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2025-03-22 06:40:00

昔日, 故去的乌拉那拉皇后有心将乌拉那拉氏逼给弘历为侧福晋,但碍于耿意欢的反对以及弘昼的求娶,乌拉那拉皇后只得放弃这个想法。

为了皇家颜面,这个消息一直没有传出去。

按理说, 乌拉那拉氏未曾入门, 她们也没有竞争, 可偏偏富察氏上了心, 尤其是对比了弘历、弘昼对待福晋的方式后, 只觉得这乌拉那拉氏弘历的重心一直是放在朝堂上的, 其次是额娘、弟弟,再往下才是福晋、儿女。

弘昼恰恰相反,他心中最重要的是家人,额娘、兄长、福晋同等重要, 屋子里更是干干净净, 一心一意守着嫡福晋乌拉那拉氏, 两人是相亲又相爱,可以说是京城劳模羡煞旁人。

所谓上行下效,兄弟俩都不注重女色,下头的自然不敢太过分,生怕被人弹劾比皇上、王爷还要奢靡。

一时间,京城倒掀起一股爱妻风, 便是有那纳妾的也不敢多于一个, 君不知这天下之主也才纳了一个妾?不错, 弘历纳的正是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

从前这位高氏是被皇上赐下的,本是准备让弘历收房的, 只是碍于耿意欢以及富察氏的颜面, 弘历一直没有收用, 甚至准备把高氏送出去做个正头夫人,毕竟她也是大学士高斌之女。

只是高氏心中恋慕弘历,宁可就这样守在弘历身边做个侍女也不愿出去嫁人,这么多年下来,弘历心中多少是有动容的。

高氏生得貌美不说偏又痴情,就这么一日一日等了十几年,这才苦尽甘来,弘历宁可打破规则也要纳她为妾。

这不,大封后宫之际,弘历封了富察氏为皇后,高氏为贵妃。

前朝却无人反对,皇上就这么一个妾,什么位分都一样。

出乎意料的,富察皇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待高氏极好,倒是让弘历平添了几分愧疚,待她和孩子们更好了几分。

这点耿意欢可以理解,毕竟人设就是贤良温和,再加上高氏做了十几年的侍女,如今虽封了贵妃却也快三十岁了,能不能生且不说,便是生下来也同永涟差着十来岁。

既然如此,她何不大方些叫弘历愧疚呢?于是她待高氏宽和无比,亲厚的仿佛是自家姐妹,甚至屡屡提起让皇上加恩高氏,毕竟高家虽是包衣出身,但高大人可是位至大学士,这样的门楣可算不得低了,若不是高氏心中有皇上,迟迟不肯出府嫁人,只怕如今也得是个正儿八经的福晋了。

至于乌拉那拉氏,自从嫁给弘昼,便把心思都放在了府里,虽说这个儿媳管弘昼管的严些,但夫妻间的情谊还是很深厚的。

可耿意欢怎么也想不明白,富察氏不去妒忌高氏反而妒忌待乌拉那拉氏是什么原因。

耿意欢摇摇头,真真是奇怪!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能做的也不过是叫董嬷嬷去点一点富察皇后而已。

再多的,她也顾不上了。

至于点一点,还得有分寸。

儿媳间的事儿,她本不愿管,可再这么放任势必会影响到弘历、弘昼的兄弟情谊。

耿意欢按了按眉心,眼底带着疲惫。

这两个儿媳妇可真是......乌拉那拉氏那里还能理解,毕竟富察氏如今是皇后,她不敢吱声也是有的。

可那富察氏也实在是小气,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计较那点子小事儿。

耿意欢不禁又想起一档子事儿,如今她住的宫殿,富察氏不会也在惦记吧?先帝去的匆忙,弘历登基的也匆忙,她便一直住在景仁宫。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旁的原因,这处宫殿出了好几任皇后,年年修葺,倒显得格外的新。

耿意欢皱了皱眉,按照规矩,太后是得挪去慈宁宫的,可她......到底是有些舍不得景仁宫。

毕竟这里是她同胤禛回忆最多的地方,也是同胤禛感情最好的时候,更是宝珠诞生的地方。

这些天,耿意欢总觉得身上没劲儿。

好不容易身子养好了,已经是弘历正式登基的第二年了,耿意欢恍惚了一瞬,后世应该会称之为乾隆二年吧。

有时,耿意欢也会一个人在御花园走一走,只是再没有那个人的陪伴了。

但更多的时候,宝珠会陪在她左右,两个儿媳也常来陪伴。

或许是胤禛不在了,她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

回宫后,耿意欢掀开窗子,本是想透透气,竟意外听到小宫女们的聊天。

太后娘娘也不知什么时候搬去慈宁宫,我们这些新来的若是被留下了可怎么好?你傻啊,这景仁宫可是个好地方,太后娘娘若是搬走,来的不是皇后娘娘便是贵妃娘娘,哪个都不亏。

哇,若是皇后娘娘搬来就好了!前些日子才听人说,皇后娘娘很喜欢景仁宫,只是碍于太后住在这这才住在体顺堂。

......耿意欢手指微蜷,眼底划过淡淡的疲倦,这景仁宫她是不愿让的,富察氏若有这样的心思那算是白想了。

她已经是太后了,总不至于给小辈低头。

或许是有了这个猜想,等到富察皇后、高贵妃来请安的时候,她便开始有意观察了。

耿意欢抿了口茶,不准痕迹道:哀家这里没什么旁的规矩,只一点,安分守己,不许蓄意滋事。

富察皇后从善如流:皇额娘放心,我们姐妹向来相处得好,您不必担心。

高贵妃生了张巴掌大的小脸,五官精致,下巴尖尖的,水汪汪的眼眸中满是单纯:太后娘娘放心,臣妾定然安分守己。

耿意欢微微颔首,心中却是哂笑,高氏还以为自己在敲打她。

富察皇后笑吟吟道:高妹妹生得这样漂亮,不仅皇上喜欢,臣妾也喜欢得紧呢。

姐姐说笑了......高贵妃面皮薄,已然升起绯色来,羞羞怯怯的样子实在招人喜欢。

观察了一阵,耿意欢不得不感慨,富察皇后真是聪明人,高贵妃是个难得的单纯孩子。

过了几日,后妃的住所也算是正儿八经确认了下来,富察皇后本是相中景仁宫了,但却不想因此得罪太后,再加上弘历曾自诩长春居士,美名其曰:夫唱妇随,选了长春宫后便也不准备挪动了。

不知是谁为她出的主意,竟想拿捏住高贵妃,便着人怂恿高贵妃来接任景仁宫。

虽说高贵妃无子无女,可到底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富察皇后也是经过多年独宠的人,心里不可能一点不难受,这才有了这么一茬偏偏这高贵妃也是个傻得,真以为富察氏是为她好,也真以为耿意欢很快就会搬走,还常常来景仁宫示好,私下里规划起怎么住了,也不瞧瞧如今景仁宫住的人是谁。

因为这事儿,弘历很是发了一通脾气。

后宫总共就两个女人,那么多宫殿还不够选吗?偏偏要惦记额娘的地方!弘历是个孝顺儿子,不必耿意欢来说,直接就罚了高贵妃禁足,并保证景仁宫永远是额娘的地盘。

耿意欢心里很是熨帖。

但也晓得,弘历只怕是对高氏真上了心,若不然他也不会抢先罚了高氏,并替高氏道歉。

富察皇后倒是聪明,只是高氏也不是蠢人,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这日,耿意欢正看着账本子,一一核算着。

从先帝驾崩到现在,她浑浑噩噩了一阵,也该振作起来了。

工厂也好铺子也罢,随着主人地位的提高,也跟着水涨船高。

流水线工厂也随之开到了京城,且办的红红火火。

太后的产业,皇上、王爷、公主都有股份,谁敢使绊子?那不是给这两位没脸吗?不仅没人使绊子,还有的是人推动它的发展。

一时间,耿意欢、弘历、弘昼、宝珠是赚的盆满钵满,便是弘历这个皇帝也不得不感慨,为何商人身份这般底下还有的是人去做。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为了讨几位主子的欢心,下头的是费尽心思让平民女子去工厂上班,此时此刻皇权高于男权。

什么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好女人不能抛头露面......通通都被人抛之脑后,若是没人去应聘,那这厂子还能开起来吗?乡里四处宣传让家中能干的媳妇、女孩儿去做工,这可是太后娘娘的厂子,里面当差的贵人多,给开的工钱又高,小媳妇们在家干活没人给钱,去外头上工还能挣钱,且里头都是女工,基本上没几个男人,也见不到什么外男,待遇还好。

多好的差事啊!公公、婆婆们听到当地乡长的话后,也转过弯了,人家这厂子是贵人开的,不会克扣工钱,干嘛不让儿媳妇、女儿挣钱去?眼皮子活的人家早就把家里的女人都送去了,一家人有劲儿一起使,这日子才能越活越红火。

且这工厂效益也高,没少交赋税。

太后、皇上高兴了,百姓挣到钱了,国库也充裕了,官员们也得面子了。

一本万利的买卖,为什么不做呢?厂子办得风风火火,弘历的私库也越来越充实,心里对厂子的重视度也逐渐加深。

或许是这些年耿意欢的教导起了作用,他虽对康熙爷心生仰慕,却也不愿白白做了冤大头。

前朝后宫都已见识过了新君的能耐,他身上有先帝的认真,但又不会过度较真,有康熙爷的宽和,却又不会过分宽和助长蠡虫的气焰,进退有度,可以说是个难得的明君了。

对此,耿意欢心中也是很满意的。

自弘历登基开始,大清的官员们不敢再放肆纳妾,更不敢有事没事花天酒地,至于贪污那更不敢了。

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弘历可不助长这个气焰,在耿意欢的建议下,给官员们提薪,再由御史组成督察组对官员们进行考核评定提薪多少。

弘历定下的区间是1.2-2倍,表现好的自然可提的多,不好的那就没法子了。

这差事一跟俸禄挂钩,往日咸鱼的官员们纷纷开始努力,尤其是平民出身的官员,本就以俸禄为生,这下自然要更努力些才是。

改革风风火火,却无人敢提意见,就是有意见也只能憋心里。

这可是皇上亲自下场,谁胆子大到明目张胆跟皇上对着干?就是御史人家也有妻有子的,这明显利国利民的事儿,谁闲的没事儿抛上身家性命就为了替蠡虫伸张正义。

弘昼更不必说了,一直在替兄长游说众人,明晃晃的保皇党。

正所谓兄弟合心,其利断金,改革很成功,国库不仅没有缩水反而充盈不少,可见给官员提俸禄是可行的,历朝历代都苦蠡虫之害久矣,直到弘历这一朝才算是得到了遏制。

民间也是一片赞扬,耿意欢便是在后宫也有所听闻,心中很是满意,俩儿子可算是成才了。

完结章自古以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朝堂如此,后宫亦如此。

弘历看似爱重富察皇后,实则高贵妃才是心尖上的人,单单从两人共同册封, 享从前在府邸两人几乎没有什么矛盾, 这进了宫矛盾才显现出来,至于耿意欢, 自然是冷眼旁观。

从前富察皇后借她之手收拾高贵妃的事儿已经让耿意欢很不满, 再加上蒙古诸部再次, 富察皇后口口声声前朝既无和亲公主,往后也不该再延续下去,仿佛在暗戳戳鼓捣着宝珠主动和亲一般。

耿意欢得知后,自然是震怒。

本来她便不同意和亲一事儿, 和亲和亲说得好听, 实质不就是牺牲女子的幸福来维护本不可能的和平吗?若蒙古兵强马壮, 又怎会因为一个女子放弃入侵中原?痴人说梦。

所以和亲到底有什么意义?前脚耿意欢同弘历谈了这个问题,后脚就出了富察皇后这茬子事儿,实在让人无语。

背后之人,不是富察皇后便是富察氏,这等人简直其心可诛。

耿意欢当下便摔了杯子,召唤富察皇后来, 冷声道:外头都在传言, 宝珠因为一己之私害得侄女们和亲, 可有此事?富察皇后手颤了一下,抬眸道:回皇额娘的话, 都是外头的人乱驺的, 您莫要放在心上。

此刻她心如乱麻, 她没有逼迫宝珠的意思,只是她心疼女儿不愿让女儿去和亲,这才想了这么个法子。

太后疼爱女儿,皇上也疼爱妹妹,再加上先帝的旨意尚在,若能借此机会让和敬也逃脱和亲的命运多好!放在心上?耿意欢顿了一下,笑道,自然不会。

宝珠有先帝的旨意在,谁和亲也轮不到宝珠。

富察皇后蓦然抬眸,捏紧了帕子:皇额娘......你太让哀家失望了。

耿意欢摆手让她退下,不想再费口舌。

本以为富察氏会如历史上那位一般聪慧宽和,没成想却是这样蠢笨的一个人。

她与先帝不愿女儿和亲,难道就愿意让孙女去和亲吗?与其耍花招,不妨动动脑子,想想法子。

耿意欢简直要被这么个儿媳妇气死。

来的科尔沁部使者也是个蠢货,还以为能借此求娶两位公主呢,竟是公然为自家两位世子求娶。

一时间,朝堂上下都无奈了。

蒙古人的脑子就这般蠢笨吗?昔日的孝庄太皇太后姑侄仨可是顶顶聪明的。

这下不仅耿意欢头疼了,皇后是愈发慌乱了,连着做了不少蠢事,连带着永涟兄妹几个也跟着紧张起来。

尤其是昨日,多年未孕的高贵妃竟有孕了,弘历高兴之下便许诺产子封皇贵妃位。

皇后一系顿时如鲠在喉,为了和敬公主一事得罪了太后、皇上、和亲王、宝珠公主,若是成了也就罢了,偏偏没成。

科尔沁部竟趁此机会狮子大张口,以孝庄太皇太后为由,请求出降两位嫡公主与科尔沁部,亲上加亲。

弘历愠怒道:额娘,我瞧着他们是存心找事!不管是妹妹还是女儿,他可都没准备嫁去科尔沁。

耿意欢蹙了蹙眉,随后又展开:如此说来,那就是他们贪心不足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是让弘历眼前一亮:额娘说得有理。

后面的事情耿意欢没有再过问,左右大清没有再委屈女儿家去和亲,反而有了把柄叱责蒙古,贪心不足蛇吞象。

耿意欢把这事儿讲给了宝珠听,告诉她女子的地位从来不是嘴皮子动一动就能提高的,地位是要真金白银来撑起来的。

宝珠若有所思。

耿意欢见状,不着痕迹弯了弯唇角。

此事一过,富察皇后自然晓得了是耿意欢在其中起了作用,可偏偏她得罪了耿意欢。

眼下耿意欢连面子也不愿给她,总是淡淡的,待高氏反而温和些。

这一切,不禁让富察皇后心生焦虑,皇额娘此举莫不是对她生了嫌隙,想要扶持高氏了?哪怕育有三子二女,富察皇后心中依旧不稳,明明夫妻多年,可皇上的心......富察皇后有些疲惫地按了按眉心:让傅恒来一趟长春宫。

富察傅恒正是富察皇后的亲弟弟,素有谋略,眼下能相信的也就只有他了。

不知他们密谋了些什么,富察皇后才恢复往日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不再出小差错。

事实上,弘历对她是有夫妻情分的。

若不然也不会接连诞下三子二女,甚至顶着压力没有再迎娶侧福晋,额娘是一方面但夫妻情谊也是一方面。

高氏同弘历是半亲情半爱情,几乎是弘历一手□□出来的,满足了弘历对红袖添香的幻想,也是他一直以为最得意的作品。

这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一妻一妾,足矣。

景仁宫内,有侍从把这消息传给冬梅。

冬梅没有迟疑,直接进了内室。

耿意欢听说后,挑了挑眉:难为她等到现在。

冬梅有些不解。

耿意欢却挥挥手,让她退下。

沉吟片刻,让人去请了宝珠来。

正如眼下,初夏时节正是燥热之际,内务府早早就奉上了新鲜瓜果,便是屋里也早已换上了鲜花蔬果。

耿意欢漫不经心叉过一块西瓜,一口咬下去,只觉得汁液香甜,满心满眼里都是甜。

这全天然的,就是好!耿意欢躺在摇摇椅上,眯着眼睛,细碎的光晕透过窗子打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却又不太炙热,叫人浑身上下都舒舒服服的。

她已经很久没有想到过去了。

或许是真的来了太久太久了......耿意欢蓦然睁开眼睛,看向窗外的鲜花,不禁莞尔。

她这也算是完成目标了。

悠闲自在,不愁吃穿,无忧无虑......日子过得甚为畅快。

弘历是个孝顺孩子,她的一应用具比帝王更重些。

闲暇无事了,耿意欢也会喊戏班子或是说书的先生来哄她开心,戏班子最会演戏了,就像是舞台剧一样,回回都有新花样。

打从平民女子挣钱开始,这两年妇人们也开始正常出门买东西了,钱这东西谁有都不如自己有,手里有钱心里才踏实,在家说话底气也足。

耿意欢慢慢把一部分生意交给了宝珠,鼓励她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宝珠打小就是个闲不住的,前几年因为玛嬷、阿玛去世很是消沉了一阵,再后来为了照顾生病的耿意欢也是费尽心思。

这就是最近宝珠才算是闲下来,这下她反而迷茫了,不晓得从前的快乐从何而来?这才是耿意欢把生意交给她的原因,这人啊就是不能闲着,闲着就容易想事儿。

其实宝珠一直是个很有善心的姑娘。

耿意欢思虑再三善幼堂这种公益事业交给宝珠,她做得很好,找了秀才、绣娘等各行各业的去给孩子们上课。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一技之长方是正理。

宝珠匆匆忙忙进宫:额娘,可是想我了。

说着,便笑脸盈盈凑到耿意欢身侧。

耿意欢宠溺地摸了摸女儿的小脸:我的乖乖啊,也十八岁了,该说亲了。

你可有相中的?她心里女儿还小,可若是再不招驸马,好的就让人挑完了。

这几年,有适龄男子的家庭都会留一留,毕竟两位嫡公主还未曾出降,他们也还有光耀门楣的机会。

尚公主后,就成了皇亲国戚,还能白得好几个爵位。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宝珠长公主素来聪慧,这几年又把慈幼堂办得有声有色,处理起铺子也很有一手,如今太后办的工厂可是由宝珠长公主全权处理了。

至于和敬公主,乃皇后嫡女,更是几位阿哥的亲妹妹,身份同样贵重。

只是听说这位公主格外骄矜,对高贵妃一直没个好脸色,似乎不大好相处。

这几年,束缚女子的教条消失了不少,大家伙也开始欣赏能干姑娘了。

耿意欢煞费苦心才得来这么点改变,自然是希望一切越来越好,从哪里着手呢?她想了许久,才决定趁此机会给宝珠弄个差事,正儿八经的差事。

耿意欢借着提议增设商业部的由头,轻描淡写道:宝珠向来爱琢磨,也有这么个能力。

如今商业部新设,正是缺人的时候,不妨给商人们一些机会,只是挑的人得是有头有脸的义商才行。

宝珠如今是咱们工厂的代理人,理应有一席之地。

你觉得如何?弘历沉吟片刻,有些犹豫。

妹妹确实能干,可到底是女子......从未有过女子入朝堂的例子,他要开这个先例吗?耿意欢按捺下心中的急躁,悠悠劝说:宝珠到底是你的亲妹妹,若不是女儿身,也能去朝堂给你帮忙。

眼下有这么个由头,不妨以借调的机会让宝珠临时进朝堂,随后就顺理成章了,你觉得呢?弘历答应了,但还要看前朝的意见。

耿意欢表示理解。

意料之中,前朝中人许多人都不乐意让宝珠入朝当差,理由自然也是她是女子并非男子。

钮祜禄氏自然是同太后、公主一派的。

富察家犹豫片刻,决定给太后卖个好,左右只是临时进朝堂培训官员而已。

再说了,宝珠长公主也只是公主而已,又不是当太子了。

于是这事儿也就定了下来。

大清朝第一位正儿八经有官职的女子出现了,爱新觉罗·宝珠。

民间议论纷纷,但也都能接受,毕竟宝珠长公主可是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儿的。

耿意欢望着女儿神采飞扬的模样,心中是一片的欢喜。

女子觉醒之路,终于开启了,她终于做到了。

不算白来一趟。

耿意欢抬眸望向月亮,淡淡一笑:只盼着,一切都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