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清明上河图

2025-03-25 21:53:21

扬州城内,繁花似锦。

菊花接连半月住在柳园内,看花看景顺便看病。

京城来信,告知吴克善寿宴,顺治皇帝亲自贺寿。

老王爷高兴的写信给女儿,说皇上礼遇甚高,问女儿何时回来,好参加选秀。

末了又说,圣母皇太后有喜,大约今年年底、明年年初。

大贵妃嫁了肃亲王做平福晋,也有身孕。

博果儿过继给淑妃。

今年宫中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母后皇太后一人忙不过来,选秀推迟。

若女儿年底回来,一来见见新表弟,二来不耽误选秀。

另说父母日夜思念,不知病情如何,万事且以身体为重,云云。

菊花闭着眼,躺在贵妃榻上,慢慢问道:大贵妃嫁给肃亲王了?老嬷嬷坐在榻前马扎上,笑着回话:王爷的信里说,这个月二十办喜宴,因为察哈尔部亲王阿布鼐与二长公主回来赴宴,故而,很是隆重。

菊花脸上扶着面膜,不好笑出来,只是冷嗤一声,又问:太后有孕,皇上没闹吧?老嬷嬷笑了,皇上是位孝子,哪里会闹什么?主子您也想太多了。

菊花顿了顿没说话。

过了一炷香时候,小丫鬟进来,轻轻替菊花揭了面膜,又有小丫鬟端温水、帕子进来,给菊花洗脸,取了面膏抹脸。

拾掇半日,总算好了。

菊花吩咐小丫鬟退下,摸着手镯想了想,回京的事不急,看我脸上这个样子,就是想回,也没法见人。

你把上回在开封寻到那幅长长的画,仔细包好,给父亲送去。

另外,不是还有八个会唱戏的小丫鬟吗?给母亲送去,就说请她闲暇之余,听听戏,解解闷儿。

扬州柳絮纷飞,京城也快到清明时节。

那个董鄂妃该出去咏絮了吧?这日天朗气清,吴克善专程去皇宫,感谢两宫太后赐下寿礼。

在慈宁宫内,遇见顺治前来请安,顺口说了句,这两天京郊外头,好多人都去玩耍,男女老少纷纷踏青游玩。

顺治一听,来了兴趣,不知菊姐姐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一起去踏青玩耍。

哲哲看顺治一眼笑了,扭头问吴克善,是啊,菊儿多日未归,哀家也挺想她的。

吴克善听了,讪讪低头回答:菊儿来信说,脸上已经好了不少,只是始终未能彻底根治。

打算带人去杭州瞧瞧。

又听说云南那边有奇药。

正好曼殊锡礼带着孩子们在云南打仗,菊儿若去,也有照应。

唉,说起来,这孩子真是孝顺。

成日里自己愁的什么似的,每次来信,都不忘捎来当地特产。

昨日还特意送了幅年画儿给我,长长的足有十来米。

送了八个小戏子,给她娘解闷。

哲哲闻言不住赞许,孝敬父母,很是应该。

顺治低头思量一会儿,笑着撺掇哲哲,大额娘,既然舅舅家里有戏子有画,咱们不妨去听听看看。

顺便,也出宫踏踏青,游玩游玩、疏散疏散。

太医不是说了,大额娘身子骨挺硬朗,就是不宜久坐。

出去走走转转,对您身体也好啊。

哲哲略有犹豫,咱们满人是没什么忌讳。

只是,汉人不都说,后院女子,应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哀家是一国之母,随便出游,不是叫汉人知道了,笑话咱们?顺治笑呵呵说道:孩儿奉皇太后慈驾出巡,与民同乐,于孝道于治国,两相齐全,御史们只有称颂,百姓怎会笑话。

若不是母后皇太后整日里难受恶心,出不得门子,孩儿也是要请她一同出游的。

看哲哲还有犹豫,急忙补充,况且,不去别处,就在舅舅家福晋转转。

大额娘还有什么担心的呢?吴克善瞧顺治一心想出去,以为他小孩子心性,喜欢热闹,乐得讨好外甥,帮着撺掇,是啊姑姑,往年在草原,哪一天不出来跑马遛弯。

咱本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能因为住到京城,连门都不出了。

更何况去的不是外头,是侄儿家里。

叫您侄媳妇陪着看戏听曲,瞅瞅汉人习俗,不也是与民同乐吗?哲哲捂着帕子噗嗤笑了,难为你肯入乡随俗,还知道‘与民同乐’?罢了罢了,都是孩子们一片孝心,哀家若是不答应,不是让你们难过吗?说着叹口气,先帝在时,哪一年我不骑马出去跑跑?如今老了,也上不了马背了。

皇上啊,明天我就坐车,到你舅舅家里坐坐,听听曲儿,跟你舅母他们聊聊天。

你呀,喜欢玩闹,就带足了侍卫们,出去走走。

就像汉人常说的,熟悉民情,才能更好安邦治国。

顺治听了高兴,急忙站起来拱手,孩儿遵命。

哲哲笑着摇头,拉顺治坐下,我的儿,可要带足了侍卫,看看就回。

别跑太远,叫大额娘担心呐。

顺治嘴上乐呵呵应下,与吴克善一同陪着哲哲聊天。

过一会儿,顺治看时候不短,告辞哲哲,回养心殿听范文程讲学,顺道问他踏青习俗。

吴克善也借口回家准备准备,随后出了慈宁宫。

到交泰殿跟布木布泰说一声,保证明日一定好好护着顺治安全,这才出东华门,上马回家。

路上遇到何洛会,二人坐在马上一拱手,打个招呼,吴克善就要错身而过。

何洛会想了想,调转马头,与吴克善并辔而行,笑问:卓礼克图亲王,您这么急匆匆乐呵呵的,该不会有什么喜事吧?吴克善呵呵笑了,能有什么喜事。

不过是明天姑奶奶要回门子,回家准备准备。

哦,对了何大人,你对京中熟悉,这京郊不算偏远,又不算喧闹的地方,都有哪里呀?何洛会心中默念姑奶奶回门子,暗想,寻常姑奶奶回门子,自然有亲王家几位贝勒操持,哪里会劳烦老亲王亲自带人动手。

心里明白几分,急忙笑道:老亲王您怎么忘了,俺们正白旗就在东郊有好几个庄子。

您要喜欢,不如这会儿奴才就陪您去看看。

咱提前准备起来,明日一早,就接姑奶奶。

吴克善想了想,这个,可要能看戏的庄子才成啊。

姑奶奶想听曲儿。

何洛会一拍胸脯,这有何难?包在我身上。

说着,引着吴克善径自往东郊而去。

吴克善看中一处,急忙要借来地方使使。

何洛会偏爱做大方,直接掏出庄子里头几户院子地契,塞到吴克善贴身随从手里,几户院子,值不得什么,算是奴才孝敬老亲王跟姑奶奶了。

吴克善见了,略一思量,这才命随从收下。

所谓投桃报李,趁人不备,悄声告诉何洛会:明日皇上奉姑奶奶来。

说完,指挥随从,到城里王府去接王妃,顺道带上几个小戏子、小丫鬟,还有家里几位格格。

吴克善大嗓门说话惯了,直接吆喝:叫王妃跟他们说,都把最好的衣服穿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叫人一看就喜欢才成啊。

随从听了,当即分出几个人回府传话。

其余的带着庄户佃户,一起打扫收拾庭院、戏台不提。

何洛会伸长耳朵仔细琢磨琢磨,皇上要来?打扮漂漂亮亮的?嗬,明白了。

上前跟吴克善打个招呼,说自家公务在身,这就回去。

吴克善也不拦着,满脸含笑让何洛会自便。

依旧转身收拾院子。

何洛会又陪着看两眼,慢慢退出去,骑上马出了庄子,停在村口,叫来随从兵勇,小声交待:都听明白了?明日皇上陪皇太后要来,蒙古格格们打扮漂漂亮亮,就是想趁机让皇上看上。

要知道,皇上后宫可是一个人都没有。

一旦看上,那可就是一步登天了。

就是不能捞个宫位主,将来也是资历老,得人看重。

兵勇都是何洛会亲信,急忙搓手笑道:怎么着,爷,咱回家请姑娘去?啊呸!何洛会一口啐过去,咱家姑娘才三岁,话还说不全呢!转转眼珠子,嘿嘿笑了,那西山温泉一事,多亏了鄂硕闺女。

你,小强,去鄂硕家里,把这事儿跟他家姑娘的奶妈子说了。

咱也算还个人情,明白了?小强急忙点头,那没问题。

鄂硕家奶妈子,上回就是小的去联络的。

您等着,小的去去就回。

说着,骑马就跑。

马蹄踏踏,踢起几尺尘沙。

何洛会吐一嘴沙土,对着小强背影骂道:这荒郊野岭的,爷可不在这儿等。

回京直接去步兵统领衙门。

小强隐隐约约听明白,急忙扭头应一声,径自往正白旗住地奔。

鄂硕家后门,小强也算熟门熟路。

交待完奶妈子,牵着马出了胡同,站着等大车过去,小强心里就琢磨开了,咱自己家里也有妹妹,虽说没人家董鄂姑娘文才高,好歹也是正白旗正经人家闺女,没道理跟外人通信儿,不告诉自家姑娘的。

想了想,绕个弯儿,回到家里,找来母亲,细细说一番。

小强他娘听了,摆手犹豫:这——不大好吧。

咱们家姑娘初选就被退回来了。

门帘一响,自家姑娘从屋里走出来,扶着母亲对小强说,哥哥你放心,都是八旗闺女,乌云珠能做的,妹妹为何做不成?若不是父亲早年死在战场,咱们家过的不比乌云珠差。

转脸劝慰母亲,额娘您放心,这两日女儿也学了几个对子,几首诗经,这一回,纵然不能博得贵人的眼,定然不给额娘丢人就是。

小强他娘还在犹豫,小强早拍手叫好,正是,妹妹这番言语,方是八旗贵女风范。

小强妹妹微微笑了,哥哥且去当差,明日就看妹妹的。

小强乐呵呵出门,径自回步兵统领衙门复命。

也是凑巧,这家门外有个老太太,素日跟小强他娘要好,今天路过串门子,听见他母子屋里说话,转身想走。

冷不丁地听见‘皇上’二字,爱热闹顿住,仔细听全了。

偶尔听见这么件事,回去当着街坊邻居的面儿,当笑话说了,好笑一通这家姑娘有登天之心。

言着无心听者有意,当天晚上,不少正白旗有姑娘的人家就琢磨,反正人家都去了,不差我们一个,咱也去凑凑热闹?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正白旗人家,传了个七七八八。

又不知谁说了一句,当今万岁爷最喜欢吟诗作对的汉家女人模样,一时间,诗词纸贵。

三更时分,还能听见女子吟诗:锄禾日当午,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留待小窗明。

噗~~~第二日一早,诸多正白旗秀女打扮齐整,家里父兄陪着,坐车的坐车,骑驴的骑驴,溜溜达达出了东直门。

单寻那有水有草,有花有景之处,放风筝玩耍。

还有那许多女孩子,临时抱佛脚,拿着本唐诗三百首,仔仔细细翻开。

多亏正白旗驻扎东直门内,出门就出城。

要不然,这么多闺女一同出门,走在街上,还不走漏消息,叫其他旗的闺女也得了信儿,跟着凑热闹顺便勾搭皇帝去?皇家剧院小剧场:菊花:出来冒个泡,省的别人占了女一号顺治:菊菊,回来给朕当皇后吧?菊花:滚!天空有多远,你就给俺滚多远!布木布泰:俺可怜滴侄女,俺滴亲侄女!多尔衮:亲爱滴,小心肚里孩子哲哲:生男还是生女?顺治:朕要小弟弟作者有话要说:研讨班第四期:布木布泰生孩子,生男孩是生女?(只有两个选项,咱就不排序了吧?)☆、32蒹葭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