几个媒人上门来提大郎的婚事。

城西的范员外想与我们家结儿女亲家,想将女儿许给大郎。

傅文甲看向自己父母,傅必进道:范员外家不错,为父与他打过一次交道,父子都是读书人,家底殷实,门风好。

苗氏道:娘拖人打听了,范姑娘过年十五,模样和性格都好,也通些文墨,我与你爹都觉得合适,想问问你的意思。

傅文甲迟疑了下,起身朝二人拱手道:儿子婚事本是爹娘做主即可,可儿子一来身子还是不及常人,不能连累人家姑娘;二来儿子现在心思都在明秋的乡试上,不想为他事耽搁。

儿子想再缓一缓,还请爹娘体谅。

苗氏听到儿子提身体心里就酸楚,眼眶红热。

傅必进思忖片刻,叹了声道:也好,一切待你明秋乡试后再议。

第二日邱儒阳带着二姑娘和孩子过来,也谈起了这件事情,邱儒阳调侃他:我儿子都能到处跑了,你还不成亲?以后孩子们岁数差距大了,儿女亲家怎么做?你再多生几个。

傅文甲也调侃他。

那也禁不住你拖着。

傅文征此时玩笑道:这不是重点,重点ꀭꌗꁅ是——如果二姐夫和大哥以后生的都是儿子,这亲家才是真的没法做。

对于这个他可是亲身经历。

母亲和吴将军的妻子以前是闺中密友。

二人同年出阁,又一前一后有了身孕,两家便指腹为婚,哪知道生下来都是儿子。

两家想,没关系,也不是只要一个孩子,后面谁家生闺女亲事都能成。

谁能想到,母亲一直生到他全是儿子,因为生他的时候身体受损,他就成为傅家最小的儿子。

吴家一样,前面连续五个都是儿子,直到他出生十几年后才生下唯一的女儿。

因为他兄长们年纪都大了,这桩婚事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即便如此,他还是比他那个小未婚妻大了一轮多。

他本是不愿意的,觉得委屈了吴家妹妹,两家长辈都觉得男儿大十几岁不算什么,这婚事最后就敲定了。

原本是两家大哥的婚事,最后落到了两家的幺弟幺妹头上。

那就结拜!邱儒阳道。

然后又开始调侃他,也到了年纪,可有什么喜欢类型的姑娘。

傅文征连连摆手:没有,对姑娘不感兴趣,不成亲,别和我说这个。

逃也似的从两人面前消失。

年前回镇子上祭祖,他才知道刘世荣他们如今也都开始议亲。

虽然短短几年,却感觉时间好快,大家都长大了。

年前李蹊回去看望李忠夫妇,送了一些年礼和财帛,李二婶还抱怨他向着外人,却没有为难他,喜滋滋收下东西。

李蹊没有多留,连午饭都没吃就回来了。

过完年,傅文征送傅文甲去府学后便回庆州。

回去后又回到了年前的状态,戴先生除了对他的课业内容调整,功课量却没有减少。

从傅文甲和李蹊的来信中,也看得出府学的学子们也都在紧张备战。

他会将戴先生说的东西整理出来一起寄过去,他们也会将府学每个月考评的题目写在信中,附带榜首的文章。

从去年春到今春,只有一次榜首不是张献,还因那次张献家中有事请假缺考。

张献的每篇文章傅文征都拿给戴先生看,戴先生每次都将他的文章和张献对比,然后就两篇文章点评。

在戴先生的点评中,他没有一次是比张献文章好的,并且有一定的差距。

先生,若依张献如今文章来看,今秋寿宁府乡试他能夺下解元吗?戴先生捻着胡子掂量着道:难说,张献虽在府学是拔尖,府学学子不过是极少一部分,还有许多他处求学者。

此子文章为师颇为喜欢,但也得入乡试主考官的眼才行。

不知咱们寿宁府乡试主考官会派何人来。

他倒是含了几分期许,希望是个自己认识的人。

那是朝廷的事。

戴先生教育道,无论是哪位大人,文章写得好,即便不对主考官的口,也不会黜落。

先生觉得学生现在的水平乡试能取中吗?傅文征忽然调皮问。

戴先生思索着未答,颜述道:下场熟悉熟悉也是好的,过几年再考也有经验。

颜兄,你莫不是说笑唬我?唬你作甚?你如今的文章与我当年乡试文章差得远呢!我都落在后半截,你名落孙山有何奇怪?这个傅文征倒是知道的,颜述十五岁中举,这个年纪是比较小的。

后来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因家中变故,未走仕途,跟着戴先生治学著书。

不对!傅文征想到了关键,立即反驳,颜兄是江源府人,江源府才子遍地,寿宁府不能比,我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