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哪里比得上活人有用呢?让孔洛多接触下姑母也是好的。
黎老夫那慈祥过头的笑意终于收敛了些,也罢。
乔桐,辛苦你陪着阿牧走一趟了。
陶晴只好点头应下了,由他们的对话可知,对于自己娘亲的忌日,黎牧一直反对操办,并且孔洛话乔桐还没有去上过香?这倒教人太纳闷了,至少清明时节,全家都要去祖坟上香的罢?这个只能是拿来好奇一下,当做闲时的消遣,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陶晴此时正站在青檀居里,问:黄豆是我让曾管家找来的,总觉得它还是跟着我比较合适。
不行。
黎牧正穿着粗布衣裳给那棵青檀树浇水,等最后一瓢的最后一滴也落下后,才提着水桶转过身来,看也不看她,前两日,毕竟是它把飘然给揪出来的,若你再将它留在身边,如何堵住悠悠之口?是啊,乔桐的狗把孔洛的丫鬟给咬出来的,是有些不太妥当,给人一种人仗狗势的感觉。
你觉得黄豆是在桐华苑里好,还是在我这里好?他将水桶放在墙角的井边上,走回来,看了她一眼,再者,黄豆不过是跟我住罢了,到底还是你的,你过青檀居的时候,都可以进来看它。
陶晴仔细想了想,觉得这话有理,于是欣然点头同意。
黎牧点头,表示对她这个决定的赞同,然后才在石桌边坐了下来,这次去看娘亲,大约要在城外呆三四天,你准备下罢。
竟要出去这么久?总觉得不太安全的感觉,陶晴也在桌边坐下,想孔洛会不会趁此机会出手。
黎牧见她坐下,抬手伸向茶壶,问:要喝茶么?想起上次的一夜无眠,陶晴仓皇逃走。
等回到桐华苑里,她问芝衫:乔青兄妹什么时候回来?说是五天后。
芝衫听她这么问,不禁有些奇怪,小姐怎么忽然问起他们来了?我近日要出城一趟。
陶晴想了想,又道:立即派人告知他们,生意的话先交给乔木,让乔青务必于三日后回来。
说起这乔青乔木,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人,因为兄妹二人的功夫十分了得,原负责教授乔家所有护院,后来,乔桐开始接触家中生意,乔青便成了她的贴身护卫。
毕竟做生意的,谁没有几个仇家呢,总要有个高手在身边才好。
再后来,乔桐嫁进黎家,成了少夫人,终于可以抛头露面做生意了,乔家二老更不放心了,直接让乔青跟了过来,但有时乔家有重要的银钱生意,还是会召乔青回去,让兄妹二人一起护卫。
黎家的高手,陶晴没见过,不过据陶天那货说,黎牧自己就是个不高不矮的练家子。
第三天傍晚,姑丈卫府上的管家过来,说是卫老爷卫夫人明日午后过来,黎老夫人立即矜持地笑了,连眉梢上都是喜气。
晚上,乔青回来了,当她女扮男装风尘仆仆地出现时,陶晴几日来的焦躁也跟着一扫而空,直说:一路辛苦,还好赶回来了,回来就好。
如此被人期待着,倒叫陶晴有点不好意思了:叫小姐担心了。
呵呵,自然要担心的,不担心你,就该担心自己了。
当然,这话不能说,陶晴笑笑,让她洗漱休息去了。
芝衫有点不满意,因为平日里都是她服侍小姐的,如今难得有出城的机会,乔青是该跟着,可多带个丫鬟也无不可啊。
陶晴见她欲言又止欲语还休,还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好安慰她:出门祭奠先人,又不是踏青,不宜带太多人,何况姑母要过来,你自然要留在府里打探消息。
对于府里的明争暗斗,芝衫那是再清楚不过,并且急切地希望自家小姐能够扫清一切障碍,此刻听小姐这么说,顿时有一种被赋予重任的感觉,于是坚定地点点头:芝衫明白,小姐安心去吧。
陶晴:……第二日用过早饭,陶晴就带着扮作丫鬟的乔青出发了,经过青檀居的时候,却见黎牧正站在青檀树抬头发呆,她索性进去:可以出门了么?黎牧对她的话却充耳不闻,半天才以慢镜头回放的速度扭过脸来,面无表情地道:本来再等你,一不小心入定了…………大哥,你这话是在婉转含蓄地嫌弃我行动太慢么?也忒含蓄了。
大约是因为要上坟祭奠,黎牧今日穿了一身素白的棉布衣裳,陶晴已经憋了许久,又见今日天朗气清,觉得是个聊天的好机会,便问:怎么老穿棉布衣裳呢,丝绸的毕竟要轻快些。
走在右侧的黎牧听闻此话,立即顿住步子,扭头看着她,等她抬头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己时,才幽幽地道:因为黎家的绸缎生意一直是你在打理……额……陶晴嘴角抽抽,这是说自己不给他丝织衣服穿么?说完,他就转身走了,留下后面的陶晴深呼吸缓了缓,才抬脚跟上,看着前面那个素衣黑发的背影穿梭在绿柳红花中,总觉得有些眼熟,又走了十多步,忽然想起,不就是黎牧自己做的那幅画么?疑是天外云舒,繁华竞逐枯,不换回眸,还真是好句啊!陶晴本以为要去前厅辞别过老夫人后,才出发,不想黎牧一条路走到了大门口,她也不好多言,只得跟着。
倒是黎牧看到侯在马车旁的乔青时,微微怔了一怔,又回头看了陶晴一眼,十分赞赏:甚好。
陶晴现在最怕他开口,这种人一说话,就让人非得想想,她现在的感觉就一个字:累!陶晴上了马车,又看着他也钻进来,总觉得两个人在小空间里一言不发,太奇怪了,又想着他多半对乔青的出现不太满意,便解释道:芝衫这几日身体不好,我才带了乔青来。
甚好。
乔青功夫好,眼下城外不是很太平,若真遇到什么事,她也好保护我……黎牧坐在对面,看了她一眼,随即笑着加了个字:们…………想着祭奠先人是件很严肃的事情,陶晴没有带哪些鬼怪的本子,可上车没多久,黎牧那货便打开屁股下面的椅子,取了本书出来,陶晴看到封面上是写着周氏外史,看样子应该是野史了,确实是消遣时间的好东西。
黎牧见她看着自己手中的书,于心不忍,诚挚提醒:我只放了这一本。
一个时辰后,在陶晴的百无聊懒中,马车开始轻微地颠簸,想来是出城了,陶晴被晃得十分舒服,迷迷糊糊正要坠入梦乡,就看到有什么东西到了自己跟前,她努力抬了抬眼皮,就看到是先前那本外史。
对面的黎牧看着她,坦然道:见你没有什么消遣,便想着不如就先让与你先读。
泥煤!姐马上就要去梦里消遣了好伐?!!这货绝对是故意的!!!既是故意的,那就算自己不看书,他也有办法扰人清梦,想到这里,陶晴只好将书接过来,道:多谢。
她翻了几页,这本《周氏外史》讲了周氏建立的小王朝——永兴年间的一些事。
这本书的作者本职绝对是个说书人,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将故事讲得眉飞色舞。
等翻完第十五页,正讲到永兴皇帝看上了礼部尚书的闺女,要接她进宫做皇后,奈何这位千金小姐已怀了皇上弟弟三王爷的孩子,皇上为了说动自己的心上人,竟于夜幕降临后,亲自到了尚书家里,可心上人正陪着他弟弟看雪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孩子上学读书……这情势一触即发啊,陶晴赶紧翻页,刚翻到十六页,就听对面的黎牧十分郑重地道:有件事想问你。
嗯?陶晴目光黏在书上,可三秒钟过去后,却没等到下文,只好抬头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对面的人,见他正皱眉看着自己,很严肃的感觉,只好将书扣在面前的小几上。
黎牧这才开口,语气十分沉重:你可知外史比正史好在哪里?陶晴笑笑,伸手去拿书,道:不如我看完之后再告诉你?历来成王败寇,正史不过是胜者的文过饰非歌功颂德罢了,可野史却不分好坏,都记在了里面,包括很多不辨真假的秘密,所以若要消遣的话,自然是野史好。
你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可陶晴还是重重地点了头,表示同意,然后抬起膝盖上的手……可她的手还没有伸出去,黎牧却已经将书握在了自己手里,道:你既不喜欢看,便给我先看完罢……陶晴就是再迟钝,也知道自己被耍了!他先是拿了本书来馋自己,接着在自己将睡未睡时把人弄醒,再然后就拿书给自己看,最后等自己看到□时,将书抢回去……乔桐是个典型的生意人,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陶晴此时若是扑上去掐他脖子,绝壁会暴露身份!那就继续睡吧,陶晴闭上眼养神,可脑海里总想着《周氏外史》,那皇帝哥哥最后到底会怎么对自己的王爷弟弟和心上人啊?就在陶晴濒临狂躁暴走边缘时,马车终于停了!作者有话要说:我是有爱勤快的第三更~!我要说的是:第一个炮灰要出来了,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