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周先生的一切(悬疑 推理) > 第93章 真相扑朔迷离(13)

第93章 真相扑朔迷离(13)

2025-03-26 12:11:58

周秘的外公名叫宋容, 外婆叫做陶桂兰, 住在县城的一座小楼里, 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

耿子扬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们。

张文斌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拍着宋容的肩膀说:老宋, 身子骨还好吗?当年那个案子查了好几年, 张文斌跟老两口早都混熟了。

有时候来县城办事, 还会到宋家来坐坐。

这次若不是张文斌带路,耿子扬怕是连门都进不来。

谈起当年的案子, 老两口都有些排斥。

女儿是独生女,死的时候, 老两口年纪已经很大, 再没要孩子。

这些年一直孤孤单单就这么过过来的。

耿子扬见他们家境清贫, 有些奇怪:周秘从来不接济你们吗?周秘现在可是大老板, 拔下一根汗毛, 比老两口的腿都粗。

宋容语气淡淡:他每个月定时汇钱过来,每次我都会给他退回去。

陶桂兰对张文斌和耿子扬说:这老头子, 就是固执, 那孩子是我们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骨血,他却一直不肯认回这个外孙。

当年那孩子流落街头,我们不肯收留他, 他在心里怕是也把我们老两口怨恨上了。

这么多年,只往这里汇钱,从来不肯过来看我们。

说到最后语气有些低沉。

耿子扬心下疑惑:既然他是你们唯一的外孙,你们为什么不肯认他?宋容脸色不好:那个人的种, 能是个什么好东西?那个人,指的当然是周自强,他已经死了这么多年,可宋容还是无法原谅他。

看来您对周自强的印象很不好。

耿子扬道。

何止是不好,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同意过他和小洁的事儿。

宋容硬梆梆地说。

陶桂兰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大概是九十年代吧,这里还没拆迁,我们家还在农村。

小洁从小聪明伶俐,温柔懂事,我们在她身上就没操什么心。

想起那些年的事情,宋容很是感慨,那时候小洁学习好啊,村里的人都羡慕我们,初三的时候,很多人出主意,让她报个中专,很快学出来就能帮家里分担,但我没同意,我的孩子我知道,她是一定要上大学的。

所以我让她考取了全市最好的高中。

九十年代,人们的观念和现在完全不同,大学生还很少,属于稀缺动物,一个中专生的地位和现在的大学生差不多。

宋容在那个时候坚定地让宋洁上大学,可以说是相当的高瞻远瞩。

耿子扬有些无法想象当时的情形。

宋容说完这些,忽又低下头,要是知道她会在校园里碰见那个人渣,我宁愿让她上个中专,平平安安一辈子。

张文斌也是第一次听他说起这些,周自强和宋洁是在高中认识的?宋容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

具体两个人是怎么认识,怎么好上的,小洁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

只记得小洁高二的一年,班主任找我过去谈话,说是小洁早恋,让我劝劝她。

后来我才知道对象就是周自强。

陶桂兰说:周自强长得好看,又嘴甜会说话,运动也好,会打篮球,的确很讨女孩子喜欢。

不过小洁不是那么肤浅的人,竟也看上了他。

张文斌是老辈人物,插话道:早恋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你当时没和宋洁谈吗?宋容说:我跟小洁谈了,她跟我说她知道怎么处理,不会影响学业。

她一向懂事,我也就信她了。

早知道,该让她转学才对。

那时候,我看她每次考试都能考到年级前几名,确实没有影响学习,还以为他们已经分手了。

耿子扬:后来呢?宋容:后来,他们两个同时参加高考,小洁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周自强却落榜了。

他并不爱读书,因此也没有复读,就这样没再上学,一直在社会上瞎混。

他喝了一口水,又说:本来以为小洁去上大学,两人自然就断了。

没想到,那小子竟然跟到上海去了。

那时候通讯也不发达,手机是个稀罕物,小洁每周用公用电话给我们打几次电话,我们一直不知道她和周自强的事儿。

陶桂兰接着说:小洁学的是建筑设计,她在大学里品学兼优,毕业后本来可以分配到上海一家国营设计院,但她拒绝了,回到青城市找了一家设计单位上班。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回来也是为了那个人。

宋容说:那个畜生阴魂不散,害了她一辈子,最后更是害得她走上了绝路。

语气中满满都是愤恨。

宋洁本来是他们老两口一生的骄傲,最后却落到那样的下场,的确令人扼腕叹息。

当年,宋洁从上海回来,刚把工作的事情定下来,就提出要和周自强结婚。

宋容虽然是个道道地地的农民,但却看不上周自强这人。

周自强有青城市户口,可他没有稳定的职业,宋容总觉得他不牢靠。

陶桂兰也是抱着这个态度,但是他们的反对有些晚了,宋洁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怀孕,有了周子强的孩子。

老两口这才无奈答应,不过对于周自强的不满也在这个时候种下。

后来周自强和宋洁结婚,两人住在城里,一开始还好,宋洁生下一个儿子,便是周秘。

小生命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乐。

为了养活儿子,周自强开了一家杂货店,小本生意倒也红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们计划着,等周秘年龄大一点儿,两人再多攒点儿钱,就一块儿开一家小设计院,承揽一些小项目。

就这么过了几年,日子虽然并不富足,可也还算幸福。

直到周自强开始赌博。

一开始他还只是打麻将,后来是牌九、骰子、**,什么输钱快赌什么。

这么着混了几年,不但杂货店赔光了,自己还欠下一屁股债。

两人开始为了赌博的事情吵架,越吵越凶。

第一次,周自强失去了理智,当着儿子的面打了宋洁。

一开始,周自强并没有家暴的习惯,可是自打那一次之后,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无法抑制地一次又一次地对妻子施暴。

越是到了后来,就越是肆无忌惮,很多次,他当着周秘的面对宋洁拳打脚踢,丝毫也不避忌。

耿子扬听得有些震惊:既然周自强这样禽兽不如,为什么不跟他离婚呢?陶桂兰叹气: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想离婚就离婚,那时候离婚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而且周秘那时候还小,小洁也得为他考虑。

那时也不像现在这样开明,遇到家暴还知道报警,而且就算报警,警察一般也只是调解,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也就只能这么忍着。

忍着,忍着,这一忍就是七八年。

直到周自强替薄仁顶罪,在监狱呆了一年半,宋洁母子俩也度过了一段清净日子。

可周自强出狱后,也不知受到了什么刺激,越发没个人样,下手越来越狠,有一次陶桂兰去看女儿,看见女儿遍体鳞伤,没有一个好地方。

陶桂兰是个很温和的人,再也忍受不住,拿着菜刀要和周自强拼命,那时周秘已经十五岁。

那次之后,宋洁终于下定决心要和周自强离婚。

听到这里,耿子扬忍不住问:那他们两个最后离婚了没有?宋容摇摇头:没有。

那畜生一直不同意,小洁本来想走诉讼离婚程序,可是还没等打官司,周自强就被人杀了。

他歇了口气,继续说:他死的时候,我没有一点同情,真想放鞭炮庆祝,这个混蛋,他害了我闺女一辈子啊。

说到这里他禁不住老泪纵横。

陶桂兰拿出一块手帕递给他,劝慰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是看不开?耿子扬安慰了老人几句,说:刚才听你们二位描述,可恶的人是周自强,跟周秘没有关系,可后来你们为什么那么讨厌周秘?陶桂兰瞪了老伴一眼,还不是这老东西固执己见,一直对小秘有偏见。

宋容说:有周自强那样的老子,他能是什么好东西。

他是个很固执的人,对周自强厌恶已极,连带着迁怒周秘,周秘长那么大,他从来没抱过他一次。

离开小镇的时候,师徒俩全都心情沉重。

坐在车上,张文斌叹息:这个世界上,怎么就有这么多周自强那样的混蛋呢?他自己坏不打紧,还害了妻子一家,还有他儿子周秘……周秘……我只想说,他能长成今天这样,真是一个奇迹。

耿子扬喃喃地说着,点着了一根烟,慢慢吸着,周秘是个可怜的人。

从小在那样的家庭长大,不变态都难,还能像他现在这样待人接物进退有据,彬彬有礼,确实算是一个异类了。

他一直对周秘有些看法,可真正了解他的家庭和成长经历之后,耿子扬却不由自主地对周秘生出了深切的同情。

张文斌跟耿子扬要了一根烟,在家里老伴管着他,不叫他吸烟,也只有跟耿子扬出来,才能偷摸抽上一根。

耿子扬给他点上,他深吸一口,舒服地靠在座椅靠背上,偏头看了徒弟一眼,然后问:这老两口你也见完了,有什么想法?是有点想法,不过现在还不成熟。

他不想说。

怎么,还在怀疑宋洁?张文斌笑道。

目前看,还是她的嫌疑最大。

张文斌狠狠吸了口烟,不过我提醒你一句,事情过去了十年,之前也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她,你查到最后,只能是无功而返。

是啊。

耿子扬感叹,事情都过去十年了,恐怕所有的线索和证据全都湮灭在了时间的长河中了。

那你还要查下去?张文斌看着他,目光灼灼。

薄仁都已经承认周自强是他杀的了。

这王八蛋一辈子坏事做绝,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

耿子扬诧异地看着他:您不想我再查下去了?您还记不记得,当年我进入警队的第一天,您跟我说过什么?张文斌叹道:我说大话套话我就不跟你小子废话了,既然做了这一行,就一句’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耿子扬笑了起来:您还真记得?张文斌哼了一声:你以为我真是老年痴呆了?耿子扬道:那您为什么还要我放弃侦查?张文斌叹了口气:我在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一样是嫉恶如仇,一样是不找到真相誓不罢休。

现在,可能是年纪大了,所以心软了吧。

你不觉得老宋这两口子真的很可怜吗?他口口声声说是不肯原谅周秘,其实他心里比谁都关心周秘。

真的吗?耿子扬难以置信:他可没有表现出一星半点点来。

张文斌道:当年我调查这个案子的时候,光是问口供就问了他不下二十回,时间长了,我们也就成了朋友,张文斌就是这么个性子,直爽、仗义,朋友遍天下。

他现在时常给我打电话,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话题绕来绕去,总会落到周秘的身上。

他这是变着法子地跟您套话呢。

耿子扬也明白了过来。

那他之前为什么不肯收留周秘?他对宋洁寄予太大的希望了。

宋洁死后,就像整个世界倾塌了。

他的愤怒无法发泄,所以周秘成了替罪羊。

可是人总是会变的,他年纪越大,越渴望亲情,周秘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血亲,加上他老伴一直在劝他,他大概是反过味来了,所以才会对周秘这么上心。

只是这老头脾气倔,性子要强,不愿意低头罢了。

这些都是张文斌的分析。

耿子扬明白他的出发点,所以您希望我不要再调查这个案子?张文斌看着他的眼睛:宋洁、周秘都是苦命的人,可能是年纪大了,我这心也跟着软了……不过你若真想查,也随你,我不会阻拦。

或者你才是对的。

耿子扬还是第一次看见师父这么纠结。

他笑了笑,我不想立功,更不是为了报复谁,我只想知道真相,这是咱们警察的职责,也是我一直坚守的原则。

我一直信奉’真相只有一个‘这句话。

张文斌呵呵笑了起来,并未因为耿子扬跟他的观点不同而生气,反而笑道:你小子行,难怪做得比你师父还好,这么复杂的案子也被你调查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