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真的是把天子的话当成考校的。
之前自己在睡梦中被绑到了皇宫内御书房当中,现在却是让他坐着和颜悦色的问答着,这待遇的变化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既然如此,三皇子当然是要在天子面前卖力表现,彻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天子也知道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孩儿打算用三步走。
三皇子兴头起来,开始给天子详细的讲述他的计划和步骤:首先就是先把利贞坊的大掌柜换人,金库的大掌柜和护卫首领也换掉,换成皇家的人手。
接下来呢?天子很配合,看不出喜怒,但三皇子却分明从天子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光芒。
这一丝闪烁的光芒对他来说无疑是鼓励。
接下来,等这几个大掌柜熟悉一段时间,拉拢了一些人之后,就陆续安排人进去把原先的老人都顶替出来。
三皇子飞快的将自己的主意和盘托出,甚至不等天子继续追问,就把下一步的计划说了出来:等到人顶替的差不多,全都换成了我们自己的人手,那也就掌控的差不多。
到最后,父皇你再给那个贱婢随便一些赏赐,保她富贵一生,这利贞坊就彻底落在我皇家手中。
媚儿的背后,还有常胜公。
你打算怎么应付常胜公?天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三皇子了。
他这计划简直太直接了,直接到连沈老太监在御书房门口都一直摇头,这么简单就能把利贞坊拿下?真当八大诸侯是吃干饭的?还是真以为常胜公不敢在京城杀人?父皇,那个蛮子能当常胜公,还不是父皇你的恩典?三皇子很有把握地说道:他现在自身难保,按照孩儿几个老师的分析,再过几个月,恐怕他就是相当常胜公都当不了。
所以,孩儿觉得,得要提早准备,免得他见势不妙,做出一些有损我皇家名声的事情来。
他要是打上门来呢?天子笑了笑,和蔼地问道:你也知道,他可不是一个人,如果他愿意拿千绝地核心的地图,向八大诸侯换你的脑袋,你怎么办?呃?三皇子似乎并没有想到这许多,听天子问起,直接傻了眼,好一会之后才道:人无信而不立,八大诸侯既然已经答应父皇决不在京城动武,岂会自食其言?传将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话?他们肯定不会动手的。
至于那个蛮子,如果他要动手,父皇你马上剥夺他常胜公的封爵,利贞坊已经在皇家手中,他一个人没有权势,没有金币,还不是任人宰割?人无信而不立,说的好!天子微微点头,对这句话赞不绝口:这是你的老师们教给你的?对!三皇子很骄傲:几位老师和师兄都教了孩儿不少,孩儿很感激他们的辛苦。
那他们对你的这个计划没有补充?天子依旧还是和颜悦色的问道。
此刻天子已经开始反省,自己给三皇子配的老师,是不是找错了人。
林大学士学问不错,之前三皇子还不是太子候选人的时候,三皇子也得不到重视,所以天子给他找了林大学士这个大学问家,教授三皇子一些做人的道理。
等到不久前看好老三的时候,林大学士已经教授了三皇子十几年,倒是不好找个理由就换人。
能成为大学士,林大学士学问上肯定没的说。
但就是有一点,文人通病,喜欢清谈。
高谈阔论的时候每每总是语出惊人,实际动手却总是眼高手低。
如果他只是教授普通的三皇子,那自然无所谓,这样培养出来的皇子没有大野心,各方面都放心,是教授的不二人选。
可是,他用他这套东西来教授现在的三皇子,未免就有些不足了。
比如现在,他们教授出来的三皇子,竟然相信八大诸侯答应了天子京城不动武的事情就是铁律,从此不会再犯。
这得要政治上多天真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天真的人可以去做学问,那就别掺和政治。
可这些人先看到了三皇子可能会飞黄腾达的权势,又看到了利贞坊的金币,当真是爱好全面啊!这些计划本就是孩儿和几个老师一起商量出来的。
三皇子很骄傲地说道:林师也给孩儿很大的指点。
宗人府的长辈应该没有指手画脚吧?天子又问了一句。
几位长辈只是支持孩儿的想法,倒还没有要指点孩儿的地步。
三皇子很恭敬地说道。
你不是尝试过安排几个大掌柜吗?结果如何?天子已经对三皇子不抱任何希望了。
一个被书呆子还是贪婪的书呆子教授出来的傻子。
挺聪明个人,怎么就没看出来这世上光靠几个读书人是没什么用处的?他们不识抬举,居然敢抗旨不尊!三皇子一说起这个来,就满心的愤怒:在京城居然连孩儿的话都不听,这分明就是抗旨不尊,大逆不道!几位老师和孩儿一致认为,应当小惩大诫,以儆效尤!所以你们派了人在京城外动手,要杀了媚儿?天子继续平静的问道。
不是杀了那个贱婢,毕竟是父皇亲口册封的,饶她一命。
三皇子摇摇头道:给她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只杀她身边的那个贱婢,梦之坊的大掌柜。
她死了,我们正好能名正言顺的安排大掌柜进去。
宗室的人支持三皇子,但他们是在一边看戏。
三皇子却以为自己和自己的那些师长幕僚们的策划已经万无一失,果断的派人动手,现在似乎就已经是坐等收获了。
还有一个问题。
天子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吐了出来,冲着三皇子问道:是谁教给你的,或者是什么让你觉得,你的命令就是圣旨,别人不听,就是抗旨不尊,大逆不道的?三皇子只是被师长幕僚的吹捧头脑发热,但并不是真的蠢。
特别是牵涉到皇权的这一块,听到天子的问话,忽然之间如遭雷击,瞠目结舌,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