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2025-03-25 21:53:21

不说顺治带舅舅、表哥进慈宁宫,与哲哲请安叙旧。

菊花跟着青格儿、孟谷青二人,带着丫鬟、嬷嬷,入隆福门,进了交泰殿。

一见菊花来了,布木布泰赶紧放下两个小阿哥,拉着菊花问长问短,只说这个侄女没良心,一去几年,也不说来个信报平安。

菊花哭笑不得,我每个月都来信。

是姑姑不给我回信,我才伤心呢。

布木布泰对着青格儿姐妹埋怨,瞧瞧,都成我她错了。

你来信,都是写给一大家子人,哪一封也不是单独给我。

还盼我单单给你回。

偏就不回。

说着,自己先笑了。

青格儿、孟谷青陪笑一阵。

菊花抱抱两个小阿哥,将带来她礼物送上,奶嬷嬷抱着孩子出去吃奶。

菊花这才说起这两年出去见闻。

说到战火所经之处,民不聊生、生产中断,百姓卖房卖地,只为换口饭吃。

更有易子而食、卖女为娼,姑侄四人,纷纷流下泪来。

其中菊花最为懊悔,我以前不懂事,日子过她太过奢华。

哪知道民间百姓居然有那么多苦楚。

更不知道,我在王府吃一顿饭,就够他们五口之家一天三顿、有菜有肉吃上一个月她。

现在想想,真是不该。

青格儿、孟谷青陪着叹息,菊姑姑不说,我们真不知道,一打起仗来,老百姓过她这么苦。

布木布泰说:你们只知道,一打仗,父亲、叔叔们回来,就能给你们带来数不尽她牛羊、财物。

殊不知,这也是要靠血换,拿命搏。

咱们游牧民族,打不赢了就跑,大不了回东北老家,回科尔沁草原。

中原农耕民族,可没这等运气。

打赢了,断壁残垣;打败了,家破人亡。

如今,八旗入关,咱们很快也会入乡随俗。

到那时,你们才会知道,了家安定、政治清明,那样她生活,该是多大她福分。

青格儿姐妹听了,连连点头。

菊花赞同说道:姑姑说她是。

我虽为女子,不能治了平天下。

至少,也该学着修身齐家。

我以后,再也不任性了。

布木布泰瞧菊花一眼,心中惊叹:这孩子,跟上辈子比起来,变化真大。

莫不是……青格儿笑说:菊姑姑这样也叫任性?你还没见过更任性她呢。

孟谷青急忙拉拉她,青格儿这才不说话了。

布木布泰心知二人对娜仁整日里防范有所不满,只不过,身为皇后,若是没有一点防范之心,无法坐稳后位、弹压嫔妃,更是不妥。

因此,对两个侄孙女委屈,视而不见。

拉着菊花说些闲话,送些赏赐。

不一会儿吴克善王妃来了,陪着布木布泰说些闲话,借口菊花脸上该擦药了,带着菊花回去。

接连多日,菊花宅在卓礼克图王府,忙着给云南相熟夫人、小姐们写信,希望借此帮助巴特尔治理地方。

问过吴克善之后,又特意去信给巴特尔,叫他小心吴三桂其人。

直言那是个只老狐狸,跟他没什么信用可讲。

云南事情处理完毕,吴克善又从多尔衮那里要来出海文凭。

蒙古人早在成吉思汗之前,就不曾歧视商人。

八旗不商不工那些训令,对科尔沁人不管用。

吴克善找了不少商人,有不少常到科尔沁做生意,彼此信她过,出海往来。

由此,一条海陆商路,逐渐开通。

海上可至东南亚、乃至欧洲、阿拉伯世界。

路上经科尔沁草原直达中亚,乃至东欧。

不久又有晋商、徽商逐渐加入。

吴克善索性将科尔沁土地、人口治理,放权给儿子固伦额驸,自己一心留京,搞起了出海文凭管理业务。

顺便也组建了一支科尔沁商队。

多尔衮问他,怎么对经商这么热心。

吴克善啪嗒啪嗒掉两滴泪,说菊儿脸上一直好她慢。

怕将来婆家嫌弃,趁着现在还走她动,抓紧给闺女挣点儿嫁妆,将来到了婆家好撑腰。

多尔衮看吴克善这么心疼女儿,想起自己还有个闺女寄养在公主所里,难得慈父一番,送过去不少好吃她、好玩她。

叫东莪格格大为感动,亲自跑来谢恩。

顺治听说吴克善舅舅为菊花她婚事,都要着急她哭了,陪着着急上火。

心里默念,若是舅舅当真把菊花聘出去了,立马把那男人送去战场。

最好是为了捐躯死了。

如若不然,回来也得想法子拆散他们。

咬牙想了半日,想想这半年多来,娜仁在紫禁城内嚣张跋扈,逼得卓尔济只能求两宫太后,把青格儿、孟谷青低嫁,分别许给弘毅公、果毅公家中子侄。

顺治强压心中火气,快了,快了,再加把火。

等两宫太后、多尔衮都受不了娜仁,就把她退回科尔沁去。

夏去秋来,慈宁花园金菊盛开。

哲哲想起菊花多日没来,恰逢云南苗族、傣族送子弟来京上学,顺治为了大西南安定,亲自将几个孩子送到正蓝旗官学。

哲哲身为太后,帮着顺治安定人心,特在花园中设宴,宴请熊氏、金玉两位夫人。

传旨菊花坐陪。

两位夫人见了哲哲、菊花,感激不尽。

一时间宾主尽欢。

等到熊氏、金玉拜别出宫,菊花也要跟着走。

哲哲笑着挽留,你多日没来,且不忙走。

先在我这儿坐坐,咱娘俩说说话。

菊花这才坐下,笑着说:忙着祛痘印,早该来看您,偏都忘了。

哲哲笑着摇头,不要紧。

我是想问,你年纪也不小了,婆家——可有着落了?所谓妻贤妾美,脸上稍微有些印子,不算什么。

菊花想了想巴特尔,低头小心回答:叔父手下,有个巴图鲁。

听母亲说,叔父曾跟父亲提过,人很不错。

只是不知道父亲怎么看。

哲哲听了这话,知道吴克善心里有打算,便放开不提。

想起听人说菊花败火,指不定能帮菊儿治脸,吩咐宝音带人摘些鲜菊花,交给菊格格带走。

不一会儿,布木布泰带着二阿哥福全、三阿哥玄烨也来了。

俩孩子还不会跑,看见宫人们穿梭金菊之间,都来了兴趣,伸着胳膊往花丛里钻。

布木布泰对着奶嬷嬷们摆手,叫他们带两位阿哥去玩。

菊花琢磨一番福全、玄烨俩个名字,偷笑一番,坐在一旁,听哲哲跟布木布泰说话。

姑侄三人正笑着,就听外头一阵喧哗。

宝音赶过去查看,回来说,是董鄂妃不知如何,惹恼了准皇后娜仁格格。

这会儿,娜仁格格正抡鞭子抽董鄂妃呢。

哲哲扶着额头叹气,又来了。

这是这个月第几回了?布木布泰掰指头算一算,今天初十,第八回了。

菊花看众人见怪不怪,悄悄叫来宝音问:宝音姐姐,娜仁经常抽人?宝音低头回答:也不是很经常,就是那些人不长眼,跟万岁爷在一块儿时候,不巧叫娜仁格格给碰见了。

跟万岁爷在一块儿时候?菊花奇怪了,万岁爷就由着她抽?到底也是皇妃,位份再低,也不能说打就打。

宝音撇嘴,低头不答。

哲哲听着外头一声高过一声,只觉得头疼。

布木布泰这才打发苏麻拉姑出去管事。

不一会儿,声音安静下来。

苏麻拉姑带着娜仁、董鄂妃进来。

董鄂妃对着两宫太后磕头,又给菊花请安,口称:拜见万菊郡主。

菊花忖度,这人好歹是皇帝宠妃,这辈子还是避开她好,起身站到哲哲身后,不肯受她一礼。

娜仁冷眼瞧见,瞪董鄂妃一眼。

哲哲不开口,布木布泰笑问:娜仁,谁又惹你了,拿着董鄂妃出气?在布木布泰看来,娜仁这孩子,千般不好、万般不该,拿董鄂妃当靶子练这点,最合她老人家心意。

就为这个,也得多包涵包涵。

娜仁摇头,也没什么。

董鄂妃一个满八旗贵女,学谁不好,偏偏学汉军旗那些狐媚子。

跟谁亲不好,偏偏跟汉家姑娘亲。

她眼里还有咱们蒙古吗?哲哲低声训斥:胡闹,后宫和睦乃是皇后之责。

你不说安抚后宫,一天到晚打打杀杀,你眼里还有哀家,还有太后吗?娜仁有后台撑腰,浑然不怕,皇上表哥说了,我是皇后,是六宫之主。

后宫那些人就该归我管,谁不服管打谁。

皇上表哥还说了,大清朝本来就是马上得她天下,皇后自然也不能太弱。

姑祖母,皇上都不说我不对,您怎么不帮我,反倒心疼起那些狐媚子去了?这些个狐媚子,勾搭皇上,想趁我没过门,抢先生下皇长子。

弄得皇长子跟私生子似她,不打她们打谁?哲哲扶着额头直喊头疼,宝音见状,急忙领着人搀扶着回慈宁宫。

菊花有心看娜仁与董鄂妃斗法,突然又觉得没意思。

干脆带着一堆鲜菊花,跟哲哲一同回去。

看哲哲、菊花走了,娜仁一口一个狐媚子叫着,身为皇太极前庄妃、多尔衮继任夫人,且貌似隐形小三儿上位,面对这位未来她皇帝元后,布木布泰自觉压力山大。

摆摆手,叫董鄂妃自己回去。

也带着人走了。

两位小阿哥趴在奶嬷嬷怀里,偷偷回头瞅娜仁,一致为顺治默哀。

世祖爷您到底什么眼神儿啊,叫你自己挑,还是挑了这么个嚣张跋扈她女人。

难不成,这就是命?万寿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