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祸水,打钱[快穿] > 第143章 神尊今天也在努力营业中

第143章 神尊今天也在努力营业中

2025-03-26 09:29:04

漆黑的甬道里, 神尊见她停在了宋锦云与王长安相遇的时刻前, 瞧了她一眼问道:你们小姑娘是不是都有这种英雄情结?在被救后总会认为对方是你的英雄?轻易许付真心?谁不想被英雄拯救呢?小谢望着被王长安抱在怀中瑟瑟发抖哭出声来的宋锦云慢慢道:就像深陷苦难中的人会信奉神明一样, 希望能被神救赎。

她想起宋远来了, 他跳下湖中化身为鲛救她那一刻, 她也是真的心动啊。

可见你们小姑娘有多好哄。

神尊嗤之以鼻的瞧她一眼。

她回过头来忽然对他笑了, 我可不好哄,我可不是谁都能救的,我允许来救我成为我的英雄的人,必定世上绝有的好看。

不是阿远那种好看的人, 有资格救她?想的美。

神尊瞧着她那得意的小样子忍俊不止,小丫头不止猖狂的很,还重色的很。

他的衣袖却被拽着摇了摇, 她笑眯眯的望着他又道:像神尊这样好看的就行。

他愣了一下,她只笑眯眯的望着他又补问了一句, 若我遇难神尊会救我吗?他被她盯的莫名心晃, 收回眼来板起脸冷哼一声道:自然不会,本神尊绝不会庇佑你们这些没有良心狡猾的人类。

真的?小谢又歪着头凑到他眼前, 那神尊在祠堂里替我击退宋锦云不是为了救我啊?只是为了护着我这具还不错的肉身?好生烦人。

神尊伸手推开了她凑过来的脸, 你怎么这么啰嗦。

小谢笑着收回脸来, 唉声叹气道:神尊嫌我啰嗦我不说就是了。

她牵着神尊的衣袖示意他往前走。

神尊端着一张脸走在前面,听她轻轻的脚步声跟在身后心中不知为何有些伤怀,许久许久没有人希望他来庇护了,如今这个小丫头跟在他的身后,紧紧的牵着他的衣袖, 让他生出一种她非常依赖自己的错觉,此刻若要他取了她的性命占用她的身体,他舍得吗?小谢跟着他一路走过黑漆漆的甬道,看着两侧走马灯一般的记忆,宋锦云被王长安救回了村子,这个村子是真的穷乡僻壤,她这样的富贵小姐在一被带回村就被村子里的人纷纷出来围观,男女老少瞧着她,她穿的衣服与她们不一样,打扮与她们不一样,连生的也与村子里的女人不大一样,她伤了腿被王长生背着,趴在他背上怯生生的表情可真是好看。

宋锦云心里怕极了,她谁也不认识,这些人议论纷纷的打量着她,她生怕自己被再次丢到山里,王长生是她唯一的安全感,他人好又老实,背着她回了自己家中,安慰着哭泣的她颠来倒去也只会一句,你别哭,别哭呀,我是个粗人不会哄小姑娘,你是疼了还是饿了?她哭着求他送她回家,或是托人给她京中的父母带个话,让她爹娘来接她回家。

你放心好了,等你腿好了我亲自送你回家去。

王长安蹲在地上看了看她的腿,你的腿能动吗?动动看,看有没有伤到骨头。

他伸手轻轻的托起她的腿。

她疼的厉害又哭起来,王长安急出了一头的汗。

王长安家里只有一位走路不太方便的瘸腿老娘,家境不富裕,看她腿伤的如此严重狠了狠心从家中掏了几个鸡蛋去请来了村里唯一的老大夫。

老大夫给她开了些草药,当天夜里王长安就将自己的屋子腾出来给她住,自己在老娘屋里打地铺睡。

夜里这山里到处是狼嚎声,她又怕腿又疼,睡不着一个人缩在被子里偷偷哭,王长安半夜起夜听见她在哭,在窗外轻声问她,怎么了?是腿还疼的厉害吗?她哽声说:我害怕……王长安便在她房间外的堂屋里打地铺,安慰她说:你只管睡别怕,我在外替你守着你就没那么怕了。

她起先还是怕的,怕王长安心生不轨,可一连几天王长安都尽心尽力的照顾她,没有半点过分的举动。

王长安的母亲待她也十分的好,把她当亲闺女一样待,为了给她养伤将家里鸡全宰了给她炖鸡汤喝。

她在王长安家中一住就是七八天,王长安待她好的没话说,好吃的全给她,平日里照顾她无比的细心,她心里越发的愧疚和感激,人心都是肉长的,王长安待她好,她一个从未与男人这般亲密往来的小姑娘如何能不生出情愫。

平日里她与王长安的老娘在小院子里坐着等王长安打猎回来,听见脚步声便能分辨是不是王长安。

王长安推门进来笑呵呵的一张脸听她叫他,长安哥。

心里就乐开了花,将手里提着的小包裹过来递给她,我今日下山去了,瞧见有卖这些点心的,想着你们小姑娘爱吃这些甜腻腻的东西就给你买了些回来,你尝尝看,若喜欢明日我再给你买些回来。

她打开来是一包再普通不过的粗糙点心,可是她知道王长安没什么钱,平日里连鞋子坏了也舍不得换新的,却省下钱来给她买这些零嘴,她心里又酸又甜,他是真心待她好。

她在这里住了半个月,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走路还不太利索,她心里有些着急,她失踪了半个月父母可要急死了,怎么还没找到这儿来吗?她托王长安去山下打听看看,看她父母有没有找来,有没有报官,可王长安回来都说没有,说这山中的山匪嚣张,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不了的。

她也托王长安带信给家里,可半个月了也了无音讯。

王长安替她跑了好多趟,安抚她别着急,等她腿完全好了,他攒够了路费就亲自送她回家。

她心中更加愧疚不安,他还要攒钱给他老娘看病,又要攒钱送她回家,每天忙的除了打猎还去山下帮人做苦力,太辛苦了。

她过意不去便与王长安说,等她回家了一定让她爹娘把这些钱都补给他,好好答谢他,她家中随不是什么大官儿,却也是富裕的。

王长安只说他救她也不是图什么钱不钱的,只是想为她这么做。

再后来王长安有一日在山下做苦力划破了手臂,一胳膊血的回来,将她与老娘吓坏了,那伤的皮开肉绽,他却执意不肯请大夫来看看,自己拿着水蹲在外面冲洗,咬着牙说:没事,我皮糙肉厚的过几日就好了,请大夫浪费那个钱干嘛?我再攒几日就快要够钱送你回家了。

她听见王长安的老娘偷偷的在掉眼泪,心里难过的很,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过去帮王长安处理伤口,看他疼出了一头的冷汗忍不住就哭了。

王长安却还傻呵呵的安慰她,真不碍事,我打小就受伤受惯了,与你不一样,过几日自己就好了。

瞧你哭的,快别哭了,你不是想家了吗?过几日我带你回家去。

是在这一刻真正对王长安动了情。

当天夜里冷的很,又下了雨,她不忍心让受伤的王长安在堂屋打地铺,想了又想又不想惊动王长安的老娘,便说让王长安进里屋打地铺睡,她把自己的褥子替他铺在地上给他睡。

两个人躺在一间狭小漆黑的屋子里听着外面的雨声谁也睡不着,她瞧着窗户听见王长安叫了她一声:锦云?她恩?了一声。

黑暗里王长安背过身来瞧着床幔里的她,轻轻的问她,若是……若是我以后发财了有钱了,可以买大房子给你买喜欢的首饰了,你……愿不愿意嫁给我?她的心在雨夜里像是被雨水打的摇摇摆摆的花骨朵一般,她瞧着昏暗里的他,很久很久才红着脸回答他,我嫁人不图家财万贯,只图他一颗真心,只待我好,待我好一辈子。

只要他有出息,如今再苦再累也不怕什么,钱总会挣来的。

黑暗里王长安轻手轻脚的走过来掀开了她的床幔,半跪在她的床边伸手来摸她小小的脸,哑声的又叫她一声:锦云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如今我什么也没有,但我喜欢你,一生一世待你好,我努力挣钱总有一日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她红着脸望他,眼眶红了红,我知道的长安哥……锦云……他摸的掌心发热,情难自控的低下头去亲她。

她的心里慌的如同一只小鹿般,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滚烫的唇就贴了下来,见她没躲一把就将她搂进了怀里。

锦云我是真心喜欢你,心疼你,想娶你……他在昏暗里压在了她身上,伸手去解她的衣扣。

她颤巍巍的抓住了他的手,慌张的说:长安哥我害怕……不怕锦云,我……这辈子都好好待你,我们明日就去你提亲。

他又亲上了她的唇。

宋锦云到底是没推开他,她想长安哥待她这样好,一定会一辈子好好待她,便是苦一点,只要他们同心,好好过日子总会好的,钱可以挣但真心人难得。

她在那天夜里脑子一片慌乱的把自己托付给了王长安。

=============================没过几日王长安就攒够了路费和她一同回京回家去了,她心里又喜又慌,喜的是终于回家了,慌的是怕爹娘不同意这门亲事,可她已经没有退路了。

她回了宋家,她的父母和妹妹一见到她就哭的不成样子,抱着她痛哭了一通,他们都以为她已经凶多吉少了,这半个多月以来他们一直在找,可就是找不到她的丝毫音讯。

她还没来得及细问,王长安就跪在地上直接叫了她父母岳父岳母,要求娶她。

宋家父母本是对王长安感恩戴德,将他看成女儿的救命恩人,却没想到他会求娶女儿。

宋家闹翻了天,宋老爷如何也不同意这门婚事,那是个什么村子?穷乡僻壤四处闹山匪,而王长安又什么养家糊口的本事也没有,连宋府的家丁长工都不如,他如何能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他?宋夫人也哭着劝说女儿,这样的人家嫁过去是一定会吃苦的。

宋锦云与王长安跪在地上哭着求她的父母,她说她不怕吃苦,长安是真心待她。

宋老爷气的指着宋锦云道:我教你琴棋书画从小娇养你不是让你嫁给一个粗人去做村妇的!又与王长安说:你若真想求娶我女儿就做出些本事来!如今是让她跟着你去吃苦吗!许是这句话重了王长安的心,他向宋老爷发誓一定会出人头地让她过好日子,只要宋老爷把锦云许给他。

宋老爷如何肯,命人给他银钱让他离开宋家。

宋锦云哭成了泪人向父母坦白说,她已经是王长安的人了。

宋老爷几乎被气的昏过去,更是不肯同意这门亲事,说王长安能做出这等事来定是心怀不轨之人,便是宋锦云一辈子不嫁他养着,也绝不同意这门亲事。

可那时的宋锦云是心身都交出去了,哪里听得进去这些,最后父女谁也没有说服谁,闹得宋老爷说出绝情的话,只要她敢嫁给王长安就再不说他的女儿。

父女闹的决裂,宋锦云还是选择了嫁给王长安,她母亲与妹妹偷偷来送的她,把一大包的银钱和首饰塞在她手里,哭的她难过极了。

母亲抱着她终究还是说:这是你认定的人,只望你没选错,等过些日子你爹过了气头娘再好好劝劝他,到时候接你们回京来,替他找个差事,好帮衬帮衬你们。

她那小她几岁的妹妹也哭着与她说,会帮她好好劝爹,又将她自己最喜欢的玉簪子送给了她,哭着赖在她怀里,姐姐一定要快点回来,我还想送姐姐出门,看姐姐嫁人……她那时以为过些日子她爹的气头过了,她与长安回来好好的道歉说些软话,一家子哪里有什么仇怨。

小谢站在那里看着这分别的一幕叹了口气,原来那玉簪子是她妹妹送给她的,而那身红衣裙也是母亲包在包裹里偷偷给她的,因为她母亲知道王长安家境困难,怕是办不成什么喜事了,担心女儿连喜服也穿不上。

她母亲大概不知这一别,是生离也是死别。

那回去的马车上,宋锦云抱着包裹哭了一路,王长安在她身边心有不快的搂着她道:哭什么?总有一日我一定会出人头地,做大官儿让你过好日子,也让你那嫌贫爱富的爹看看,我王长安不是没出息的人。

宋锦云心里难过哭着与他说:我爹不是嫌贫爱富之人,他也是白手起家,他只是……怕我吃苦。

他就是看不上我们村里人。

王长安搂紧她,她父亲就是以为他这辈子都没出息了,他一定会让他后悔今日嫌弃他,你放心,日后我绝不让你吃苦。

宋锦云那时心里满是自我安慰,她想只要长安真心爱护她,他又这般的努力能吃苦,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莫欺少年穷她打小就记得这句话。

她跟着王长安回了村子里,有了母亲给的银钱到底是宽裕些,便在村子里办了喜事,由村子和王家族长操办着嫁给了王长安,穿着她母亲替她准备的红裙子。

王长安请了全村子的人来吃喜酒,让大家瞧瞧他的新媳妇。

村子里的人都在恭喜他,娶了个京城里漂亮的大小姐,又玩笑他以后可要看紧了锁好门,别被人偷了去。

她嫁进了王家,心中开心是有难过也是有,但她想过些日后回去看看父母,总会好的。

刚开始那段时间是好的,长安的老娘是个好相与的,婚后也依旧待她如同亲女儿一般,又可怜她违背父母嫁来他们这个穷地方,待她格外的好,看她学着做粗活做家务的伺候她与长安,也常常数落长安要有良心待她好一些。

长安也待她很好,只是没从前那么仔细了,平日里太累回来之后没什么耐心与她说话,不是与她行了房事倒头就睡,就是累的鞋子也懒得脱就睡了。

她刚为人妇什么都得重新学起,她从前在家中有丫鬟她没有做过粗活和家务,如今什么都得学,总不能让累了一天的长安回来做,婆婆腿脚不利索她还要照顾着婆婆,便是如此村子里的妇女也总爱嚼舌说长安娶了个娇小姐什么也做不得。

村子里爱说闲话她是知道的,她平日里也不爱与村里的人打交道,所以村里的妇人也不喜欢她,她不在意,可说的多了长安听烦了,让她多学学做饭做衣服这些活计,入乡随俗嫁鸡随鸡,嫁给他这些总是要做的。

她便跟着婆婆什么都学着做起来,只是那闲话止不住,村子里的妇人只要见她出门就会在背后议论纷纷,看她与哪个男人多说两句话,便要传出她与那个男人不干不净的话来。

这些闲话越穿越多,长安终究是为这个回来发过几次火,说总是因为说了话被瞧见才会传出这些话来。

之后宋锦云便极少出门了,也不与男人说话,自己在家中守着婆婆和院子过日子。

但才成婚六七个月朝廷征兵,王长安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决心从军当兵去了,去之前的一夜宋锦云想留他,她在这村子里没有一个相熟的人,长安一走只剩下她与老娘该如何度日。

可是长安却心意已决,他喝了酒立下豪言壮语,在她与老娘面前立誓,说他一定会混出个名头,等他回来就带她们进京住大房子,过好日子。

宋锦云万般的不舍也只能含泪送走了他。

她没想到这才是她苦日子的开始,长安走那一两个月还好,她有母亲给她的一些银钱,基本不出门,出一趟门便是下山去买些必需用品,可日子久了家中只有她们两个女人总是有些事情需要人帮忙的,先是房顶漏了,又是家里的牲口害了病,她做不来这些事情,老娘就让她去求族长。

族长倒是看在王家的面子上找了家中的儿子来帮她们做了这些事情,但村子里那些嚼舌的立刻又开始闲言闲语,说长安不在家她带着男人直接回了家。

她起先不理会,但后来只要她出门下山村子里那些男人便会借着送她的借口缠着她,对她毛手毛脚的,有次她直接被隔壁的男人王强堵在山下不远的林子里,污言秽语的说:长安兄弟不在家,你一个人晚上就不想男人?她是第一次跟人动手,在那男人轻薄她的时候挠破了他的脸,回家来在老娘跟前狠哭了一场。

但这成了个祸端,那男人回家后媳妇问起他脸上的伤,又被人看见他跟着宋锦云下了山,那男人一口咬定是宋锦云勾引的他,当天夜里他媳妇就冲进宋锦云家中扯着宋锦云的头发又是打又是骂,还嚷嚷着让全村的人都来看看这个狐狸精。

宋锦云根本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被按在地上打,几乎要将衣服撕扯开,最后还是婆婆拖着病腿冲出来哭着和她们好一通的骂,像个不要命的泼妇一般才将她们骂走了。

那天夜里是宋锦云此生除了遇上山匪那夜最怕的一夜,她听着婆婆抱着她痛哭,说让她走,回娘家去,不要再管她这个老婆子了。

她婆婆是当真心疼她,她的丈夫为了这个家在当兵当苦力,她又怎么能走?她哭了一夜,第二天洗把脸继续熬着日子。

可人言可畏这四个字能将她活活逼死,连族长也找来家中与她婆婆说让她平日里注意些检点些,无风不起浪,若她没有与隔壁的男人一块走,又怎么会闹出这些来?她不知道她还能如何检点,她不敢穿从前的好衣服,不敢穿裙子,不带首饰,平日里连门也不敢出,可她依旧落了个不检点的名。

她唯一的指望就是长安快些回来,快些回来。

她一天一天的熬着日子,熬了一年、两年、三年,长安在第三年完全没有音讯了,前两年还会捎信回来,第三年连句口信都没有了,村子里的人渐渐开始说长安怕是死在战场回不来了,可她不信,她婆婆也不信,她们俩守着小院子等长安,总有一日会把他等回来的。

可她没想到这个村子里的人会坏到那么可怕的地步,他们以为她男人死了,族长不怎么理会她们娘俩了,竟然敢在半夜翻墙闯进来,撬开她的门锁来占她的便宜。

而且那个男人竟然就是族长的儿子王生。

那天夜里她哭着喊着也没人来救她,惊动了隔壁的婆婆,她婆婆爬出房门在院子里叫人,可隔壁像是死了一样亮了灯又熄灭了。

她在那一刻听见婆婆在外拼死的哭着骂着,心都死了,这就是当初长安跟她说的淳朴村民,她与他们从来没有结过仇怨,她甚至连骂人也不会……她怕极了,她看着那张熟悉又狰狞的脸拼死抵抗,摸出了枕头下的剪刀一剪刀捅了出去,她不知道捅到了他哪里,只听他惨叫起来松开她落荒而逃。

她不知道她这一剪刀差点要了王生的命,族长带人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羞辱,骂她是婊子,是狐狸精,说她太放荡才会给村子引来祸事,要当着全村人的面将她的长发剪了,她在那一刻气懵了,夺过剪子当着那样多欺负她的人的面自己将头发剪了,说她干净的很,除了她的丈夫谁也没有资格碰她,若谁下次再敢来碰她,她跟那个人同归于尽。

许是她发疯的样子吓到了村子里的人,从那之后倒是真的没人敢再来欺负她,可也是在这一夜之后她婆婆彻底病重瘫在了床上,话都说不利索了。

她守着病重的婆婆又熬了一年多,婆婆死了。

没有人帮她,她自己守着婆婆的头七,却没想到在头七刚过,她的丈夫长安回来了。

他穿的体体面面,骑着大马到村口,还带着仆人,衣锦还乡一般进了村子为老娘哭丧。

宋锦云看着他冲进家门来,以为她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却没想到她等来的是休书。

在办完老娘的丧事之后,王长安就拿出了族长代他写的休书,他说这么多年多谢她照顾他的老娘,但夫妻缘分已尽,让她拿着休书和银票回家去。

她还穿着孝服呆愣愣的坐在床边抬头看他,哑声问他,这不是我的家吗?你让我回哪个家?回那个为了你早就决裂的娘家吗?王长安你现在……说让我回家了?王长安到底是有些心软,收回了休书,说她若是不想回娘家就在这里住着,他会给她盖间好房子,找个丫鬟来伺候她,好吃好喝的,他也会抽空回来陪陪她。

她的心彻底寒了,再三的逼问下他才说出他在战场上救了个军营里的头,立了功,那个头提拔他,打了胜仗回来又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他托着额头为难的与她说:你也知道我等这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等了多久了,我是他的属下,我若是拒绝他得罪了他日后还怎么在他手下混?所以……你答应了?宋锦云看着他,只觉得冷的厉害,止不住的发抖,你已经在京城里……成亲了是吗?所以你怕被人知道你还有我这个媳妇,你让我留在村子里瞒着哄着……王长安,我才是你娶进门的媳妇。

你让我怎么办?王长安气急败坏的看着她,你爹当初瞧不起我,如今你也想毁了我吗?你娶了她吗?宋锦云盯着他只想知道他是不是又成亲了。

王长安索性坐起来回答她,是,娶了,就在八天前才刚刚办的事,本想着等过些日子就回来好好跟你谈,接娘进城去,没想到就接到口信说娘已经……接到口信?宋锦云呆呆的盯着他,谁给你的口信?是族长?还是村长?他们……他们全都知道你在京中已经成亲了?他们帮你瞒着我这个结发妻子?八天前……就在她险些被强暴了那一日,他在京中风风光光的娶新妻。

怪不得这些人敢这么没皮没脸肆无忌惮的欺负她,原来他们都已经知道了他已凤凰腾达娶了大官的妻子,不要她这个弃妇了。

什么瞒不瞒的,我只是让族长他们帮忙照看你与娘。

他抬头看她一眼,嘟囔道:你以为我没听说你被人照顾着照顾到床上的事吗?我只是不想跟你撕破脸,你就不要……她忽然冲了过去,一把掐住了王长安的脖子,满脸的泪水恨极了,王长安你这样待我……这样待我你还有半点良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