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妙计

2025-03-25 13:55:23

贞观十九年三月的一个夜晚,辽东地区,唐军帅帐。

我炖了温和补养的安神汤给子衿,走到帅帐门口,高德顺守在门口,见我来忙请安,对我做了个手势,知道有朝臣将军们在,可依然掀开帘子放了我进去。

我此时做的宫女打扮,进了帐子,帐子里十几个人都随李世民站在帅案地图前观察着讨论着什么,见有人进来,大家都回过头来。

我定睛一看,原来此战的主将们都在——南英、李绩、程笛、营州都督张俭,还有长孙无忌等随军的重臣,看来是定计的决策之夜。

长孙无忌等重臣都见过我,本应给我行礼,可是因着并不希望外间知晓我随军而行,平日里我一直着男装称唐公子,似乎只是御前的师爷、文书,需要照顾子衿的时候,我只会做宫女打扮,所以他们也不好请安,只是客气地点点头,只有长孙无忌一个虽是打着招呼,但是目光阴沉。

阿笛有些吃惊,回了头去看南英,南英几不可查的瞟了阿笛一眼,阿笛才收了眼色。

我对着李世民请了个安,走到茶几前,轻轻把汤放下。

刚想着要告退出去,子衿忽然出声:明空,你过来,来研磨。

众将们见了有些奇怪,但是都没有做声,我也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仍旧照了子衿的话去研磨。

我走到案前磨墨,几乎就站在众将外围,身边的几个年轻将领大概从未在军中见过女子,而且我又是后宫之人,都显得有些拘谨,其中一个年轻的绿袍将领站得离我最近,他的耳根都有些发红。

子衿仍是自顾自地和众将众臣们分析战局,引得我也听得入神起来。

张俭道:陛下,臣建议我军应最先攻取高句丽盖牟城,我军北上而伐,粮草接应线路长,盖牟城乃高句丽最为富足的城池,供应各城守军的粮饷,虽然驻军众多,但我军如果能够最先攻下盖牟城,从实的来说能过得富足的粮饷、俘虏高丽兵士,从心里上来说重创高丽士气,此乃上佳选择。

张俭大约五十岁左右,面貌忠厚严肃,为人踏实妥帖,乃唐军的行军总管领诸蕃骑,为六军前锋,此策略在我看来确实是上佳之选。

也听得子衿赞同道:张将军所言甚是,朕也深以为然。

南英,你说说看。

南英朗声道道:臣也以为张将军所言甚是。

另外,我军大军主力可以按照先往盖牟城,后攻白岩城,再攻乌骨城的顺序,由西向东依次攻去。

同时可派遣精锐战力最强的先锋军,暗度陈仓,星夜进军,迅速深入敌腹,直攻辽东城,如此一来如果能够拿下兵力最强的辽东城,高句丽如同被扼咽喉。

我们于敌前,敌人咽喉,如再有敌后同时进攻,必能速战速决。

众人一听南英建议直攻辽东城都有些意外,但是听完此番话也都是热血沸腾,深以为然,只是大家并不完全明白敌后进攻的意思。

子衿此时瞟了我一眼,惹得众将都看过来,我有些不明所以,继续磨我的墨。

子衿接着道:前两日,军中有人向我献计,我军可以从海路出战,从鲁东出发,从海上攻击高句丽,与陆上形成呼应之势,朕以为此计甚妙。

你们说说看?李绩接到:此计的确甚妙,有利地利用了高句丽特殊的地形,且自黄帝以来,华夏大地自来鲜少海战,此举乃出其不意,不知是何人所出?我听了一愣,子衿不是打算就说出来吧。

子衿却道:接着议,我一会儿再说是何人所出。

张俭接话道:皇上,此计甚好,可此次我军出征并没有抽调东南有水战经验的军队,也没有战船,如此以来,如何实施此计?此时南英淡淡一笑道:张将军此问问得关键,皇上早在一个多月前,已命程将军开始训练水师,并且命人采办战船,如今应该已经大有进展。

张俭面带敬佩看着子衿,南英接着问向阿笛:程将军,你怎么说?阿笛此时对着子衿和南英抱拳道:回皇上、右元帅,末将一个多月来训练军士,大有进展,如今对所训军士取胜有八分信心。

阿笛答得实在,众将有些讶异。

子衿问道:另外两分不足在何处?阿笛有些困扰,道:回禀皇上,此次征伐军士们大多出身西北或者蜀中,大都不谙水性,虽然已经过挑选,仍有约一半军士不会泅水。

终将皆是肃目,长孙无忌道:皇上,这确实是个耽误军力的事,若将士们在作战的时候不会水,既没有灵活性,也无法放下对性命的担忧,此计有不可行之处。

长孙无忌大约知道此计是我所献,也不顾全盘,就因为这一点缺陷而否定,此人私心果然如我料想十分之重。

此时我忍不住哼了一声,本以为自己声音很小,谁知此时众人听了长孙无忌的话都是安静,显得我的声音十分明显,于是又都看了过来。

长孙无忌眼里有些薄怒,大约这么多年也没有人敢哼他了,奈何忌惮子衿,他忍了怒气沉声问道:姑娘是有不同的见解?子衿无奈地笑了笑,有些无所谓的意思,鼓励地看着我说:明空,你说说看吧。

我只好在这么多人面前,硬着头皮说下去:是。

皇上,明空以为,泅水这个技能并非天生,乃是后天习得,如果能由专人教习,大部分的兵士都能学会。

张俭温和地笑了笑道:姑娘,会泅水人大部分是儿时便在水边长大,自然就会,没听说有人成年了以后再学会的。

不知姑娘何意?我有些意外,原来唐代的人都是这样学会游水的,不过也是,这个年代哪有不识水性又不在水边长大的人成年以后再去学水的?这里有没有游泳池,又没有海滨度假,游泳也并非强身健体的运动,可是我再清楚不过,游泳是可以学的。

我对张俭很尊敬的说:张将军有所不知,泅水是有方法可以依循的,明空曾在书籍中读到过,明空不便直接教授,但可以与会水的将士们口述方法,他们必能理解,然后再教给不会水的其他将士。

此时长孙无忌插话道:纸上谈兵,不可信服。

姑娘可有什么实际的经验?我此时自信地笑了,指着南英道:长孙大人不若问问江夏王,是多少岁学会泅水的?长孙无忌狐疑地看向南英,南英笑点头:臣是十八岁在吐蕃东南时才学会的。

子衿看向我有询问的眼神,我点点头,子衿笑开了道:想必是明空的方法帮的忙。

南英道:正是。

众将,尤其是几个小将都是一副吃惊加钦佩的神情——原来如神邸的江夏王曾经也有不会的东西,并且被这个姑娘的方法给教会了。

阿笛恍然想起道:我早该想到这个主意的。

我又接着道:但是术业有专攻,有些人怕是短时间内无法学会,这样的话也不是问题,泅水最大的问题是人能不能浮起来不下沉。

我也曾在古书上看到一些方法,可以把羊皮扒光毛翻过来,缝制成小囊,吹入气鼓起,再封口,绑于不会水的战士的手臂之上。

即便落水,也可以保证浮在水面上不下沉,到时只要按照我所教的泅水之法划动,便可以前进,虽然速度不快,也可保性命无虞,也能行进。

众人静了一瞬,随即连连称妙,都笑着直道是绝顶聪明之法。

子衿笑得十分开怀,欣赏中透着骄傲,指着我道:既然如此,已有解决之道。

而且卿等不知,次海战之计,正是出于明空。

这下出了长孙无忌和南英、阿笛,其他人更是惊呆住一般,料他们如何也想不到,这种计策出自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子。

那几个跟随南英的年轻将军更是钦佩仰慕的眼神,子衿暗笑出声道:明空,你先出去吧,朕想喝你前日做的清火的金银花茶。

我福身道:喏。

出去的时候听到两个小将的窃窃私语:这个姑娘是谁啊?是宫里的宫女吗?这皇宫里的宫女也太美太有才智了……我笑着退出大帐,在周围溜达,等着他们散了再回去找子衿。

不一会儿出去几个主帅和长孙无忌,其他的人退出张来。

那个绿衣小将也在其中,他眼尖看到我,马上走上前来。

绿衣小将对我抱拳道:明空姑娘,在下王冲,对姑娘实在是敬佩。

从前我一向自诩年少聪慧,后来认识了右元帅,就不敢这么认为了,没想到姑娘身为女子又年纪轻轻就有这等见识智计,实在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我对他笑了笑道:将军客气,将军少年丰功,才是值得敬佩。

王冲脸一下子红了,道:不敢不敢。

又好奇问道:明空姑娘,你从前就认识我们右元帅啊?嗯,我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他,视他为兄长。

我道。

王冲听我一说样子似乎颇为开心,难怪姑娘也是如此才智出众,原来和我们右元帅相熟。

我不由得笑了,问:你这是什么话?你怎么知道你们右元帅出众,不是因为与我相熟?王冲愣了一下,随即大笑,道:是在下说错话,抱歉。

我也笑了起来,王冲楞楞地看着我,我顿了一下,觉得奇怪,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王冲顿时有些不好意思道,明空姑娘恕在下唐突,姑娘貌美,举世无双。

我有些窘,被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这么直白地赞美,还真是没有过,他见我不说话,有些着急,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摆道:在下绝没有其他意思,姑娘莫怪。

我看他着急,笑了出来:没有怪你,别急了。

此时南英也出得帐子来,走了过来,温和问道:说什么呢?我笑看向他,道:王冲将军在称赞我。

王冲更不好意思了,连忙红着脸告退走了。

南英看着他的身影,若有所思,看着我笑了笑,道:明空啊,你还要惹多少桃花债?我愕然;啊?南英看我的呆相,忍不住敲了我的头道:逗你的!然后语气有些难过,道:你快回帅帐吧,皇上多半在等你。

我有些不忍,可是最后还是道了晚安,转身离去。

那夜,子衿在帅案上要了我,动作不似往常温柔,近乎粗鲁,弄疼了我,他在我耳边低低地说:明空你必须是我的,你属于我。

作者有话要说:情人节快乐~~~是不是留个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