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皇帝醒来,皇后,宁雪公主,李连亭先是露出不敢置信的狂喜,朝着杜变望去一眼。
杜变这孩子真是神了啊。
紧接着,皇后直接扑到皇帝的床上,喜极而泣道:陛下,您终于醒来了,您终于醒来了。
差一点点,臣妾就要随您而去了。
而跪在里面的两个太医也真的完全惊呆了,几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发生的那一幕他们二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所有的太医和炼丹师连病因都找不到,所有人都判断皇帝必死无疑,距离驾崩只是时间问题了。
然而,就这么被救活了?眼前这个小太监仅仅十八岁啊?他说皇帝脑子里面有虫子,皇帝脑子里面还真的有虫子,而且用前所未有的办法取出来之后,竟然真的就好了?太匪夷所思,太神乎其技了?李连亭心中欣喜若狂,但是手中半分不停为皇帝缝合伤口,包扎伤口。
皇帝想要张嘴说话,发现嘴唇和舌头还是有些不受控制,颤抖道:朕,朕也不知怎么着……陛下,这次多亏了杜变这孩子,多亏了杜变这孩子,还是自己人贴心贴肉啊……皇后心有余悸,忍不住又哭道:好了,陛下刚刚醒来不要说话,臣妾这就去弄一碗粥给皇上喝。
而此时,两个太医终于忍不住高声大呼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龙体康安!他们二人望向杜变的目光,除了震惊和不可思议外,还充满了无限的羡慕妒嫉恨。
杜变这可是救了皇帝啊,天大的功劳啊,那该受到何等之奖赏啊?外面,那些炼丹大师听到里面太医的话后,顿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帝被救活了?这,这怎么可能?所有的炼丹师,所有的太医都给了同一个判断了啊,虽然找不到皇帝的病因,但皇帝大限已到,也就是在这几日必定驾崩。
怎么就被治好了?而且刚刚进去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太监?被他救活了?这怎么可能?皇帝被救活了?不用驾崩了?那就不用改天换地了?顿时,外面的文武大臣心绪复杂,跪地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然而,杜变见到皇帝醒来,睁开眼睛张嘴说话之后,长长松一口气,他的身体也不由得一阵摇晃,几乎要摔倒在地。
整整七天八夜不眠不休赶路万里啊,从广西百色府赶到京城。
真的一口气都不敢歇,唯恐晚到一点点就来不及了,唯恐晚到半点皇帝就撑不住了,到那个时候就是天崩地裂之局。
如今,终于成功赶到,并且成功救回了皇帝的性命,杜变一口气松掉,几乎要昏厥过去。
还是宁雪公主眼疾手快,一把将杜变扶住。
多谢公主。
杜变道。
皇后发现了杜变的情形,道:宁雪快,就在附近找一个房间让杜变好好休息,这孩子赶路一万里,肯定都没有睡觉,快……然后给他熬上一锅参粥等着他醒来。
是!宁雪搀扶着杜变离开,朝着边上的小门离开,去不远处的一个房间。
反正他是太监,就算留宿在宫中也不要紧。
杜变道:公主殿下,我自己可以走路。
宁雪公主道:你我师兄弟,就不用讲究这么许多了。
杜变也不管这是谁的房间,一歪倒到床上几乎呼呼大睡。
对了,还有季飘飘姐姐。
睡觉前,杜变还说了一句。
宁雪公主道:放心,她我会安排的。
……这一觉,杜变不知道睡了多久,整整一天两夜,三十六个小时。
等到杜变睁开眼睛的时候,李连亭正在用勺子搅拌一碗参粥,并且轻轻地吹气。
猴崽子,醒了?李连亭慈爱笑道。
杜变道:皇上怎么样了?李连亭道:已经能够坐起来了,说话有些断断续续,但终究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杜变叹息道:万天之幸。
是啊,万天之幸。
李连亭道:你这个孩子,真是上天派下来拯救我大宁王朝的。
说罢,老祖宗将粥递给了杜变。
杜变起床,三下两下就吃得干干净净了。
李连亭道:起来之后好好洗个澡,你都不知道你身上的味道有多重,还大大咧咧地睡了公主殿下的房间,人家香喷喷的闺房,活生生被你折腾臭了。
啊……杜变恨不得立刻从床上跳起来。
他接连赶路几天几夜,季飘飘找到一个水塘,立刻就让杜变守着,她跳下去洗澡。
而杜变洗澡的次数,真的就屈指可数了,一开始飘飘姐姐还愿意和他亲热,后来都躲得远远了。
而昨夜,他睡的竟然是公主殿下的闺房,真是罪过罪过。
吃过粥之后,杜变在几个小宫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其中一个就是杜变见过的那个婴儿肥的小丫鬟,曾经在宁宗吾大宗师那边的。
她一边给杜变洗澡一边嫌弃:脏死了,脏死了……喂,杜变你有没有给我带什么礼物来?小丫头不知道天高地厚,明明知道杜变是来治病的还说礼物的事情,只不过她现在是故意在其他人面前表现的他和杜变很熟悉而已。
终于洗干净,换上了全新的东厂千户服侍。
杜变正式去面见陛下。
……杜变在见到皇帝的时候,他已经穿上龙袍,头上还帮着绷带,然后在外面套上皇冠,一下子也看不出来,他稍显慵懒地躺在宽大的龙椅上,皇后在边上给他喂着药粥。
朕的救命恩人来了……皇帝见到杜变,立刻露出慈爱的目光。
此时,太子殿下起身走过来朝着杜变躬身行礼道:宁充靖多谢师弟救父之恩。
这个太子姿态放的很低很低了,没有自称本王,而是自称名字。
对杜变竟然称之为师弟!杜变赶紧对着皇帝跪下道:这是陛下之鸿福,臣不敢贪天之功。
然后杜变又朝太子行礼道:臣,参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杜变此时终于看清楚太子的模样,他比起天允帝更像是一个帝王,身材挺拔,英俊,目光内敛,却又不缺乏张扬,这是一个擅长喜怒隐藏于色之人。
而不像是天允帝,不管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
此时,杜变在皇帝面前还见了一个人,大宗师宁宗吾。
两个人也很久不见了,没有想到大宗师还是万里迢迢赶来了。
宁师,这是你教的好徒弟。
皇帝笑道:所有的太医,所有的炼丹师,都看不出朕是什么病症,唯有你的弟子,李文虺的这个儿子一眼就看出,朕的脑子里面有一条虫子,把大脑给压住了。
事实上,陛下的这次病症连臣都看不出来,但杜变却看出来,而且治愈了陛下。
宁宗吾躬身道:倒不是臣自夸,臣的这个弟子真当称得上是天将之才,不仅李文虺自愧不如,我也自愧不如。
他之聪明才智,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哦,果真……皇帝喜道。
宁宗吾道:陛下还知道百色府吗?皇帝道:当然记得,那是朕之耻辱,叛徒阎枭,辜负朕恩,使得帝国在百色府的经营毁于一旦。
宁宗吾道:李连亭派遣杜变进入百色府这个龙潭虎穴,仅仅只呆了七人。
皇帝道:这事我知道,李连亭还向我请了三道旨意。
如今杜变可在百色府立足了吗?不要急,这是厉氏的龙潭虎穴,万万不要操之过急,以自身安全为重。
杜变躬身行礼道:多谢陛下关心。
宁宗吾笑道:何止是立足了啊?杜变凭借一己之力,先消灭了东厂叛徒千户张逍,之后又将叛将阎枭的几千大军斩尽杀绝。
如今青龙会季青主已经彻底效忠陛下,接下了陛下旨意,成为了大宁帝国的副将,正在招兵买马,如火如荼。
如今我大宁帝国在百色府中,有一万兵马,几千武道势力,还有两千东厂武士,几乎和厉氏分庭抗礼了!这个消息其实十天之前就传来了,只不过皇帝病重还没有看到了。
这话一出,皇帝脸色通红兴奋大喜,终于有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了。
杜变道:不只如此,阎枭正押往京城,就等着给陛下手刃,一解当时他欺瞒陛下,背叛君王之辱。
好,好,好……栋梁之材,肱骨之才……果然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皇帝更是喜不自胜,其实杜变说错话了,他用了辱这个字。
好像皇帝被阎枭欺骗是一种耻辱,尽管是实话,但在皇帝面前怎么可以说实话呢?但是天允帝完全不在乎,他只是觉得高兴,解恨。
接着,旁边的皇后娘娘道:陛下只怕你还不知,杜变这孩子冒了九死一生的危险,得到了莫氏王族宝藏,五十九万两黄金。
其中十万两交给李文虺,转交镇南公做军费。
四十万两放在镇南公爵府中等待陛下的接收,剩下的交与季青主练兵之用,他自己几乎毫无保留。
杜变道:臣保留了五万两黄金,作为百色东厂千户所之公帑。
这话一出,皇帝的眼圈顿时红了,沙哑道:有些人,朕千万百计地弄来银子,明明是给边关大军的,是去赈灾的,结果他们都要从中捞一手。
当年朕一年到头拼命给他们筹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不够用。
后来朕豁开了脸面,让手下家奴去开了钞关,税关,盐运司,制造局,矿务司,一年筹集了两千六百万两因子,当时朕心中说这总足够用了吧,总可以过个肥年了吧。
结果银子还是不够用,结果还是有灾民饿死,还是有士兵吃不饱肚子,大冬天穿着单衣。
我当时真的就很纳闷,银子呢?这些银子都跑哪里去了呢?有些人,千万百计从朕这里捞银子,疯狂地捞,死人银子都敢捞。
皇帝叹息道:而有些人,明明是为了帝国的江山,为了帝国的大业,却拼命往外垫银子。
之前李文虺伴伴抄家厉氏,得了三四百万两银子,全部交出来得干干净净,自己依旧两袖清风。
如今你杜变,得到了近六百万两银子,依旧交出来干干净净,两袖清风。
皇帝垂下头沙哑道:帝国没有你们,早就亡了。
接着,皇帝忽然抬起头来,朝着太子道:太子。
太子立刻上前跪下。
皇帝道:看到你身边的杜变了吗?太子叩首道:儿臣看到了。
皇帝道:从今以后,杜变就是你伴伴了。
就如同李文虺和我,李连亭和你的爷爷。
伴当,是皇帝和太监最亲密的关系,类似半个家人的关系。
当年万历皇帝的伴伴就是冯保,万历当时年纪还很小,所以冯保又是伴当又是老师。
任何一个伴当,都是皇帝的第一心腹太监。
杜变顿时朝太子行礼道:拜见小爷。
太子握住杜变的手道:杜伴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皇帝道:太子监国,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置,这就去吧。
遵旨。
太子道:父皇,杜变既然是我的伴伴,那不如就留在京城陪伴在我身边,一起读书,一起习武吧!皇帝大笑道:那可不行,这可是一支宝剑,藏在皇宫里面可惜了,你先去吧。
太子走后,皇帝认真望着杜变道:孩子,那四十万两黄金是你捐的,如今放在镇南公爵府等待朕的接收,你说说看应该怎么花这笔银子?杜变稍稍犹豫,这些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不止道是否合适。
我和你父亲情同手足,不要紧的,有什么话大胆说。
皇帝道。
杜变道:厉氏谋反在即,届时镇南公的十几万大军在安南王国。
整个帝国西南都无兵可用,而厉氏统一了西南土司联盟之后,将有三十万大军。
解释,它将瞬间横扫整个西南,甚至和安南判王阮氏夹击镇南公和黎昌国王,到那个时候便是灭顶之灾。
皇帝点头。
而且大宁帝国的士兵完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不可能调动了。
山西,蒙古,辽东,哪一处局势不必西南重要?杜变道:上次我义父李文虺围剿厉氏在广西的势力,正好缴获了天文数字的粮食,铁器。
我觉得正好可以让陛下下旨,在广西重开兵器匠作局,重新锻造兵器。
让桂王和广西巡抚张阳明请旨练兵,有几百万两白银,无数的铁器,无数的粮草,广西民风彪悍,一两年内炼出十五万大军不难。
接着,杜变再一次拜下道:当然,臣完全是纸上谈兵。
皇帝哈哈大笑,拿出了两份奏折道:桂王和张阳明的折子都已经到了,桂王甚至说,等你炼成之日,就是他桂藩自请裁撤之时,他太小心了。
接着,皇帝一拍桌子道:那些文武大臣口口声声祖制,祖制。
这些人有利他们的时候就坚守祖制,不利他们的时候,就把祖制抛之到九霄云外,不管他,随他去。
我已经答应了,让桂王和巡抚张阳明就地练兵,给朕炼出一支十五万大军。
朕现在谁也不信,就信桂王和张老师了,只有他们二人不会把杜变你捐献的这笔金子贪墨掉。
最后,皇帝望向杜变道:孩子,这一幢幢一件件功劳,我该如何赏你呢?杜变赶紧行礼道:臣不敢要封赏,臣救陛下,实在是因为天下少不得陛下。
臣救陛下,就如同儿子救父,有何功劳之有?臣献金银,就如同赚钱孝顺父母,何功劳之有?皇帝一会儿看看杜变,一会儿看看宁雪公主,内心叹息一声:唉,可惜了!这已经不是皇帝和皇后第一次哀声叹息了,可惜杜变是个太监啊。
否则,真的是宁雪公主良配啊。
虽然宁雪大上几岁,但是女大三抱金砖。
而且,杜变忠诚,才华,人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是绝顶之才。
显然宁雪公主也听过皇后私下的惋惜抱怨,此时见到这目光脸蛋也不由红透,更加显得艳绝人寰,迷人万千。
皇帝道:你还是一个孩子,官职方面我不能越俎代庖,拔苗助长。
你的功劳,我赏给你父亲如何?这话一出,杜变狂喜,叩首行礼道:谢陛下洪恩。
皇帝大笑道:果然父子连心,听说要奖赏你自己,没有什么反应,听说要奖赏你义父,就欣喜若狂。
皇帝示意李连亭。
李连亭拿起一份旨意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册封李文虺为广西镇守太监,广西新军总监军,目前仍旧负责安南王国迁都旨意。
这道自己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实际上是非常非常重的奖励了。
李文虺原本已经被夺职了,此时没有官复原职,反而连升两级,从四品东厂镇抚使,晋升为从二品的广西镇守太监。
而原本广西是没有镇守太监的,但如今大战在即,安排一个镇守太监也很正常。
桂王和巡抚张阳明奉旨招募广西新军,这支军队足足有十五万之多,而李文虺将成为这支军队的监军,那绝对是位高权重。
也就是说,这是一支绝对帝系的军队,任何人都休想插手进来,就连广西布政使杜江都没有名字。
一旦顺利成军,加上百色府的一万多大军,安龙土司府的几千大军,帝国在西南将有十八万嫡系大军可用,虽然比起厉氏的几十万大军还是不够,但至少不会毫无抵抗之力了。
接着,皇帝望着杜变,宣读口谕道:册封杜变为司礼监南书房校书使,不必每日当值。
这个位置清贵,杜变除了东厂之外,等于在司礼监野有了一份官职。
这个封赏不出大家意外。
按说到现在为止,对杜变的封赏已经够了。
但皇帝觉得还不够。
孩子,你是出身于京城杜氏,被他们所抛弃的对吗?皇帝忽然问道。
杜变躬身道:是!接着,皇帝猛地一咬牙道:那朕就给你出口气,杜晦和杜江官职做得再大都没有封爵,朕要给你封爵!杜晦的妻子是侯爵府小姐,但杜晦自己没有爵位。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全部色变。
纵观整个大宁王朝,连文官几乎都不封爵,更何况是太监?现在,皇帝竟然给杜变封爵了?!这简直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