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搀扶着成碧下了马车,又赶紧去扶栗棠的胳膊,栗棠却朝我摆摆手,道:不必了!付了马车夫五钱银子,比原来议定的价钱还多给了两钱,车夫千恩万谢地一个劲地对我鞠躬:多谢先生,多谢小姐。
看着马车夫圈了马儿往回转,我和栗棠、谭成碧立刻上了河上的那座迂回曲折的木桥。
木桥很长,在河面上弯曲成很多道弯,桥面宽度约有一米半到两米,木板很宽很厚,两边都有半人高的扶栏,下面不远处就是碧绿的荷叶,这个时节荷花还没开放,但是荷叶已经长得层层叠叠的了。
敏斋学堂的大门紧关着,两道宽阔、厚实的门板上铸有金灿灿的铜锭,门环上有两个兽头的铜雕,从外表看起来很气派。
敏斋学堂四个字横着悬在大门上面,做成半拱形的样子,用铁板和木头镶嵌起来,字迹有些瘦,但十分耐看。
这应该就是当今皇帝的御笔亲题了。
我让谭成碧和栗棠站在台阶下,走上台阶去拍打门环。
不大一会,门内有人开门。
大门轻声向一侧开启了一扇,一个戴着书生帽子的男子探出头来看看我,问:你们找谁啊?我赶紧拱手回答:这位兄长请了,我们是来找祝夫子求学的学生。
那人又瞪眼看看我,再看看我身后的栗棠和成碧,低声喃喃道:夫子交代说有两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到学堂,怎么面前确是三个女子?这看门的男子一副憨头憨脑的模样,看样子是脑袋有些不够使。
可他那眼力却比栗棠还厉害,一下子就看出我和成碧是女人。
我不管他,用力推开门,对他训道:别磨蹭了,是夫子请我们来的。
夫子的病要靠我们来治,你若耽误了怎么办?那人这才闪躲到一边,把我们三个人全都让了进去,一边还嘟囔着:哦。
我明白了,你们是来给祝先生治病的。
大门内是一条极其宽阔的石板路,向里一望,先是一座大殿式的讲堂,上下三层结构。
门前移花栽木,并摆着孔夫子和孟夫子两位先哲夫子的雕塑。
大殿后面就是祝夫子的住所,再往右侧后面的一大片空地上整整齐齐地矗立着一排青砖青瓦的平房,那里就是敏斋学堂的学生斋舍了。
斋舍共有五排,每排约有四间屋子,总共二十间房舍。
房舍周围遍植梧桐树,还有一道道的低矮灌木从,每排斋舍挨着教学大殿这侧都竖着一个很高的旗杆,上面各有一面不同颜色的彩旗,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我们三人进到学斋里面的时候,教学大殿门前不远处的大片草坪上正有一群学子在做游戏,大概是在练习摔跤或者群体对抗性的某种游戏,见到有人进来,他们都停下来远远望着我们。
我们不作停留,绕过教学大殿,顺着学斋内的指示牌找到了祝夫子居住的地方。
大殿背面四五丈远开外的这处屋舍是一处四角院落。
因为完全被笼罩在大殿的后面,所以从前面丝毫也看不到。
院落的围墙不高,可以见到院子里面蓬勃长出来的木槿花,紫色的花朵已经开了不少,十分惹眼。
我推了推院门,虚掩着的,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