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闱结束后,徐世森比谁都亢奋,再过几天,他在几位重点举人身上进行的感情投资,就要见到效果了。
这文会就是他试探各个重点举人是否能够成功的金榜题名的试金石。
坦白地讲,徐世森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他做为豫州会盟的盟主也是比较称职的,在礼闱前后,他也着实为很多举人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只是他这个人功利心稍微的重了点,做什么事情,都有目的。
这也正常,这世上做事不图回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无利不起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早饭之后,所有入驻豫州会馆的豫州籍举人全都汇聚一堂,在京城的很多豫州籍商人也闻风而来,这是他们接近本土的预备役官员最好的机会,倘若能够跟某个几日后就将金榜题名的举人结下善缘,对这些商人们来讲,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徐世森以盟主的身份主持这次的文会,先说了一些预祝各位高中的吉祥话,然后道:各位兄台,礼闱已经结束了,能不能金榜题名,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不过呢,我们大家却可以共同参详一下,谁的文章好,谁的文章不好,我们这些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举人还是分得清的。
大家,谁勇敢一点,觉得自己能金榜题名的,就站出来,把你的文章给大家念念,让大家伙一起参详参详,学习学习呀。
萧蔚湶如同最耀眼的星辰一般,坐在人群的最中央。
齐虞东用蛇涎迷魂香在贡院舞弊,萧蔚湶因为所在的号房距离致公堂比较远,蛇涎迷魂香未能对他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他又吸取了上一次礼闱的教训,今年礼闱时,又特别的注意,顺风顺水地答完试卷,他自觉自己答得非常不错,一定能够进会试前十名,等日后殿试的时候,他就可以冲击金榜一甲了。
萧蔚湶矜持地坐在那里,竭力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他内心深处却盼着能够有人起下哄,把他推出来,让他第一个把文章念出来。
如此一来,珠玉在前,谁还敢站出来献丑呢?只是萧蔚湶算盘打得响,却没人配合他。
徐世森话音刚落,一个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各位兄台,小妹愿意献丑,把我的文章念出来,请大家评判。
说话的是乐蓓生,三位女举人中最年轻的那位,乐蓓生。
龚秀珍一直拽她的袖子,让她不要在这种场合出风头,乐蓓生权没有把龚秀珍的劝阻当回事。
在场很多人都皱起了眉头,徐世森也有些不喜,不过他还是给了乐蓓生一个面子,好,就请乐兄把你的锦绣文章念一念吧。
乐蓓生甩开龚秀珍的手,站起身来,屈膝弯腰,朝着四周裣衽一礼,小妹的文章是这样的。
夫鬼神者……考生在礼闱答题的时候,字数都是限定好的,七百余字,不能超过八百。
乐蓓生的声音很清脆,之乎者也从她的口中飘出来,颇为悦耳动听。
很快,她就把一篇文章念完了。
各位兄台觉得我的文章怎么样?是不是一定能够登上金榜呀?乐蓓生自信满满地道。
徐世森沉吟不语,他连续参加了好几次礼闱了,知道很多礼闱的阴暗面,他一听就听出来了乐蓓生的文章暗藏玄机,在好几处可用可不用的地方,乐蓓生都画蛇添足的写了三个字,呜呼哉。
这很像是考生和考官内外勾结,约定的暗号。
当考官看到写有类似暗号的试卷,便会大笔一挥,将其录中。
只是据他所知,乐蓓生没有什么大的背景,家里也不是特别富裕,乐蓓生又是拿的什么贿赂的考官,要知道在礼闱这样的取士大典上,想让考官网开一面,不付出大的代价是不可能的事情。
徐世森在那里想着心事,已有好几个举人站了起来,把乐蓓生的文章驳得一无是处了,科举是男人主导的地方,乐蓓生在这种场合站起来,只能是把自己当成出头的椽子,举人们不炮轰她才怪。
乐蓓生气的凤目圆瞪,七窍生烟,口不择言道:你们等着,等礼部放榜的时候,就有你们求我的时候了。
龚秀珍和另外一位女举人连拉带拽,把乐蓓生拉回到座位上,三妹,你就少说两句吧。
一切都让事实说话。
现在发狠,没有任何用处。
在乐蓓生之后,又有几个举人站了起来,当众宣读他们的文章,有的博得一片叫好声,有的引来一片嘘声。
这时,所有人似乎都忘了还有一个人叫萧蔚湶。
秦之初注意萧蔚湶好久了,他感觉萧蔚湶金榜题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毕竟萧蔚湶的名声放在那里,容不得任何人忽视。
在又一位举人宣读完他的文章后,他站了起来,各位兄台,让我说两句。
咱们这些人中,文章写得最好的就是萧兄了。
萧兄不把自己的文章当众宣读,这可是典型的敝帚自珍呢。
大家是不是对萧兄的这种行为,羞臊羞臊他?秦之初善意的玩笑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徐世森醒悟到有些怠慢了萧蔚湶,忙道:就是,秦兄说得对,萧兄可不能敝帚自珍呢。
怎么,你该不会是觉得我们不够资格欣赏你的锦绣文章吧?萧蔚湶顿时觉得面子里子全都有了,他先是满意地看了秦之初一眼,然后站了起来,有些矜持地说道:各位兄台,不是小弟敝帚自珍,这不是怕我的文章写的不好,污了各位的耳朵吗?不过既然徐兄、秦兄点将了,我就拿出来现下丑,大家权且一听。
徐世森捧场道:来,萧兄把你的文章给我,我来给大家念念。
萧蔚湶把他的文章递给徐世森,徐世森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
众人鸦雀无声地听着。
秦之初越听感觉越不对劲,萧蔚湶的文章写得是不错,文句工整,遣词造句,无一不是上上之作。
问题是萧蔚湶的文章立意在那个远字上,他甚至从远字上引申出来,对大周王朝遍布全国的信奉鬼神的现象,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将其拔高到了误国殃民的程度。
在文章的结尾,萧蔚湶提请朝廷对全国的鬼神、宗教进行梳理,查禁绝大多数教派,独尊至圣先师。
以至圣先师的经书,做为治国治民的根本依据。