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进军云南

2025-03-25 21:53:21

老嬷嬷亲自去挑帘子,巴特尔低头进门,对着菊花打个千儿,低头请安:回主子,事情已经办妥了。

那个钱夫人带着一帮婆家、娘家人,看着凶猛,其实也不过只会欺凌孤儿寡母。

奴才一到,报出朝廷名号,一个个的都做起了缩头乌龟。

双手呈上郡主银印、钱夫人保证书。

小丫鬟迈步要去拿,菊花率先走过去,亲手捏起来。

手指头有意无意划过巴特尔掌心,只觉得一块厚茧,硬硬的、暖暖的。

巴特尔赶紧收了双手,攥在身侧,不敢抬头。

菊花抿嘴儿乐了,站到书桌后面,放好银印、保证书,慢慢说道:知道了,起来吧。

巴特尔这才起身,颔首站着,等候吩咐。

菊花看着这人,盯了半天,噗嗤笑了。

免不得受老嬷嬷一个白眼,菊花只当没看见,慢慢问话:巴特尔,我记得,你之前跟我父亲讲过,想去战场建功立业?巴特尔听了,不敢隐瞒,实话实说:回主子,为科尔沁打仗,是奴才的本分。

能够凭一身力气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也是做儿子的本分。

菊花听了点头,回身从抽屉里取出两本书来,亲手递过去,这两本,分别用蒙古语与汉语书写。

一本是成吉思汗兵法,一本是孙子兵法。

成吉思汗兵法,记载了蒙古打仗的战术、战法,你多看看。

至于孙子兵法,乃是汉家常用,你也要熟悉。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可记住了?巴特尔赶紧举起双手,单膝跪地,多谢格格。

等了半天,不见丫鬟送书来。

不免抬头看,就见一位汉装女子端立桌后,云髻上别着一朵茉莉花,茉莉花缀着一袭面纱。

眉眼如何,全在面纱之后。

登时心中叹息,我科尔沁明珠,怎么就得了这个病?竟然连人都见不得了?正在低头叹息之时,就听菊格格嗔怪:你一个大老爷们儿,走几步就能累着你了?还等着烦劳我的丫鬟姐姐?巴特尔这才明白,赶紧站起来,亲手接了。

捧在胸前谢恩,躬身后退,准备出去。

将将走到门前,菊花叫住他,顿一顿,吃吃笑道:男子汉成家立业都是大事。

你且好生前往战场立业,成家之事——菊花躲在面纱后面笑一笑,慢慢说道,等你有了功名,卓礼克图亲王——会亲自给你选一门好亲事的。

巴特尔听了,不敢多想,低头谢恩出去。

老嬷嬷亲自送他出了院子,回来见菊花卸了面纱,坐在书桌前画画,少不得埋怨几句:格格,您怎么、怎么,您怎么忘了男女授受不亲了呢!菊花淡淡一笑,那有什么,咱们又不是汉家儿女,讲究那么些吃人礼教做什么?当心好的学不来,糟的反而青出于蓝胜于蓝。

老嬷嬷听了,无可奈何,只得罢了。

第二日,钱夫人带着柳如是之女钱明月来拜访。

老嬷嬷奇怪了,主子,那钱夫人要逼死钱小姐生母,怎么钱小姐反而陪着过来?二人见面,不应该势如水火吗?菊花摇头一笑,这就是汉家礼教。

身为嫡妻主母,有资格处置丈夫任何一个妾室,打了杀了都是有理,反抗不得。

钱小姐自幼学的就是纲常伦理,纵然心里恨死钱夫人,面上也得老老实实地。

更何况,她日后的前程,怕是还捏在钱夫人手里呢。

想了想,吩咐请钱家母女到花厅落座吃茶。

自己打扮打扮,带着老嬷嬷、四个丫鬟前去。

钱夫人正打量花厅摆设,幽幽劝说钱明月,好孩子,你别使气。

将来你去了京城,能帮你的人有几个?一个人举步维艰,耽误了自己倒也罢了,若是得罪贵人,给家族惹祸,就是你娘——也无可奈何。

今日拜见过郡主,你就随我回老宅住下。

安心守孝,等着三年后,进京候选。

若能伺候贵人,也是咱们祖上积德。

钱明月嘴上应着,心里怒骂不止。

碍于嫡母颜面,只得低头诺诺。

母女俩正说着,瞅见一位汉装女子,戴着面纱,瞧不清模样,丫鬟婆子簇拥着进来。

正在疑惑之时,就听打帘子丫鬟说道:格格,您当心台阶。

刚下过雨,地上滑。

钱夫人这才明白,正是万菊郡主来了。

急忙扯了钱明月,带着随身丫鬟磕头,民妇携小女给郡主请安了。

菊花略略点头,就有小丫鬟上前,亲自搀起她母女二人,分宾主落座,重新上茶。

吃了两口茶,菊花放下茶杯,笑对钱夫人说道:钱大人去世,家里家外全赖夫人一人操持,一定很辛苦吧?一句话说的钱夫人红了脸,急忙欠身说道:身为当家主母,都是分内之事。

老爷走了,民妇恨不得一同去了。

可家里还有儿孙媳妇,总不能叫孩子们刚没了爹,又没了娘。

不管家道多么艰难,也只能咬牙走下去。

菊花心有戚戚焉,是啊,自先帝去后,两宫太后也是如此艰难。

提起两宫太后,钱夫人反而不好搭话。

昨天连夜打听,这位万菊郡主乃是万岁亲封,出身两宫太后娘家,与万岁爷是亲表姐弟。

扭头看一眼明月,心中暗想,若是明月将来真能入侍后宫,搭上郡主这条线,应该顺畅的多吧。

殊不知,平阳公主为弟弟汉武帝推荐女人,那是一推一个准?想到这里,就拉着明月,重新给菊花见礼。

钱明月不请不愿福身。

菊花笑着受了礼,仔细看一遍,点点头,果然有乃父母风范。

一句话,说的钱明月又羞又臊。

钱夫人昨日骂生母本为秦淮娼妓;街上人大老远就投鸡蛋,说父亲是卖国汉奸。

有他们风范?这位蒙古郡主说话,真是戳人肺管子。

好在菊花没多少,请她重新落座,命老嬷嬷送上一个锦盒,里面装着一只点翠东珠偏凤金钗。

钱明月推脱不肯要,老嬷嬷笑对钱夫人说:还请小姐收下,日后进京出门,少不得要妆点妆点。

有了这话,钱夫人也点头,既然是郡主美意,孩子你就收下吧。

钱明月这才委委屈屈接下,交给身后小丫鬟收好。

钱夫人陪着说了几句话,母女二人看菊花没其他事,料想日后少不得联络,便说些场面话,告辞走了。

老嬷嬷送人出去,回来瞧见菊花拍拍手,赔笑说道:那个钱夫人说话文绉绉的,对钱小姐一团和气。

怎么也瞧不出来,昨日是她领着人,要逼死柳夫人。

菊花对着老嬷嬷笑笑,正室夫人嘛,都跟你家主子我一般没心眼儿,还不早就被休了?老嬷嬷连同众丫鬟急忙啐啐,主子,这话听着晦气,赶紧啐一口。

菊花仰头笑了,直到笑出眼泪,摆摆手重新戴上面纱,吩咐叫巴特尔进来。

待到巴特尔一身汗一身泥进来,菊花吓了一跳,你跟人打架去了?巴特尔急忙躬身笑答:奴才不敢。

只因主子您说要奴才上战场杀敌。

奴才想着,功夫也得练起来。

刚才到跨院练布库去了。

菊花盯着巴特尔看一阵,直看的巴特尔脸上冒一层虚汗,这才吃吃笑了,说一个好字,吩咐下去,咱们明日启程。

巴特尔拱手应下,问:听说岭南有位名医,专治脸上痘痘。

咱们去那儿吗?岭南?菊花捏捏手上茉莉花,不,我们去云南,送你去战场。

菊花带着人一路向西南,一路寻找名医,搜集药材,除了自己治病的,还带了两车治刀伤的药材。

巴特尔一路随行护卫,趁着闲暇练功夫、看兵书。

到了秋日,终于来到云南地界。

果然是春城,四季入春、美景如画。

可惜时不时遇到狼烟流民,一路上,少不了几番惊吓。

待到来到平安之处,菊花下了马车,微微摇头,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巴特尔跟着菊花身后两步开外,小心守护。

听见菊花说,慢吞吞回答:主子不必担心,此去找到达尔汗亲王毡帐,有他照顾主子,奴才就能前往战场,剿灭明朝余党。

菊花回头,微微一笑,好。

我问你,若是你捉住了南明永历帝,你会怎么做?巴特尔想了想,擒贼先擒王,捉住了永历帝,自然就能号令南明余党束手就擒。

菊花听了这话,喜出望外,你不杀他?看来,巴特尔并不如他表现的那般憨直。

巴特尔笑笑,杀人也有讲究。

杀他一个,惹恼一帮亡命之徒。

不如留着,送到京城,请万岁爷处置。

更何况,汉人有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奴才这些日子所见所闻,老百姓虽然不满战乱。

但是,真正对明朝皇帝多么欢迎的,怕是没有几个。

毕竟,崇祯皇帝在时,他们的日子,不比战乱时候好过。

要不然,怎么会有李自成杀进北京城一事呢?留着这个小皇帝,看他们窝里斗,岂不更好。

奴才想,只要万岁爷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也会向着万岁爷。

百姓嘛,谁不喜欢过上安稳日子?老罕王当初不也是明朝官员,因为明朝皇帝昏庸,这才揭竿而起。

算起来,跟其他改朝换代,没什么不同。

菊花盯着巴特尔,仔仔细细看了一通。

直看的巴特尔面露踟蹰,诺诺问:主子,奴才说错话了?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菊花:巴特尔,你不懂爱巴特尔:科尔沁明珠,我不敢爱顺治:你不敢我敢,看谁跟朕抢表姐。

关门,放鳌拜鳌拜:不好意思世祖爷,奴才被您儿子关在牢里,暂时不出来☆、35品茶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