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04《天道殊途》作者:夜雨连天 > 第六十八章 太白峰的冬天(三)

第六十八章 太白峰的冬天(三)

2025-03-27 09:11:55

诸葛靖宇神秘笑道:小师叔什么都较真,好吧,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分类的标准,你们也好过来帮忙这里这如山一般的法器。

遵循古例,一品为上,九品为下,而法器被分为法宝和法器两大类,每类又分为九个品级,每个品级之中分为上中下三等。

细细算来,凡天下法器皆可被分为五十四个等级。

超出这五十四个等级的法器则为神器,之所以取一个神字而不用仙字,盖因为仙字已经被用烂了。

所谓修仙,无非是对天道的追求,我看改名修道最好……方明兰笑道:靖宇师兄介绍法器的分类,为何说道修道上了,似乎跑题了。

诸葛靖宇从自顾自的感慨中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咳嗽了一声,接着说道:至于何为法宝,何为法器,原本没有具体的标准,我们就依照修仙界的标准分类,只能够被金丹修为以上的修士驱动,并且威力达到一个明确的阈值之时,才能够成为法宝。

法宝之下都是法器,法器之下都是凡器,也就是凡人所使用的兵器。

说着,诸葛靖宇递给陈云生一本厚厚的图谱,上面不仅有蝇头的小楷,更有不少图形图案,封面上写着《法器图鉴》,他笑嘻嘻说道:这本书是靖宇为了整理这如山一般的法器特地撰写出来的,应景之作,不免有些粗陋,烦请师叔按照上面的方法分类,不要搞错了。

陈云生彻底无语中,为了分类法器这个诸葛呆子竟然写了一本书,还美其名曰有章可循,他尴尬的笑笑说道:难道不读靖宇的大作就不能分拣法器啦?诸葛靖宇放下手中的一柄短剑,严肃地说道:师叔此言差矣,万事都有章可循,此为天之道。

就算现在看似没有规律的事情,日后也必然可以总结出规律,这是修道之人心中基本的信念。

换句话说,也就是天之道,是可以被凡人发现,并利用的,否则我们修道岂不是没有意义了……好了,好了,我认真阅读就是了,大家赶紧分拣法器,莫耽误了功夫。

陈云生急忙打断了诸葛靖宇的长篇大论,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分拣法器可以扯到天道可知论上。

方明兰和何望川也笑嘻嘻加入了整理法器的行列,一行五人埋头分拣各类法器。

陈云生用神念扫过身前的一片法器,脑中便呈现出这些法器的形状和样子,很多法器都已经残破的很严重了,他神念扫过之时,有不少法器微微震动,仿佛被一阵微风拂过一般。

陈云生首先将那些完好无损的法器挑拣出来,按照诸葛靖宇的方法分门别类,并写下简明的文字。

接下来在从法器堆中挑选出损坏不是很严重的法器,将这些法器的损坏之处记录下来,以备今后修补之需。

陈云生埋头筛选之时,突然一把微黄的拂尘映入眼帘,拂尘前面的万道银丝已经断了不少,但是拂尘的握柄还算完好,上面淡淡的纹了一层云彩。

陈云生轻轻注入了一些灵元,拂尘上的云彩顿时鲜明了起来,发出一层柔和的光润。

在握柄根部,有一个复杂的标志,类似一把锁的形状,陈云生只觉得这个图形极为熟悉,却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一时间呆立在那里,仔细思忖。

这时诸葛靖宇走过来,看到陈云生手中的拂尘,又看了看发呆的陈云生,笑道:师叔何故对着这柄拂尘发呆呢?难道没有见过拂尘做的法器吗?陈云生摇头说道:说也奇怪,这个图形不知道在哪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

诸葛靖宇指着那个复杂的锁形状,说道:这是毗卢国曹家的徽标,所有出自他们世家的法器全部刻有这个图案。

曾听人说出自曹家的法器必属精品,不过我看这柄拂尘也不过如此。

诸葛靖宇接过那柄拂尘,轻轻在握杆处一敲,那团锁形状的图案竟然映到的了空中,图案也大了不少,更加清晰,每条细微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陈云生此时恍然大悟,这个曹家不就是当日自己困入幻尘空间,在一座黒木屋后发现的那段遗言中所说的曹家吗?这个图案正是曹家特有的七心玲珑锁。

想到这里,陈云生伸出一指,在身前空中的光晕中连点几下,那团图案竟然有了变动,变换成另外一幅图景。

陈云生按照曹锟的遗言所说,不停在空中指点,挡住某条光弧的流转,图景便会转到另外一个样子。

一直衍化了四十九种图案,当陈云生破开最后一种图景,那团光润顷刻间落回了拂尘,而拂尘的握柄焕然一新,散发出洁白的辉光,仿佛满月之时的月轮之光。

原本光秃秃的拂尘,竟然冒出万道崭新的丝线,这些晶莹剔透的丝线如同水晶一般,呈现出半透明状,触手之下,有种凉丝丝的感觉。

这回轮到诸葛靖宇发呆,他喃喃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师叔,你是如何破掉那把锁的,刚才光华缭绕四十九种图景玄奥异常,你是如何看破的?陈云生将自己在幻尘空间中的一段经历讲给诸葛靖宇听。

听完之后,诸葛靖宇将拂尘归还陈云生,并说道:此物师叔收好,你能够破掉玄奥的七心玲珑锁,足见这个拂尘和你有缘。

我粗看一下,虽然其中尚有一些看不透的地方,但这件焕然一新的法器足足可以跻身一品法器之列,师叔如果今后能够将其炼化,又是一件上品的法宝,足以选入青洲十大法宝之列啊。

陈云生笑了笑说道:靖宇此言差了,刚才此物在我手中良久也无法触发七心玲珑锁,到了你手中瞬间便有异变,说明此物和你有缘,这件事情之中,我只是推波助澜,却非始作俑者。

这件拂尘就给你吧。

诸葛靖宇想了一会,将拂尘接了过去,恭敬地说道:多谢师叔赠送法器之义。

陈云生和诸葛靖宇都是聪明之人,对于缘法之道自然十分清楚,这件拂尘应该说和他们二人都有缘分,但是陈云生让给诸葛靖宇足见他的义,诸葛靖宇如果执意不要,只能说明他的虚,这和其秉性相悖,所以坦然收下。

陈云生的想法很单纯,诸葛靖宇虽然金丹修为,但是法力孱弱,比之一些道法精通的筑基修士犹有不足,而他自己却浑不在意,给他一柄上品法器,可以在今后的对敌之中帮到他。

而自己的法器已经不少,还有一些特殊的神通,实在不需要这样一柄拂尘。

在一旁看了多时的叶穿云突然说道:这件物品既然是曹家的,为何会流落到司天阁,据我所知,曹家是毗卢国有名的家族,势力颇大,尤为善于炼器。

不会是曹家某个晚辈被吸纳到司天阁门下吧,如果这样,我们就得罪人了。

诸葛靖宇笑道:师叔多虑了,我看这事有两种可能性,唯独没有你说的那种。

据我所知,曹家之人平日自视甚高,怎会允许自己家族中的晚辈投入他国,就算要效力,也应该在毗卢国任职。

这件法器要么是别人委托曹家制作的,这种可能性最大,不过此处还有一个疑惑我一直想不通。

为何这把拂尘的主人在临死之前不解开七心玲珑锁,发挥法器真正的威力呢?另一种可能就是这柄法器是被人偷出来的,如果是这样,之前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偷窃之人并不懂曹家的独特法门,没有能力解开七心玲珑锁。

我个人比较倾向这种解释。

陈云生和叶穿云都觉得诸葛靖宇分析的有理有据,对诸葛靖宇赞不绝口,令诸葛靖宇十分的得意,不觉间有些飘飘然的感觉。

这时,一个柔弱的声音响起,明兰有个弱弱的问题。

三人回头,看到方明兰娇小的身躯,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油然而生,叶穿云说道:明兰,有话就说罢。

按照诸葛师兄所见,这件法器是一个人从曹家偷出去的,可是这件法器如果没有被解开之时,只能算是一件极为寻常之物,如果我是小偷,在历经各种艰险,来到曹家藏宝之地,一定不会选择这件看似普通的法器。

依照这种推理,这件法器是被人偷出去的说法是站不住的。

方明兰说话的声音越来愈小,语速越来越快,显然有些害羞,但是思路极为清晰,黑色的眸子分外明亮。

陈云生低头思忖一会,觉得有理,颔首赞道:明兰果然兰心慧质,比我们三个大男人都要聪慧,你质疑的很有道理,但不知依你的推测,这件法器是如何流落到司天阁的?诸葛靖宇和叶穿云眼光也落在方明兰俊俏的脸上,想听听这个小姑娘有何高论。

方明兰红着脸说道:我,我觉得这件物品像是一件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