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蒙古亲戚

2025-03-25 21:53:21

哲哲坐在炕上,笑着摸摸顺治脑门,瞧瞧,外头大雪呢,怎么说跑就跑出去了?叫来侍女,捧上一盅姜汤,热热地给顺治灌下去,发散发散。

顺治不好说自己去捉奸了,捉的还是亲娘跟亲叔叔的奸,闷声回答:去看雪景了。

本来想叫十一弟跟我一起堆雪人来着。

哲哲听了,抿嘴笑笑,等雪停了,叫侍卫们陪你去。

你十一弟身子弱,自从入了腊月,就没见他们娘俩来请安了。

顺治没听出哲哲话中暗藏不满,只当博果儿真的弱不禁风,不由摇摇指头,那可不好。

将来,朕还想让他做大将军,给朕打仗呢。

就像,就像……顺治摇摇脑袋,可不能说像十四叔给汗阿玛打江山一样。

那不是说将来自己死了,自己的皇后就得像额娘对十四叔一样,跟博果儿弟弟眉来眼去了?哲哲不知顺治那点儿小心思,但还是很善解人意般避开多尔衮,笑说:就像济尔哈朗给你汗阿玛打江山一样,是不是呀?顺治急忙点头,一叠声说:就是就是。

母子俩说笑一阵,顺治想起来意,伸手问:菊姐姐的信呢?哲哲咯咯笑了,从炕桌上小抽屉里取出一封厚厚的信来,调侃,才几天没见,也不知道有多少话说,瞧这信厚的。

顺治接过来一看,信笺并未封上,取出一叠纸,翻开一看,字少画多。

哲哲凑过来一瞅,哟,这是什么呀?大额娘怎么看不懂呢?这么多小人儿,小牛小羊,这是哪儿啊?顺治哈哈笑了,我知道,姐姐这是画的科尔沁草原。

您看,这还有蒙古包呢。

这是舅舅,这是舅妈。

哦,是舅舅、舅妈呀。

那这个红衣服小人儿是谁呀?是菊姐姐。

菊姐姐好看不好看呀?好看,还聪明。

顺治实话实说。

哲哲笑了,福临自己都说菊儿丽而慧,菊儿刚到家,就想着给福临来信。

俩孩子感情这么好,布木布泰担心那是多余。

想来,这门亲事,跑不了了。

菊花还不知道,一封信看图识字,叫哲哲一而再再而三惦记着。

好容易回到父母身边,顾不上撒娇,趁着晚上父亲到母亲屋里歇息,一心一意游说父亲,趁着如今天下大乱,赶紧派人出去,抢占政治资本。

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见幼女一本正经,说什么如今满洲入关,满蒙关系不久就会有盟友变为君臣,蒙古地位将一降再降,最终不得不退出朝堂核心。

微微皱眉,止住菊花,其其格,不得胡言。

你姑祖母与姑姑两宫太后护着,蒙古别部不说,咱们科尔沁必定会时代尊贵。

菊花翻个白眼,所谓世代尊贵,就是把咱们家疼在心尖儿的闺女,一个个送到远离家乡之处,给他们做小老婆,任由他们欺凌,连个孩子都留不下来,死后埋哪儿都不知道。

所谓世代尊贵,就是咱们家但凡有本事的男子,都不得不娶他家女儿,娶就娶吧,还一个个的都生不出孩子,断了咱们嫡出香火。

胡闹!你姑姑、你姑祖母,不都生了孩子?没咱们科尔沁,他们凭什么入关?身上还流着咱们科尔沁的血,就想着翻脸不认外家了?菊花站在吴克善面前冷笑,诺敏姑姑遣散众多福晋,这个信号,还不够强吗?父亲,满洲贵族崛起,朝政势力重组,宗室日渐汉化。

咱们蒙古,若不趁机有所作为,将来,只能站在边缘,看满汉两家亲热。

父亲莫忘了,蒙古之于满洲,从来都是利用与戒备并存。

吴克善王妃在旁担忧,不会吧。

两宫太后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式微。

更何况,两家联姻,那是世代多少代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菊花摇头,看着吴克善。

吴克善抿嘴,王妃还记得当初叶赫那拉部吗?叶赫那拉部?菊花在旁解释,叶赫那拉部,与他爱新觉罗,也是世代姻亲。

最后叶赫被灭而终。

乌拉那拉部,多少位闺女嫁给他爱新觉罗爷们儿,如今呢?见了他家爷们儿,不也得口称奴才?这两家,不都出了大妃?都有皇子吗?王妃摇头,咱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母亲,难道您想让咱家再出位皇后?菊花冷笑,流水的皇后铁打的王。

母亲,出不出皇后不要紧,关键是,咱们要想法子,抓住皇帝的心,让他心里向着咱。

王妃摇头,这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咱们蒙古就是靠联姻说话。

所以元朝百年而亡。

吴克善拍拍桌子,其其格,不许胡说。

菊花咬咬嘴唇退下,吴克善看幼女一眼,你姑姑说什么了?菊花摇头,没,什么也没说。

吴克善敲敲桌子,看着屋里炭火,火炉上,铜壶冒着热气,蒸腾着奶茶浓香。

王妃陪坐一旁,安安静静不言不语。

最后,吴克善对着菊花点头,我虽然不读汉书,但也知道汉人规矩。

他们没有一个家族世代为后的规矩。

但凡能连出两位皇后,后来那个家族必然被灭。

其其格,你姑姑熟读汉书,定然也知道这些。

菊花低头,怎么绕来绕去还是皇后。

爹呀,咱现在说的是政治资源,抢占政治资源!吴克善接着说道:罢了。

你就留在你母亲身边,好好学习管家吧。

咱家闺女,心高气傲的,与其嫁给他爱新觉罗,跟你诺敏姑姑一般受气,不如安安生生留在草原。

菊花赶紧问:那——咱就守着草原,眼睁睁看着满洲在中原吃香的、喝辣的呀?王妃瞪菊花一眼,怎么说话呢?菊花低头捏指头,本来么。

吴克善呵呵笑笑,你说的,派科尔沁年轻人跟着军队各地当官,管理汉人百姓,我觉得靠谱。

不过,这事我得跟你祖父、叔父们商量商量。

菊花点头,凑上去拍马屁,就知道父亲最深明大义了。

王妃略一沉思,咱们家人,习惯马上生活,到了中原只怕不习惯,去之前,还要提前学习学习中原习俗、文字才是。

菊花抬头,看一眼母亲,咯咯笑了。

上辈子只知道跟着母亲学习管家,怎么就没看出来,母亲也能举一反三、参与部族事务呢?顺治二年二月,哲哲接到科尔沁家书,说家里有一批子弟,仰慕中原文化,想来京城讨生活,求她给安排个活儿干。

自己能熬过皇太极继妃,展露光芒,继而册封皇后,多亏了娘家支持。

这点儿小事,哲哲自然乐意帮忙。

叫来布木布泰一说,布木布泰点头应允,都是一家人,他们乐意来,咱们往后在朝堂上,也有说话的人。

能帮自然要帮一把。

哲哲听了十分满意,合该如此。

汉人都说,得了富贵忘根本,那是不义。

如今满天下人都看着咱们呢。

可不能留下把柄。

况且,蒙古各部,还要科尔沁帮着安抚呢!两宫太后联合开路,科尔沁第一批青年携家带口来到北京。

三个月后,分赴全国各地,帮着打仗,顺便战后安抚当地百姓。

不着痕迹促进蒙古族、汉族交流了解。

不少地方,甚至开始蒙、汉混居,平民之间,逐渐联姻沟通。

接下来十年间,科尔沁大力繁育人口,人口多了就送到北京,免得破坏草原环境,激发沙尘暴。

同年四月,顺治八嫡出姐姐固伦长公主下嫁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子巴雅斯护朗。

在此之前,顺治同母姐姐固伦七公主嫁给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内大臣俄尔齐桑之子铿吉尔格。

一年出嫁两位公主,一位是母后皇太后亲生,一位是顺治皇帝亲姐,吴克善这个做表哥、做舅舅的,少不得带着一家老小送礼吃酒。

听了菊花建议,顺便带了不少科尔沁子弟到京城,找两宫太后讨生活。

都是实在亲戚,给子侄相亲安排个工作,小意思啦!怪不得史书上,称自己丽而慧。

菊花对着镜子,上看下看,肉呼呼的看不出来多漂亮。

不过,能想出这么个法子,渗透中原,渐渐取得部分朝政大权么——菊花抱着镜子哈哈大笑,我真是太聪明了,‘慧’这个字,当之无愧!作者有话要说:都是实在亲戚,给安排个工作呗!抢占资本要趁早,植树挖坑要填好!植树节了,你给树浇水了吗?还有一更☆、走出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