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6 章

2025-03-22 06:39:17

他!跟前的少年指着对面少年怒道。

傅文征望过去, 少年十四五岁,一身锦衣华服,不知是哪个王公大臣的公子, 应该是个荫生。

京中最不缺的就是纨绔子弟,在国子监当纨绔还是少见。

少年方圆的脸蛋憋得通红,望过来的目光透着愤怒, 甚至还要冲过去打对方, 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

他走过去冷声道:国子监内斗殴,且当众抛石意欲伤人, 我若告诉监正,你轻则也要被关几个月吧?少年没有被他的话唬道, 怒声斥道:小爷我不怕, 又不是小爷我先动手, 要关一起关。

还真是硬脾气,傅文征最不怕的就是硬脾气。

有胆量, 一起到监正那里说清楚去。

哼!谁不去谁是龟儿儿!少年对面前少年怒斥, 挣开拉着他的几位书生, 抖了下双臂就朝监正处去。

另一边的少年也气呼呼地跟过去。

傅文征刚想迈步, 一个书生拉住他,低声道:你刚进国子监吧?胆子真够大的, 知道那两个是谁吗?他微微摇头, 他不知道,但从衣着和脾气能猜到,不是公子王孙就是朝中大员子孙, 否则哪个敢在国子监内打了架还这么猖狂。

书生叹了声, 拍了拍他肩头:贤弟果然年轻气盛, 自求多福。

傅文征笑着道谢, 跟着两名少年去,有几个凑热闹的监生也跟了过去。

监正刚用完朝食,伸个懒腰,准备四周转转,刚踏出门就见到几个监生过来,看清走在前面两位少年,监正眉头一皱,转身准备躲,被走在后面的少年叫住。

监正不得不扭过头来,舒展眉头,摆出严肃面孔,斥问:又怎么了?吴大动手伤人。

后面少年指着方圆脸少年告状。

监正叹了口气,本着脸教训:你们二人就不能够让我消停两日,说说怎么回事。

转身朝一旁的诫规堂去。

两个少年争前恐后向监正告对方的状,傅文征走在后面听明白了。

这二人从小就不对付,刚刚来的路上吴大别了孙山的马车,孙山下了车后就骂吴大无德,两个人拌起嘴,一来二去嘲凶了,两个少年脾气谁都不让谁,直接动手干架。

吴大气急败坏,抓起地上石头朝孙山砸,差点误伤了傅文征。

事情经过说完,几人也来到了诫规堂,监正坐下后,两少年还在争执,互相指责,大有再干一架的架势。

监正拍桌子呵斥一句,二人才停下来,互相怒目而视。

成何体统!监正被烦得脑壳疼,看着差点被误伤的是位陌生面孔,问,你认为此事如何处理?傅文征瞥了眼左右少年,这两个明显是惯犯,今日不是第一次在国子监动手。

因为家中权势,监正不敢一板一眼处置,以前都是得过且过,这才纵容二人至此,视国子监的规矩如儿戏。

他第一天到国子监的确不想得罪人,更不想得罪权贵,却也不想这件事就这么过去。

他拱手规矩回道:小生认为凡事都有规矩,有规矩才成方圆。

国子监是天下读书人瞻望之所,该为天下读书人表率,一切当依着规矩来,奖罚分明。

话音刚落,他就感受到两道冰冷的目光。

说来监正这里,二人心中预期也不过是被监正斥责教训罢了,可不是真的依着规矩被处罚。

监正也面露些许惊讶,盯着傅文征看。

看他一身简朴,想他出身低微不敢得罪这二位惹事精,会说些为他们开脱的话,这样自己也就可以顺势而为此事作罢。

却不想是个不怕事的,又把事情踢回来。

真依着国子监规矩,这两个惹事精那得被关一段时间思过。

国子监哪里是能关住这两个人的。

正一筹莫展,一名文吏过来传话,祭酒大人有事吩咐叫他过去。

监正如抓住救命稻草,忙应声起身朝外走,走到门口还故意板起脸来教训:今日没时间管教你们,都规矩点。

没说罚,也没说放,一溜烟人没影了。

傅文征心里骂了句狡猾。

两个少年纷纷看向他,吴大一脸怒气,质问:兄弟叫什么?这问话有点市井混混味道,难怪常惹事,傅文征一笑:在下傅文征。

就是你?吴大斜着眼将他上下一扫,我当有三头六臂呢!冷嗤一声,转身就走。

孙山也对他翻了个白眼:我以为什么神仙人物呢!跟着也走出去。

傅文征:……这时二人倒是合拍了。

怎么感觉今日是自己多管闲事了?门前看热闹的监生也都散了,此事就在监正的不作为下,风轻云淡地结束了。

傅文征最后一个踏出诫规堂,刚刚劝他自求多福的监生还在堂前,笑着对他道:你今天走运。

嗯!可不走运吗,若是不幸被吴大一石头砸着,最后可能就是白遭这一下,事情还是不了了之。

这平京第一难混的是朝堂,第二难混的就是国子监了吧?开国之初定规,凡有爵位或者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可直接入国子监读书,对这些荫生品学没有太高要求。

这些荫生们相互之间拉帮结派,他们的关系与父辈祖辈相辅,就是朝堂派系的一个延伸。

傅文征想想,自己这个受害者第一天进国子监莫名得罪了两位高门公子,还真够不幸的。

兄台可知,这二位是哪家公子?他好奇打探。

监生朝离开的二人虚指:前面的那位是忠勇侯长孙,后面那位是傅太傅长孙,也就是咱们祭酒大人的亲侄儿。

傅植?傅文征大惊,他不是叫孙山吗?监生笑道:那是戏称。

因为去年秋的考评,傅公子考了最后一名,吴公子就给起了这么个外号。

难怪!他刚才听到这名字心中还好奇,哪位孙大人给自己儿子取了这么个名字,还真够谦虚的。

这一趟还想着和这小子打好关系,进门就把对方得罪了,还一下子得罪俩,连师父的大孙子也给得罪了。

傅公子乃是太傅长孙,内阁学士长子,怎么考核得了末等最后一名?小时候傅植顽皮,但是机灵爱学,父亲时常夸赞。

国子监虽然品学兼优着比比皆是,他也不至于沦落到末等最后一名。

这我就不清楚了。

交谈下,他得知对方只比他早进国子监两个月,一切都是听闻。

时辰不早,傅文征不多耽搁,前去报道。

报道处的文吏看到文书和信件后将他上下打量几遍,一脸诧异。

青萍山力助官府和邓州军剿灭匪贼的傅举人?文吏知道他身份,报道办起来也比较快,晌午前一切都给他安排妥当。

本来他这样的监生是要住国子监宿舍,因为他青萍山这个功劳,便放开要求,允许住家。

今日报道没有课,文吏让他先熟悉了一下国子监的课程和活动安排。

看着满满一张长纸,他都觉得累。

每天满满的,辰时正开始到ꀭꌗꁅ申时正方结束,中间也就只有半个时辰的午膳时间,如果按照流程都上,还是挺赶的。

若是博士、讲师留功课,那真的要起早贪黑了。

他根据自身的条件,挑选了一些课程,学有余力再去听其他博士的课。

下午他没事可做,去了书楼,这里是国子监藏书之地。

书只可楼内阅览不可外带。

走进书楼便见到不少监生在看书或抄书。

从衣着上看,多为出身普通甚至贫寒的子弟。

富家公子要什么书也都买得起,不必来这里看。

他转了一圈,这里的藏书齐全,分门别类,找起来也方面,以后自己得常来。

来平京花费太大,以后的花费只会更高。

家中还有傅文甲读书,同时这两年傅文甲和傅文翰要相继娶亲,家中一时拮据,容不得他再大手大脚,书能少买还是少买些。

活了两辈子,第一次困于钱财。

他随手拿本史书翻起来,看得入迷,不知不觉日头偏西,书楼要关门。

此时国子监也散学,住家的生员各自回去。

傅文征第一天来也没有要好的同窗和朋友,散学后直接回去。

刚出门身后有人喊他,转身瞧见一位年纪相仿的书生,中等身材,浓眉深眼,这面相有点眼熟,一时想不起来。

他身后跟着几名书生,均是一身富贵公子装扮。

傅公子?书生快步走上前来,拱手一礼,眉眼弯弯笑道,早听堂叔夸赞傅公子,也拜读过傅公子的文章,今日有幸见得傅公子真颜,果真不凡。

书生说完想起来自我介绍,在下严子岳,去年寿宁府乡试的严副主考官便是在下堂叔。

原来是严高良的孙辈,难怪这副面相熟悉。

他客气回一礼。

听闻早上傅公子差点被吴家公子误伤,可有惊吓着?没有。

也是,傅公子可是连三义寨匪寇都不怕的。

严子岳夸赞,吴家公子与傅家公子是国子监最顽劣的,动手是常事,以前误伤不少同窗,傅公子以后还是避些为好。

这算要拉拢他吗?严家和吴家、傅家素来不睦,到了第三辈还是这般。

多谢严公子提醒,在下以后必定注意,还请严公子代在下向严大人问好。

两人并肩走出国子监,八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站在街道对面等他,见到他欲迎上来,看到他身边的人停下步子。

傅文征与严子岳辞别后,八斗才走上来。

三爷怎么和严……公子相熟?偶遇而已,以后同窗,难免抬头不见低头见,他有意与我结交。

傅文征笑着问,怕与旧主相见?八斗垂首未答。

以后不必过来接我,就这一小段路而已。

小的不敢,小的只是严府不起眼的下人,严公子身份尊贵,怎可能还记得小的。

随你便。

傅文征现在没心思问他的事。

从国子监到小院抄近路要穿过两段僻静小巷。

路上,傅文征吩咐八斗这两日去打听京中各方的消息,还有杜成业大人作为乡试座师一定要去拜见,礼要准备。

恰时听到身后有细碎脚步声,他一转头黑洞洞的麻袋迎面扑来,他迅速抬脚将人踹飞,与此同时将麻袋甩开。

还真有人要套我麻袋。

傅文征被气笑。

两人见一招没中,准备跑,傅文征和八斗一人一个将两人给制服,抓过麻绳将二人手脚反绑。

谁让你们来的?傅文征不轻不重踢一脚。

二人惊恐却咬紧牙不招。

拖到国子监门口去,让往来的监生和行人们仔细瞧瞧,我不信还没人认得他们主子是谁,让他们给自己的主子好好‘长长脸’。

两人被唬住,开口求饶,承认是吴家公子派来。

吴思义你个小混蛋,给我来阴的。

上午的事,我还没找你算呢!我看你能浑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