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104 章

☆、第 104 章

2025-03-26 16:32:31

来大清国之前, 他们都做了很多功课, 除了正规途径的信息, 与国内的大清国人面对面地交流, 他还看了很多传教士写回来的札记, 包括一百年前葡萄牙人多默皮列士写的《东方志》, 传教士曾德昭写的《大中国志》。

甚至那本不确定是不是写元朝中国的《马可·波罗游记》。

繁华、富庶、友好、和平、古老、神秘……书上写的没有错, 可是都没有亲眼目睹来的印象精确,来的震撼。

隔海相望的扶桑国江户宫城, 公家弟弟德川纲重和德川纲吉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的大哥,幕府将军德川家纲。

可以联姻吗?德川纲重的语气也是小心翼翼。

大清国理藩院明确拒绝。

德川家纲实话实说, 大清的皇帝陛下, 不要妃嫔侍妾。

最年幼的德川纲吉想着母亲阿万夫人的叮嘱,却还是不由地提了一句,今天是大清国水师出发去欧洲的日子。

德川家纲慢半拍地回答, 是的, 我好想听到了礼炮震天响的声音。

这个事儿并不是秘密。

大清水师在黄海和渤海上的调动,高丽和扶桑的斥候都知道。

随着传令官的一声声传唱,皇帝陛下收敛表情,把他心里最想说的话说完, 一声声礼炮震天响,五十艘大军舰和五十艘小军舰组成的水师舰队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道长城铁壁。

大小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护卫舰、巡逻舰……水师大军可谓是大清国最英俊,最高贵的军队。

它是皇帝陛下最重视的宝贝疙瘩,朝廷在水师上面的花费几乎是骑兵和步兵的四五倍。

一艘大型军舰,排水量一万多吨, 真正的铁甲巨舰,庞然大物,最大的一艘是半里地的长度,当然造价也都非常美丽,差不多五百万两银子的造价。

一艘小型军,排水量在三千多吨,舰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

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既可以躲开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一艘的造价在一二百万两银子。

军舰上的水兵们,包括厨房的伙夫,每一个都是精心培养出来,水上陆上,马上马下,各种火器仪器精通。

一半儿都是八旗军学院,各大家族武者出身,对于欧洲的历史文化,语言制度等等都非常熟悉。

皇帝陛下遥遥地望着护卫大清海域的海上钢铁长城,骄傲、自豪、沉重……各种情感不一而足。

一千年前,唐朝、爱罗联军与倭国、百计联军在白江口发生水战,史称白江口海战。

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以唐朝、新罗联军获得胜利的最终结果,基本上奠定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而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阿克提姆海战,影响世界历史的罗马帝国统一;雷班托海战,终结了土耳其对中欧的推进,文艺复兴得以继续……。

一百年前,西班牙与英国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史称格拉沃利讷海战。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舰队上两万名步兵几乎无一幸存。

毁灭性的失败下西班牙的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所取代,影响世界形势一直到今天。

谁拥有优势的海军,谁就能控制海洋,夺取制海权,因而也就可以取得全球霸主地位。

几千几百年来,这都是颠覆不破的道理。

传统的满洲两黄旗黄色龙旗,大清水师将军的新式指挥旗,皇帝陛下郑重地交到他信重的两位将军手里。

鳌拜和喀兰图站在旗令官的前面,在登上战舰的那一刻,转过身来,三叩九拜大礼加旗民家礼。

万望皇上龙体保重。

皇上看懂了。

君臣这些年,这次分离,再见之日,至少是四五年之后。

茫茫大海。

皇上望着几千几百年来恒古不变的蓝色海洋,深邃幽远的目光好像穿透了时空,看见那场每一个华夏人都不会忘记的中日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

皇上心里默然。

抬手,摘下头上的军帽,对着依旧向他行注目礼的水师将士们弯腰鞠躬。

对着牺牲在甲午海战中的将士们弯腰鞠躬。

军民一起热泪翻涌,鳌拜将军顾不得脸上的泪水,大吼一声。

出发!小阿哥们哇的一声,一起大哭出来。

当皇帝,除了痛失考妣,天降大难,国破家亡,永远不能哭。

可他们知道,阿玛此刻是真的伤心。

制海权。

大清国要实现太平洋上的制海权。

大清的新式水师服,采用皇上本人的意见,加上传统民族服饰特色,咳咳,比如睿亲王他们强烈要求的,永远不变的马蹄袖。

还是以白色为主,黑色的皮带皮靴,修身挺拔,英气威武,贵气盎然。

皇上以军装最能体现儿郎们的英姿帅气为重点,力求让大清国的好儿郎们以穿上大清国的军装为荣,目的完成度达到百分之一千。

穿在皇上本人身上,那是百分之一万。

挺括华丽的面料,军帽上的宝石,好像枪支战舰形状的黄色肩章里的金线,崭新发亮的皮革,玉石打磨的纽扣……在正午的阳光下闪闪发亮。

皇上白净无暇的面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双丹凤眼神光内藏,情绪内收。

大清国最威武霸气的皇帝陛下站在将台上,望着渐渐远去的舰队,好像站成了一塑雕像。

不管是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曾经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现在的海上霸主英吉利,大清国跨出了它迈向世界,争霸海洋的第一步。

不管后人如何评价,一往如前!上帝保佑。

古斯塔夫亲王、胡安公爵等人一起在胸前划十字。

他们不知道该庆幸自己的国家没有摊上大清国这个敌人,还是该叹息他们的国家已经没有资格做大清国的敌人。

上帝给了皇帝陛下英明公正的智慧,理智永在。

古斯塔夫亲王似乎是喃喃自语。

胡安公爵露出一个微笑,赞美仁慈的上帝。

他们都相信自己今天看到的大清战舰数量,只是大清水师整体实力的冰山一角。

古老神秘的东方人永远有层出不穷的力量,非常期待那群野山羊一样的英吉利海军坐不住,在海上围堵这支舰队。

赞美上帝,大清国一定会送给他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欢迎仪式。

午时三刻,午时中阳气最重,一天中阳转阴的时刻,皇帝调整好心情,领着家人亲友、送行的文武百官、各行各业的老百姓们,一起回转。

浩浩荡荡的人群散去,眼眶发红的港口务工人开始打扫空掉的酒坛,收拾一桌桌残席。

天津卫港口恢复了它的安静和贸易进出,皇上和他的小宝宝们也恢复了内心的平静。

午休、午膳,处理事务,京城的人都开始他们的日常忙碌。

听介绍城东有一家酒馆,喝一杯?古斯塔夫亲王给他们神罗帝国的皇帝陛下写完信件,安排送出,换了一身儿便装后来到北海团城找胡安公爵逛大街。

胡安公爵欣然应下。

大清国的青色便装长袍礼帽皮鞋穿在他们的身上,给人一种微妙的感觉。

这类型的便装是大清国的保守派人士的常服,手腕上带着腕表或者长袍上挂着怀表,手里转着两颗大核桃,没有正经事做的人还会提着一个鸟笼子。

他们本国的侍卫和大清国的侍卫们跟在身后,严密保护着。

对这些大人物见怪不怪的京城人偶尔瞄一眼便目不斜视。

太阳开始落山,报童们卖力地吆喝着新出来的《京城晚报》,有的人骑着刚刚出来的车车笑容自豪,朝家里赶,身上的新式服装上衣下裤利索便利;有的人神情急迫,或者姿态悠闲地行走在道路两边。

还有一辆辆新出的三轮车驼着一家老小,蔬菜杂物等等行驶在宽阔的官道上,骑车的人好像驼着一个世界,满足开心。

车水马龙的街道,熙来攘往的人群,两边各色的店铺……两位使节不是第一次逛大清京城的大街,可还是觉得眼花缭乱。

胡安公爵赞叹,一个如此美丽的地方,一个这般伟大的国度。

上帝,那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馆,保证不让你失望。

幸运的时候还有惊喜附送。

愿上帝赐予我们幸运。

古斯塔夫亲王的好奇心被引起。

酒馆的名字叫来福酒馆,非常的传统、保守,里面的整体装修风格是以紫色为主色调,大气典雅,精致华贵。

开放包容的文化气息浓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都有,都在低声交谈,安静和谐、斯文有礼的气氛。

古斯塔夫亲王摘下礼帽,在这家中外有名的酒馆找个略为隐蔽的位置坐下,环视一圈后忍不住对着胡安公爵感叹一声。

这里美的好像一座宫殿。

享受也是宫殿级别。

胡安公爵接过店小二送过来的,温热的白开水喝了一口,闻闻店里正宗的檀木的香气,拿起菜单,先点了他最喜欢的几样,再点了两样店里的招牌。

古斯塔夫亲王根据胡安公爵的介绍,点了自己的向往的几样酒水佳肴。

此次亲自来到大清国,打破了这片土地给我们的一贯印象。

曾经引得很多欧洲人都对其深深向往的黄金之国,其实是如此的蓬勃向上,如此的刚硬英勇。

胡安公爵笑出来,大清国人的斯文有礼,就好像这件长袍一样,你永远猜不到长袍下面有几把枪支。

作者有话要说:  白江口 韩国锦江入海口。

考妣 父母。

甲午海战,清末中日大战。

对当时的形势影响巨大,严重加剧中国半殖民地的苦难。

《马可·波罗游记》。

目前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马可波罗实际没有到达中国,比如中国的杭州,而是其他地方。

那时候元朝的疆域太大?好比哥伦布到死都认为他发现的大陆是印度,而不是美洲。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君子竹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